一、益生元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近年其应用日益广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益生元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益生元主要是指能被宿主微生物选择性利用并产生健康益处的底物,包括各类功能性低聚糖、菊粉等。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发挥多样化的健康作用,具体功能如下:
益生元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 生理功能 | 作用机制 |
| 改善和防止便秘 | 人体摄入功能性低聚糖可使肠道内双歧杆菌增多,双歧杆菌发酵低聚糖产生大量醋酸和乳酸等短链脂肪酸,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并保持一定的渗透压,达到改善和防止便秘的效果。 |
| 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 低聚糖类益生元经微生物发酵后可降低肠道内pH值,提高矿物质溶解性,从而促进大肠中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 |
| 免疫调节、抗肿瘤 | 益生元可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利用产生代谢产物,而代谢产物反之又能促进其消化、生长和增殖,从而刺激肠道免疫器官生长,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 |
| 调节脂肪代谢 | 益生元可以影响人体脂肪代谢,使机体中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常见的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低聚木糖和低聚异麦芽糖等,不同产品物化性能及生理功能有所差异。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被肠道菌群利用程度不同,具体表现在对不同有益菌的增殖程度、有害菌受抑制程度、产酸量和产气量等方面的差异。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应用,如乳饮料、果汁饮料、烙烤食品、谷物早餐、婴儿食品等。其中食品饮料领域占比达到57.8%,是益生元最大的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益生元的应用边界也正持续拓展:在饲料工业中,通过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提升饲料转化率;在化妆品领域,利用其抗炎特性开发功能性护肤品;在药品研发中,作为益生菌制剂的协同成分增强疗效。这种跨领域应用充分展现了益生元作为“微生物调节剂”的普适价值,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我国益生元产业链结构逐渐清晰,可分为上游原料供应、中游生产加工和下游应用市场三个主要环节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益生元产业链结构逐渐清晰,并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目前,我国益生元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料供应、中游生产加工和下游应用市场三个主要环节。各环节协同发展,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具体来看: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淀粉、蔗糖、葡萄糖、菊粉、乳清等基础原料,这些原料的品质直接影响益生元产品的质量,其价格受农产品市场波动影响。
行业中游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涉及益生元的生产制造与配方加工。企业通过生物转化、提取纯化等工艺将原料制成高纯度益生元产品。这一环节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
行业下游则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婴幼儿营养品、保健品等领域。其中,食品及饮料领域应用是目前益生元主要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已形成涵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核心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其中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为目前市面上最广泛的益生元
我国益生元产业的开发与应用始于20世纪末,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升级,已形成涵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核心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体系。不同种类的益生元在价格、特性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为市面应用最广泛的益生元,合计产量占比超过一半。
不同种类益生元情况
| 益生元 | 原料 | 价格 | 甜度 | 热量 | 益生菌增值性 | 提高矿物质吸收 |
| 低聚异麦芽糖 | 淀粉 | 较低 | 蔗糖的40%~50% | 高2.71K/g | 增殖2-4倍 | / |
| 低聚果糖 | 天然低聚果糖:菊苣;人工合成低聚果糖:蔗糖 | 较低 | 55型:蔗糖的60%95型:蔗糖的30% | 高7.8KJ/g | 增殖双歧杆菌10-100倍 | Ca、Mg、P |
| 低聚半乳糖 | 乳糖 | 较高 | 蔗糖的20%~40% | 低7.13/g | 增殖双歧杆菌10-100倍,对乳酸菌有增殖性 | Ca、Mg |
| 低聚木糖 | 玉米芯、甘蔗渣、麦麸等 | 较低 | 蔗糖的50% | / | / | Ca、Mg |
| 菊粉 | 菊芋:以短链为主,肠道改善方面效果较好:菊苣:以中长链为主,流动性、颜色更好 | 较低 | 短链菊粉:蔗糖的30%~50%普通菊粉:蔗糖的10%~30%长链菊粉:几乎没有甜味 | 低6.3/g | / | Ca、Mg、Zn、Cu、Fe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益生元产品增长潜力仍具支撑,我国有望依托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势、生物技术迭代及消费场景延展,进一步巩固供应链优势
展望未来,益生元产品增长潜力仍具支撑。一是,消费者健康饮食意识及为健康付费意识提高:益生元作为膳食补充剂,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将推动益生元产品的需求。
二是,替代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是添加在畜禽饲料中用于提高动物生长效率的非治疗用途抗生素制剂,该类添加剂通过抑制肠道有害菌群、改善饲料转化率实现促生长效果,但长期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环境残留污染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欧盟于2006年率先禁止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应用,中国农业农村部通过《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明确2020年起全面停用11种促生长类抗生素饲料预混剂,禁用政策推动益生元等替代品的发展。
三是,生物技术的迭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生物技术不断涌现,为益生元的研发和生产带来了新的突破。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控益生元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具有更好的效果。利用先进的发酵技术,可以提高益生元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当下,这些前沿技术的持续渗透与融合,正在从三个维度重塑益生元产业:提升产品力(通过优化纯度与生物利用度增强功效)、拓展产品矩阵(开发结构新颖、功能靶向的新型益生元),以及开辟新市场(推动应用边界从传统食品饮料向特医食品、个护美妆及动物营养等全新领域延伸),以此满足持续升级的个性化健康需求,构筑行业发展的新增长曲线。
据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益生元产值将达180亿元,2014-2025年CAGR为3.4%,而中国益生元产值届时将达38亿元,同期CAGR为7.1%,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益生元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益生元产业将继续依托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势、生物技术迭代及消费场景延展等优势,不断巩固供应链优势,推动产能结构性增长,在全球益生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此外,近年得益于市场向好,相关企业不断布局益生元赛道。目前在益生元市场,国外参与者主要包括英荷兰皇家菲仕兰、日本明治、日本昭和等,国内参与者主要是保龄宝、百龙创园、量子高科等。
五、未来益生元行业将呈现技术融合加速、个性化营养普及、新型成分涌现、绿色生产主导、跨领域应用拓展的发展趋势
技术是驱动我国益生元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当前,全行业正处在由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转折点。这一变革横跨三大维度:
在生产端,酶法合成、微生物发酵及合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正推动生产过程向高效、绿色化迈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产品端,靶向性益生元、新型HMO以及高纯度提取技术的涌现,精准契合了市场功能化与个性化需求。如靶向性益生元是基于肠道菌群研究成果,其开发能够特异性促进特定有益菌(如双歧杆菌、AKK菌)生长的精准配方。
在应用端,个性化营养方案、微胶囊包埋技术及跨领域场景创新,则为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增长空间。如个性化营养方案是结合人体微生物组检测数据,提供“千人千面”的益生元补充策略。
基于此,分析认为,未来益生元行业技术将呈现五大主流趋势:技术融合加速、个性化营养普及、新型成分涌现、绿色生产主导以及跨边界应用渗透。这些趋势将共同塑造行业未来新图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