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雷达天线罩产业链相关企业情况分析(图)

       雷达天线罩生产单位 

       国内雷达天线罩生产单位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航空航天系统专业研究所,如637 所、703 所、306 所等;第二类为原建材工业部下属玻璃钢制品研制生产单位,如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

       1、中航工业集团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中航工业集团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37 所),是我国电磁窗专业化研究所,承担着机载、弹载、舰载、车辆、地面雷达站等电磁窗产品设计、试验、测试、批生产及维修任务,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军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及民用飞机雷达天线罩维修许可证。

       研究所是《机载雷达天线罩通用规范》的主编单位,设有高性能电磁窗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根据官网报道,特种所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重要型号的电磁窗产品几乎都是特种所研制,发挥了挺起民族电磁窗行业脊梁的作用。

 
图:中航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主要产品

 
图:中航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高性能复合材料与基体树脂

       2、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703 所)于 1957 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的研究中心。首任所长姚桐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研究所共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 32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26 项,国防科学技术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 400 余项。现有职工 1000 余人,建有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所下辖功能复合材料及工艺事业部,在烧蚀防热、多功能、透波、隔热等高新材料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下辖功能复合材料制造部,其玻璃钢制品技术国内先进。研究所自主研制的环氧、双马、氰酸酯树脂体系及预浸料参加业内展会广受关注。

       3、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三院 306 所)成立于 2002 年,2004年经批复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特种材料及工艺研究中心。现有透波材料及天线罩技术、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热防护材料技术、陶瓷基结构复合材料技术、金属材料特种工艺技术、材料理化分析及检测技术六大专业。研究所目前人员规模 600 余人,其中博士生 50 余人。承担任务以航天三院项目为重点、立足航天科工集团、面向航空航天领域,主要从事复合材料、非金属材料及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的应用研究、产品研制、测试及生产。

       4、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创建于 1960 年,前身为建材部上海玻璃钢研究所。2016 年,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改制,从国企转变成民企,成为上海华信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根据公司官网,公司具有二级保密资质,是国家重点的玻璃钢雷达天线罩研制单位,能根据用户的具体电性结构和使用工况等要求,进行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根据相关文献,1970 年代初,以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为主,汇集相关单位,开始了国内首套雷达天线罩(直径 44 米,代号 1101 工程)的开发工作,并获成功,从而奠定了我国雷达天线罩的设计理论基础。


 
图:上海玻璃钢研究院雷达天线罩制品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雷达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5、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创建于 1960 年,是我国最早从事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应用的专业机构之一,是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国家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原直属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9 年转制进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是具有独立性法人地位的国有独资企业。

       哈玻院现有从业人员 600 余人,具有二级保密资质,长期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计划任务和国家重点武器型号的科研与生产任务,其配套产品涉及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工业等多个领域。根据官网,哈玻院开发出的系列地面雷达天线罩,广泛应用于国防、民航、气象、卫星通信等领域,现已有四大系列,二十多个规格。截至目前,已有 300 多部各类天线罩架设在我国各地,二十多年以来,生产的雷达罩经受住了历次台风的考验,无一例倾覆事故。

       6、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公司由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北京二五一厂)转制而成立,公司继承了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五十余年来形成的专有技术和行业影响力等无形资产,在复合材料设计、研发、制造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是专门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电子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高品质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中材科技(002080.SZ)招股说明书,中材科技设立时,中材总公司将北玻院民用复合材料、通用玻璃纤维以及定型的批量订货的军工配套先进复合材料产品资产业务投入中材科技,  未定型军工配套产品的在研在建项目及相关先进复合材料 资产保留在北玻院存续。


 
图: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雷达天线罩产品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物联网芯片上游为原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硅片、靶材、光刻胶、抛光材料、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硅片晶炉、热处理设备、光刻机、涂胶显影机、刻蚀设备、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物联网芯片的设计及制造。下游为智慧城市、beplay下载软件 穿戴、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和车联网等应用领域。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752.55亿元,同比增长15.3%,复合增长率达12%。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出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3月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达到870万台,同比增长19 %。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电源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相较领先

我国电源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相较领先

企业市场对比来看,2023年我国电源总市场规模3567亿元,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85.2亿元,位列电源企业第一,且断层式领先后续企业。

2025年07月09日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豪威等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豪威等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呈“一超多强”态势,索尼、三星、豪威科技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70%。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以本土厂商为主导,豪威、格科微、思特威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细分领域深耕,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品牌排名来看,中国品牌网(CNPP)最新发布的《2025年beplay下载软件 手环十大品牌》排行榜,其中,华为以88.4的综合品牌指数位居榜首;小米、荣耀系列产品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名。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多晶硅产能中通威股份排名第一,产能占比达25%。其次为协鑫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合盛硅业,产能分别占比15%、11%、10%、6%。

2025年07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