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6年我国禽肉制品发展概况分析


    禽肉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构成其占据市场的内在动力,而世界范围内的禽产品加工市场需求强劲。当前,我国科研人员应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发展民族品牌和国内外需要的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加工能力,从而促进家禽业的蓬勃发展。

    优化产品结构

    适应消费需求,开发按部位分割的禽肉制品

    结合市场调研,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者将更加关注分割制品,他们希望可直接或进行简单的加热即可食用;未来快餐业的崛起、旅游业的发展必将需要各种各样的分割制品及旅游休闲小包装禽肉制品。集方便、营养于一体的分割制品如鸡肉串、鸡肉熟食、鸡肉肠、鸡肉脯等已在北京、大连、潍坊等大城市崭露头角,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因此,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深精加工产品,开发多品种、差别化、多风味小包装,力争创特色,创品牌。

    让中式传统禽肉制品走向现代化

    对于一些传统的名特优产品,我们应该努力使传统技术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保留传统风味特色,实行现代化生产,推行标准化包装,力创名、特、优产品;并积极与世界各国在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开展合作与竞争,使美味、可口、色香味俱佳的中国传统风味禽肉制品继续发扬光大。

    发展低温禽肉制品

    我国目前仍以高温加热的肉制品为主,因灭菌效果好、在常温下有较长的货架期而较为适合当前食品行业卫生条件差、冷藏链不完善的状况,尤其适合广大的农村和中小城市。但普遍以为肉制品在高温后风味会发生改变,产生过熟味,营养成分(AA、V)易受热破坏;而低温肉制品其加热温度一般在巴氏消毒温度范围内,肉品原营养成分能得到很好保留,风味口感较好,欧美各国肉制品几乎都属于中、低温加热肉制品。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和生产低温肉制品,如江苏扬州食品制造总厂生产的梅林牌低温软包装火腿肉质鲜嫩,保持冷藏条件风味更佳。可以预测,随着冷藏链在中小城市的普及,低温肉制品必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注重产品质量

    要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企业应力争通过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建立起我国禽肉制品生产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使国内的禽肉制品质量尽早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快制定和完善产品标准,严把质量关,创建高品质名牌产品;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使伪劣产品无立足之地。

    提高科技含量

    针对目前国内产品的现状、特征,开发产品要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尽快学习或采用一些先进技术如超微粒粉碎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压力气调保鲜、超高压技术、冷冻干燥、无菌包装技术等,以完善加工体系,生产出多样化、高质量、贮存期长的禽肉制品。

    为便于贮存、销售,保证食品卫生,现代消费要求有完善的包装

    近几年来,我国的肉类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有了可喜的进步,在一些禽肉加工企业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真空包装技术,但绝大多数还无法实现封闭式全自动无菌包装生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二次污,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和货架寿命。

  因此,为了提高包装质量,必须学习无菌包装技术,结合HACCP卫生管理,实行全封闭、自动化无菌包装生产,从而改善产品品质,延长货架期。

    低温制品保质期短(冷藏条件下也只有10—20天)严重制约着生产企业的发展

    近几年,欧美等国家纷纷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如气调包装、辐射保鲜、栅栏技术、超高压技术等)以延长货架期。美国食品安全检查署规定从2000年2月22日起,所有冷藏肉、冷冻肉、经加工的肉和含有肉类的食品都必须用致电离辐射进行消毒处理。我国在这方面仅有初步的研究。着眼未来,科研人员应致力探索保鲜不同条件的禽肉制品的辐射方法和剂量,使低温制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开发功能性禽肉制品

    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食品,而一些特殊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大都与脂肪、热量、盐等摄入过多有关,因此发达国家已对肉类的脂肪、胆固醇、热量、钠等严格加以控制,生产企业也相继推出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低钠的健康肉制品。在我国四低一高(高蛋白)肉制品的开发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已研制出无肉牛排、无肉肉馅以及美容肉制品、药膳肉制品等。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禽肉制品,将是21世纪禽肉制品业面临的新课题。

    生产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的魅力在于它的生产和制作特别讲究安全性和无污染性。如绿色食品德州牌扒鸡系列产品严格执行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口感、味道、色泽都做到保鲜如初,且保质期长,备受消费者推出和信赖。因此,迎合消费者需求。禽肉制品企业应把握发展机遇,确立绿色资源,实施绿色工程,生产绿色食品。

    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

    走出国门求发展

    加工企业要立足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国际市场,根据产品供求数量、卫生检测要求,审时度势,选择突破口。近几年来,日本的肉鸡业不断萎缩,其绝大部分鸡肉依赖进口。我国毗邻日本,且劳动力便宜。国内几家大型的肉鸡合资企业都是以鸡肉串为主出口日本,出口量可能在生产量的10%左右。以长远看应巩固日本市场,并力争将冷鲜肉打入日本市场。欧盟原为我国鸡胸肉出口的较大市场,最近欧盟数次率团来华考察,再度合作的希望不是没有,关键是要在卫生防疫上狠下工夫。

    立足国内抓管理

    加入WTO后,必将会有更多的外资或中外合资肉类加工企业进入中国,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挑战,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机遇。我国的肉鸡企业不仅要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要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管理模式和现代营销方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