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是一门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视觉功能的技术,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如相机)和算法处理系统,实现对目标的测量、识别、检测和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
从产业链来看,机器视觉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与软件,零部件包括光源、镜头、工业相机、图像传感器、图像采集卡、控制器等,软件涵盖图像处理算法、AI平台等;中游为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下游为终端应用领域,包括3C电子、汽车与零部件、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制药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市场来看,全球机器视觉行业中,基恩士为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高达55%,远超其他企业。相比之下,我国本土企业的全球市占率均不足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呈先升后降走势。2024年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为181.47亿元,同比下降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份额来看,近年国内企业在机器视觉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在生产光源、图像软件和机器视觉集成系统等部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断追赶外资企业,使得国内市场呈现出国产加速替代的趋势。2022-2023年,国产机器视觉市场份额由58.52%提升至60.76%,而外资机器视觉市场份额则由41.48%下降至39.24%。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竞争梯队来看,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分为四梯队。第一梯队由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龙头企业主导,技术实力强、市场份额大,覆盖多个领域并具备全球化布局;第二梯队以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创新型企业为代表,专注于细分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第三梯队包括凌云光技术等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但专注细分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第四梯队则由众多区域性企业组成,规模小、技术积累有限,主要依赖本地市场和价格竞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