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内容提示: 政策的反复使得生物柴油企业的生存日益艰难,业内呼吁免征消费税的声音不断出现。而此次免税政策的出台使得国内生物柴油产业的前景拨云见日,也让正从事或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国家在税收方面对生物柴油的政策几经反复,此次生物柴油终于正式免除消费税,这对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也让企业对生物柴油产业更有信心。”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黄凤洪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对生物柴油产业的一个肯定,意味着国家已认识到生物柴油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2011-2015年中国生物柴油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将包括地沟油等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纳入免征消费税的适用范围。

  “而餐饮环节废弃的地沟油是生产生物柴油最主要的原材料,这也意味着餐桌垃圾今后有了明确的去处,这对于地沟油回流餐桌现象将有相当大的遏制作用。”中德利华石油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希诺向《每周能源观察》记者表示,出台这个措施是为了防止地沟油流入食品行业,同时,鼓励企业将这些废弃动植物油转化为工业用油。

  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一波三折

  政策的反复使得生物柴油企业的生存日益艰难,业内呼吁免征消费税的声音不断出现。而此次免税政策的出台使得国内生物柴油产业的前景拨云见日,也让正从事或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生物柴油消费税的征收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对于是否征收生物柴油消费税,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曾有过几次调整。可以说,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经历了一波三折。

  早在2006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生物柴油征收消费税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中就曾指出,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经提纯、精炼、合成等工艺生产的生物柴油,不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

  但由于种种原因,2008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中又废除了《批复》中的优惠政策,确定了生物柴油消费税征收额度与普通柴油相同,均为0.8元/升,即每吨生物柴油征收900多元的消费税。

  财政部于去年12月在其网站上透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明确对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直到今年6月,两部秀才最终正式下发《通知》免除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消费税。

  “免税政策去年已经提出,这次是将范围明确化。”黄凤洪向《每周能源观察》记者表示,消费税只应该向石化成品油征税,生物柴油是属于可再生资源,不应征收消费税,但是这个免费范围之外的生物柴油,仍要征收消费税。

  不仅如此,目前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产业化发展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中,2010年生物燃料年替代石油200万吨,2020年生物燃料年替代石油1000万吨。今年4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鼓励发展非粮生物质燃料纳入目录。

  “今后财政部可能要出台生物柴油的消费补贴,大概每吨能补贴500元左右。”鲁希诺告诉《每周能源观察》记者,目前财政部正在对这一补贴政策做前期调研。

  健康发展还要完善其产业链

  生物能源现在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非常小,但将来的贡献会越来越大。目前,世界各国的生物能源产业都是依靠补贴成长,我国也应该将生物柴油作为政策性行业进行扶持,否则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下很难生存发展。

  在黄凤洪看来,《通知》的下发对生物柴油产业只是个政策利好的信号,生物柴油产业要想迎来井喷式的发展,还需更多配套的政策来支撑。

  “仅凭税收政策来促进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似乎远远不够,多数企业期待政府能给予更多相关的配套政策。”鲁希诺告诉《每周能源观察》记者,生物柴油要健康发展还需要完善其产业链,只有把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打通之后,生物柴油才能够有大的发展。

  事实上,原材料因素正严重制约着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这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原料收集也成为政府配套政策中颇为重要的一项。黄凤洪建议,生物柴油企业应对地沟油的回收、利用、分离、加工、到生产出成品形成一条纵向的产业链,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材料的供给,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餐桌垃圾的回流。

  “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生物柴油在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重重困难,企业利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遇到最大的瓶颈在于设备技术难题和原材料短缺。”在鲁希诺看来,如果不解决掉这两大瓶颈,单靠免除消费税,生物柴油行业很难持续和健康发展。

  “我国对生物柴油发展总体比较重视,但近几年该产业进展缓慢。”黄凤洪认为,这种局面的形成,除了原料来源不稳定以外,还有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的因素。仅就原料而言,其供应短缺的背后也有监管缺位的影子。

  此外,生物柴油在销售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鲁希诺希望国家能像支持燃料乙醇一样来支持生物柴油的发展,能够在销售环节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他表示,生物柴油作为新能源,相比普通柴油具有环保节能、污染小、有害气体少的优点,符合国内当下提倡“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国情。

  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生物柴油稳定的原料基地,现有的生产装置规模小,还没有成熟的市场体系,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生物柴油生产企业30家左右,目前每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吨。由于产业标准缺失以及原料短缺,我国生物柴油生产能力虽然超过300万吨,但实际产量却只有80万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德利华石油化学有限公司近期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及添加剂项目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该项目不仅让北京市目前年产约9.6万吨地沟油步入了“正途”,而且还实现了利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产业规模化。

  “生物柴油是真正绿色的能源,在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和柴油日益紧缺的大背景下,生物柴油必将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而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也将会在这个新兴的产业中分得一杯羹。”鲁希诺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目前主流应用的动力电池成组率在60%-7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一般在100Wh/kg-160Wh/kg,三元锂离子电池系统在150Wh/kg-200Wh/kg。头部电池企业研发的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容量的电芯,及更高成组率的系统,使得在相同体积/重量下的电池包电量不断提高,可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2025年06月23日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截止2024年末,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2025年06月20日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正在重构国际电池及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固态电池技术是发展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的下一代电池的重要保证,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均在加快布局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

2025年06月20日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处置量为8.7亿吨,占产生量的20.3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固废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固废资源化利用发展前景广阔。这为企业加快布局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从末端治理走向更有价值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发展基础。

2025年06月17日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均下降。作为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产业,石材行业受到明显冲击,2024年全年,石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板材销量为7.24亿m2。

2025年06月13日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电依托良好的低温和安全性能将逐渐抢占锂电池市场,同样续航下钠电比铅酸更轻,价格相似,钠电有望进一步抢占部分铅酸电池市场。储能电池:多维度优势。西北等地不同季节温差较大,对储能电芯低温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锂电池起火事故的发生,也让安全性成为重要的考量之一。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球稀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也使得稀土回收行业发展较为困扰,跟随波动,2024年,我国稀土回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8.68亿元。

2025年06月09日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需求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而带动了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