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干燥机械应用广 如何求发展

    在谈到市场问题时,三位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干燥技术应用领域现在决非局限于化工行业而是遍布各行各业,非常广泛,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干燥技术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潜在市场非常大。曹崇文教授说:以农产品为例,日本拥有的农产品干燥设备大致在150~170万台,而我国仅有2万台。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消费理念还有很大差距。农作物的干燥,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比如大米的爆腰、裂纹等并非脱粒所致,而是干燥方法和干燥工艺的问题。不同的干燥方法和干燥工艺还将影响农作物的口感和营养成份。相信随着我国全面奔小康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潘永康教授说:干燥技术的研究主要是指干燥理论、干燥工艺和干燥设备的研究。如今干燥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物料外部的传递现象而是干燥过程物料内部的传递现象。被干燥物料种类繁多,而且在脱水过程中物料的质构和传递特性也在变化。因此虽然国际上对此作了大量工作,但仍不理想,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以致时至今日,仍然主要依靠试验和经验来确定干燥条件。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对干燥工艺和设备作了大量的研究。在杭州举办第十届全国干燥会议。在我国有70余所高等学校、研究所和一大批专家在从事干燥技术研究。我国在谷物干燥、生物物料干燥及蔬菜水果干燥及一些新型干燥设备的开发研究有些已处于国际前沿水平,我国的干燥设备制造企业虽然总的来说,开发研究的力量较弱,投入不多,但也有一些很好的产品开发项目,如自清理回转圆筒、闭循环有机过热蒸气隋性粒子流化床、大型喷雾流化造粒、45吨大型喷雾干燥设备等等,但遗憾的是企业开发的技术大多处于保密状态,通常不公开做学术交流。

    根据MUJUMDAR介绍,前苏联至少有200名国际级的干燥专家,干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国情和语言障碍影响了他们融入国际干燥界,时至今日已较少见到他们发表的精辟论文,这方面我们应引以为戒。

    为了使我国的干燥技术全面赶上国际先进国家水平,要做的事很多,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密切结合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国喷雾干燥设备制造的著名专家、无锡林洲干燥设备厂厂长周才君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从国内干燥设备制造企业来看,不仅存在技术创新的问题,还有一个上档升级的问题,优势竞争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早,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林科院等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研究喷雾干燥技术,不仅赢得了国内市场的青睐,结束了我国过去喷雾干燥机械单纯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山东天力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史勇春在发言中说: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干燥会议从交流的情况看,我国干燥技术研究与开发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因此无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在如何进一步缩小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个问题上,天力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此,近几年来,我们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并与MUJUMDAR教授通过技术信息交流翻译出版了他的论著《干燥过程原理与设备及新进展》;与加拿大CANMET能源研究中心在有机废弃物的干燥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雷科夫传热传质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了中低压喷雾干燥机;与波兰罗兹技术大学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技术交流、合作研究等等。其中我们共同研究开发的喷雾流化床造粒技术已列入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要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上下功夫。目前,我们从国内国外培养的两名博士已经充实到天力公司,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充实技术力量,加大开发力度。

    大家一致认为:我国要从一个干燥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干燥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应用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基础在技术上要加强自动化程度、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和材料材质外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应用开发方面,既要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又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既要注重新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的开发,又要注重传统工艺和传统应用领域的革新和创新。作为制造企业,必须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在产品的上档升级上下功夫,按照高品质、低能耗、环保型的要求调整产品结构,培植竞争优势,提倡诚信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液压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压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液压上游主要包括钢铁、配件和工作介质,其中钢铁包括圆钢、钢管、模锻件、精密铸件等;配件包括密封件、五金标准件、塑料等;工作介质包括液压油等。中游为各类液压动力机械生产制造。下游为工程机械、航天航空、农业机械、汽车工业、机床工具等应用领域。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重型燃气轮机行业:电力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呈外资主导、国产加速替代局面

我国重型燃气轮机行业:电力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呈外资主导、国产加速替代局面

具体从重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约为80亿元。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旋耕机行业销量区域集中 河南领跑 履带自走式呈双寡头格局

我国旋耕机行业销量区域集中 河南领跑 履带自走式呈双寡头格局

市场销量来看,由于农机每年补贴数量都含有以前年度的部分销量,而当年销量也会有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补贴。截至2025年3月初,2024年我国补贴销售各种旋耕机16.07万台(不含以前年度销量),较上年度有所下滑。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牵引车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95%  2025年1-9月中国重汽销量最多

我国牵引车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95% 2025年1-9月中国重汽销量最多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5年1-9月我国牵引车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65.15%、89.64%、98.47%。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大疆一家独大

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大疆一家独大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主要以工业级无人机为主,占比达到了68%;其次为消费级无人机,占比为32%。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量羲技术市场份额占比超30%

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量羲技术市场份额占比超30%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约为3.54亿美元。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本土品牌市场合计占比已超50%

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本土品牌市场合计占比已超50%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7.4%、22.7%、31.6%。整体来看,我国离散自动化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精密减速器市场集中度低 呈“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竞争格局

我国精密减速器市场集中度低 呈“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竞争格局

市场企业竞争方面,在国产化替代战略实施背景下,精密减速器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我国国产精密减速器产品在性能方面较外资仍存在一定差距,行业仍呈现“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的竞争格局。从市场企业营收占比来看,2024年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为57%,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为43%;从市场企业销量占比来看,2024年内资企

2025年10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