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氯蔗糖为当前公认的最理想、应用前景最优的人工甜味剂,其需求长期处于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三氯蔗糖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属于第五代人工高倍甜味剂。其生产以蔗糖为原料,甜度约为蔗糖的600倍,是当前公认的最理想、应用前景最优的人工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涉及碳酸饮料、酒类、调味汁、焙烤食品、乳制品等 400 余种产品。
目前市场常见甜味剂品种性能指标比较
|
名称 |
甜度倍数 |
甜价比 |
安全及局限性 |
备注 |
|
蔗糖 |
1 |
0.19 |
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不适用于糖尿病及肥胖人士等 |
天然糖类甜味剂 |
|
葡蔔糖 |
0.8 |
0.17 |
天然糖类甜味剂 |
|
|
甜菊糖 |
200 |
1.11 |
安全性尚未普遍承认,后味发苦,需复配使用 |
天然非糖甜味剂 |
|
木糖醇 |
1.2 |
0.01 |
安全性较好,无显著不良反应 |
糖醇类甜味剂 |
|
糖精 |
500 |
12.5 |
后苦味重,存在引发肿瘤风险,西方多国禁用 |
第一代人工甜味剂 |
|
甜蜜素 |
50 |
3.85 |
引发多种疾病风险,西方多国禁用 |
第二代人工甜味剂 |
|
阿斯巴甜 |
200 |
2.5 |
稳定性差,被美国FDA拒绝批准使用,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 |
第三代人工甜味剂 |
|
安赛蜜 |
200 |
3 |
异味较重,需要与其他甜味剂复配 |
第四代人工甜味剂 |
|
三氯蔗糖 |
650 |
2.95 |
已经具备甜价比优势 |
第五代人工甜味剂 |
|
纽甜 |
6000 |
20 |
热稳定性差,调配技术要求高 |
第六代人工甜味剂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氯蔗糖自产业化落地以来,依托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市场需求长期呈快速增长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20%,显著高于同期人工甜味剂行业(12% - 14%)整体的增速水平;并预计2025-2030 年,我国三氯蔗糖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8.8%-12.3%左右。这一增长态势主要由以下几大因素驱动:一是三氯蔗糖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渗透率逐步提升;二是对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具有安全风险的人工高倍甜味剂的替代进程持续推进;三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因糖摄入过多而患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加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控,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和监管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为三氯蔗糖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从下游消费结构来看,饮料是我国三氯蔗糖最大应用领域,占比达 59%;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用品及烘焙食品位列其后,三者占比相同,均为 12%。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是全球三氯蔗糖生产与销售大国,目前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特征
我国是全球三氯蔗糖生产与销售大国。从产能来看,目前全球三氯蔗糖名义产能已超 3.05万吨,其中约9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约2.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7.5%。从内销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约为4527吨,占比全球比重26%,仅次于美国。
不过,受三氯蔗糖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与行业高盈利的双重驱动,2021-2022 年企业扩产意愿强烈,行业由此开启一轮大规模扩产周期。在此背景下,我国三氯蔗糖总产能从2019年的1.28万吨大幅攀升至2024年的3.48万吨,也使得市场逐渐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展望未来,三氯蔗糖属于《环境保护综合名录》中的“高污染”产品,在能耗双控及配套政策约束下,扩产行为或将受到严格监管和限制。在此背景下,三氯蔗糖新产能投放或更趋谨慎,供给过剩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三、政策与市场形成共振,我国三氯蔗糖行业有望逐步回归理性盈利区间
受产能供给集中释放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自2022年9月起,我国三氯蔗糖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据统计,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均价为16.8万元/吨,同比降低56%。进入2024年其价格继续下跌,截至当年8月6日,国内三氯蔗糖厂家报价已降至10万元/吨,较2023年同期下降33.33%。同时当年其行业平均毛利为-1.6万元/吨,毛利率为-16%,处于近六年来的历史最低位置。
在此背景下,2025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部门相继出台整治低价无序竞争的政策措施。在政策引导下,三氯蔗糖生产企业自发成立行业联盟,通过产能调控、价格协商等方式维护市场秩序。
随后2025年8月,行业迎来集中提价:8月6日至7日,康宝生化、金禾实业、科宏生物、新琪安四大巨头率先同步上调报价至17.5万元 / 吨;仅半个月后,四家企业于8月21日再次联动调价,将报价提升至 18.5 万元 / 吨,单轮涨幅超5.7%,较2024年10万元/吨的低点暴涨 85%。
尽管仍处于底部运行区间,但经历短期波动后,三氯蔗糖行业价格已逐步企稳。截至2025年10月10日,三氯蔗糖价格在14万元/吨,与2025年9月30日的价格持平。预计随着供需格局持续优化,行业将逐步回归理性盈利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四、金禾实业、世龙实业等龙头企业有望迎来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
随着行业价格逐步企稳、市场秩序趋于规范,金禾实业、世龙实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效应、成本控制及行业协同优势,有望迎来盈利能力的持续修复与改善。
一方面,三氯蔗糖行业的扩产周期主要集中于头部企业,中小产能因技术门槛、环保压力及盈利承压逐步退出市场。这一过程中,行业总产能稳步提升的同时,市场集中度持续向龙头靠拢——以产能为统计口径的 CR3(行业前三企业产能占比)从2019年的74.22% 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 83.33%,寡头主导的市场格局愈发稳固。
另一方面,高集中度为行业自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行业盈利处于底部区间时,龙头企业凭借一致的利益诉求,更易通过行业联盟达成限产、挺价等协同自律措施,有效避免了中小产能无序竞争导致的价格战。例如2025年四大巨头(康宝生化、金禾实业、科宏生物、新琪安)同步提价的动作,正是依托高集中度实现的行业共识,既快速扭转了价格低迷的局面,也为龙头企业的利润修复打开了空间。
此外,头部企业在产能调控、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协同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减少了短期波动对盈利的冲击,为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