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原航空部362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展无人机技术研究和型号研制的单位之一,是我国中小型无人机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据官网介绍,研究所在近60年的飞行器(包括无人机)研制历程中,先后研发了各类飞行器37种(其中无人机有29种),代表性的无人机有长空系列无人机,南航1号、南航2号拖靶,翔鸟无人直升机,鸿雁HY30无人机等。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 2017-2022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
长空一号(CK-1)无人机,据《航空世界》2007年4月19日报道,是一款中高空靶机,是我国第一架无人靶机,于1966年12月6日首飞成功。长空一号采用一架可回收的发射车进行助推起飞,可供导弹打靶、防空部队训练以及采样等需求,1977年开始参加执行原子弹空爆取样任务,并很快完全取代有人机取样。长空一号的改进型号包括CK-1A取样机,用于核武器试验的取样工作;CK-1B低空靶机供低空防空武器系统鉴定用;CK-1C高机动型具有高机动盘旋能力,供空对空导弹和歼击机鉴定试验用。
南航1号拖靶,据《中国飞机全书》介绍,参考苏联ПМ-3Ж靶机改制而成,为全金属型,使用液压电动机收放系统和苏制拉-17靶机的反射器,用国产飞机轰-5拖拉,于1958年11月15日试飞成功。南航1号拖靶是一种不能作自由飞行与滑翔、使用时由飞机用钢索拖带的靶机。南航2号,据《中国飞机全书》介绍,是南航继南航1号拖靶后又自行研制的一种小型超声速无人驾驶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超声速无人驾驶飞机的一次尝试。南航2号原计划速度马赫数达到1.9,高度在18000~20000米之间,使用冲压式发动机,但由于当时的基础试验条件不足,研制被终止。
WZ-1翔鸟无人直升机,据《中国飞机全书》介绍,是典型的尾桨式直升机,需要靠尾杆一端安装的小旋翼旋转所产生的力作用于尾杆上的力矩来抵消主旋翼的反扭力矩,明显区别于以北航的“海鸥”为代表的共轴式直升机。翔鸟于1996年1月首飞成功,最大平飞速度150km/h,悬停高度1500m,续航时间4h。
鸿雁HY30无人机,据《南京日报》2016年10月10日报道,为国内首款可以舰载的固定翼无人机,适用于军民两用的新一代先进小型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系统,2016年10月亮相于第六届中国国际无人驾驶航空器展览会。“鸿雁”采用的是南航自主研发、以航空煤油和轻质柴油为燃料的新型重油发动机,相较于汽油发动机安全且省油。南航成功突破了小型活塞式重油发动机、精确飞行控制与导引等多项关键技术,使鸿雁HY30具备全地形复杂环境适应能力,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抗风能力强,并具备“气动短轨弹射起飞技术”和“垂绳精确拦阻回收技术”,可以实现舰载无人机的精确定点起降。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