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的铜资源

  中国拥有一定的铜矿资源储量。截至2008年年底,国内铜矿产基础储量为2891万吨,其中储量为1457万吨,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铜矿资源的特点是:一是矿床规模小。我国大型铜矿床仅占储量2.7%,中型矿床占8.9%,小型矿床达88.4%。储量大于500万吨的矿床只有江西德兴铜矿(590万吨)和西藏玉龙铜矿(650万吨)。由于矿床储量规模先天不足,导致了开采规模偏小;二是共伴生矿多,品位低。我国共伴生铜矿所占比例72.9%,单一矿仅占27%。铜矿储量的平均品位为0.87%,在大型矿床中,品位大于1%的铜储量仅占13.2%;三是剩余储量中规模大、品位高的矿床多处于边远地区,开发利用条件差。

  2010-2015年中国海绵铜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铜矿资源开发比较集中,江西、云南、安徽、内蒙古是矿产铜的主要生产地区,2009年上述四省区矿产铜产量合计为45.48万吨,占当年国内矿产铜产量的47.3%。其中江西矿产铜产量为20.05万吨,占当年全国产量的20.8%。

  根据矿产资源情况,预计未来西藏、内蒙古和云南等省区将成为铜精矿的主要新增产量地区。

  根据调查和测算,2005-2009年,国内的废杂铜回收量从30万吨增长至47万吨,增长了56.5%。2009年国内的废杂铜回收,电力行业是最主要的来源,占广发杂铜回收总量的46.3%,家用电器、建筑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分别占到14.2%、12.1%和9.6%。废杂铜回收地区集中在江苏、浙江以及华南、华北地区。

  我国的铜消费量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大幅提高,国内的废杂铜回收远未到达高峰期,未来10年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预计国内回收废杂铜量将接近80万吨。

  中国精炼铜生产的发展

  2005年-2009年,在铜消费量不断增长的驱动下,中国精炼铜产量由2005年的258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411万吨,增长了59.3%,年均增长率为12.3%。山东、江西、安徽、甘肃和内蒙古自治区精炼铜产量增加较快。其中,山东省电解铜产量由21万吨上升到56万吨,净增166.7%,年均增幅高达27.8%。目前,中国有万吨规模以上的铜电解厂约40余家,2009年国内精炼铜生产能力为557万吨。

  由于国内铜精矿产量和废杂铜回收量的增长速度有限,远远跟不上粗铜和精炼铜产量的增长步伐,因此进口铜原料占国内铜原料的比例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2005年-2009年,中国的粗铜产量从175.2万吨提高到263.5万吨,增长了50.4%。其中由国产铜精矿生产的粗铜产量从73.5万吨增加至93.6万吨,增长了27.3%,由进口铜精矿生产的粗铜从101.7万吨提高到169.9万吨,增长了67.1%,增速远远大于国产铜精矿。因此,粗铜的原料对外依存度从58%上升到65%,对外依存度日益加重。

  2005年-2009年,中国精炼铜产量从260.0万吨提高到411.0万吨,增幅为58.1%。产量的大幅增长使得对废杂铜(尤其是进口废杂铜)的需求加大。使用废杂铜作为原料的精炼铜产量从74.4万吨提高到138.0万吨,增幅为85.5%,高于同期使用粗铜作为原料生产精炼铜的增幅。以废杂铜为原料生产的精炼铜占总产量的比例从28.6%提升至33.6%。

  据统计,中国目前在建铜冶炼和电解项目合计产能分别达到114万吨/年和180万吨/年。

  随着国内铜粗炼/电解项目的不断建成投产,2015年以前中国的粗铜和电解铜的产量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2015年粗铜和电解铜的产量将分别达到428万吨和671万吨,2010年-2015年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9.2%和8.6%。

  中国铜贸易特点

  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产品进口国。2005年-2009年期间,我国铜精矿进口量从406万吨增加至613万吨(实物吨,下同),增幅为51.0%;电解铜进口量从122万吨增加至319万吨,增幅为161.5%。废杂铜进口量一直保持增长,但2009年进口量大幅下滑。铜材的进口量由于国内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进口呈下降趋势,且出口增加。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锑已成全球重要战略资源 阻燃剂用占比最大 光伏领域发展带来需求新增长极

锑已成全球重要战略资源 阻燃剂用占比最大 光伏领域发展带来需求新增长极

全球锑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29.7%)、俄罗斯(15.5%)、玻利维亚(13.8%)、吉尔吉斯斯坦(11.5%)等国家,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亚成矿带和地中海成矿带。根据USGS数据,从储量上看,2024年全球锑储量225.5万吨,其中中国储备量占世界第一,达67万吨,占比29.7%,俄罗斯、玻利维亚、吉尔吉斯斯

2025年08月06日
出口管制下金属锗战略地位愈加明显 价格波动剧烈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出口管制下金属锗战略地位愈加明显 价格波动剧烈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从全球金属锗产量来看,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锗生产国,近年来中国金属锗的产量均保持在65%以上,同时产量占比在2023年达到最高,占比超过68%,2024年产量占比有所回落。

2025年08月02日
中国成全球铝供应核心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抬升铝型材需求 拉动电解铝行业增长

中国成全球铝供应核心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抬升铝型材需求 拉动电解铝行业增长

电解铝下游应用领域,以建筑、电子电力、交通运输为主,占国内电解铝消费量的65%-70%。随着电解铝下游建筑行业回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需求高速增长,对电解铝的需求拉动更为明显。

2025年06月17日
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产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正不断缩小

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产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正不断缩小

近年来,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已达到较高水平,并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对锂、钴、镍等金属的需求激增。同时,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对稀贵金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25年06月16日
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发展  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增长

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发展 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增长

铁基高温合金的组织不够稳定,因而抗氧化性能比较差、高温强度不足,是中等温度(600-800°C)条件下使用的重要材料,且因合金成分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而钴基高温合金的基体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缺钴,使得其发展受到限制。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金属钙行业:高端产品供需失衡 高纯钙市场占比持续提高

我国金属钙行业:高端产品供需失衡 高纯钙市场占比持续提高

近年来我国金属钙行业市场规模波动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金属钙市场价格振幅较大,2022年金属钙市场规模增长至近年来最高,达到79.97亿元,之后有所下滑,2024年为62.03亿元。

2025年05月12日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带动 稀土行业可挖掘空间大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带动 稀土行业可挖掘空间大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稀土行业正在加快各自的发展步伐,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均将稀土视为占领高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战略材料。为促进供应链更加多元化,各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及资金补助计划,加快相互间合作。2024年全球稀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1.30亿美元。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