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提高市场竞争力

  日前,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不约而同地正式启动H股计划。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和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分别表示,此举是为下一步国际化战略搭设海外资本平台。专家认为,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积极谋划拓展海外市场并非个案,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而且“走出去”的形式更加多样,已经从简单的产品输出,逐步发展到技术输出、品牌输出、资本输出等多种形式。

  上市不为筹钱?

  按照规划的目标,到2015年,中联重科的销售收入有50%都将来自国外。在他看来,有了资本平台之后,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就可以以定向增发、持股等方式实现收购,而不需要直接付现金,这不仅能实现快速扩张,而且也将在一定程度减少其中的风险。

  向文波则认为,“资本平台的搭建提升了企业国际化资源的整合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产品和市场‘三位一体’的真正国际化。”

  通过这种海外资本市场的布局,企业不仅获得了新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以资本平台的运作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香港作为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金融市场,除了为企业筹措资金外,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业内认为,类似做法在国际上已很普遍。例如,美国装备制造业巨头卡特•比勒在邻国墨西哥也上市了,如果单从融资需求来看,意义并不大,但在上市之后,通过资本平台的运作,迅速打开了新的市场。“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借鉴这种做法,表明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专家评价说。

  “走出去”,绕不过的槛?

  国内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动力源泉。专家分析说:“通过‘走出去’,既可以拓展市场,又可以充分吸收利用全球的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以石油装备业为例,目前,世界主要原油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大多不具备石油装备的制造能力,长期依靠国际市场采购。发达国家的石油装备价格很高,不但一些亚非拉产油国在寻找替代的货源,一些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也在寻找替代的货源。中国石油石化设备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认为,一些用量较大的设备如井口装置、采油树、抽油机、潜油泵、石油工具、石油管材等都是我国成熟产品,国内石油装备业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一家石油装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具备了实力,当然愿意‘走出去’。反过来,‘走出去’又能进一步提高我们企业的整体实力。”

  虽然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表现不错,但从长远来看,海外市场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决定着能否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实际上,“走出去”不仅仅是拓展市场的需要,更是成为世界级企业绕不过的槛。或是基于此考虑,近年来,装备企业纷纷“走出去”,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并逐步在海外建立制造基地甚至是研发基地。

  有专家认为,综合配套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一大瓶颈。比如一个石油项目,需要从勘探到开采、炼化一整套设备。而国内石油装备企业大多仅能制造其中的部分设备,这限制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我国装备业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基础产业薄弱,基础配套能力比较弱,大量基础零部件依靠进口,整个装备制造业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太低。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能倒逼装备行业解决这些累积的问题,逐步改变以“要素投入支撑”的发展方式。

  “走出去”,稳为先

  谢华认为,装备企业“走出去”,不能顺大流、追时髦,而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专家表示,装备企业“走出去”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可以通过收购有品牌、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国外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此外,单个企业“走出去“的力量有限,通过国内企业在“走出去”中的联合,通过实施“大联合、转机制、跨越式”战略,将自身的海外优势与国内企业集团的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还有专家提醒,“走出去”要与“请进来”紧密结合。企业通过引进行业的全球领先者,并与之紧密合作和有效竞争,发展开放式企业文化,培养核心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才能为进进一步“走出去”打下扎实基础。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也再次强调,装备制造业要有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思维意识和全球化视野。“一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能,必须‘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中去求生存、谋发展;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有‘走出去’的条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大疆一家独大

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大疆一家独大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主要以工业级无人机为主,占比达到了68%;其次为消费级无人机,占比为32%。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量羲技术市场份额占比超30%

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量羲技术市场份额占比超30%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约为3.54亿美元。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本土品牌市场合计占比已超50%

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本土品牌市场合计占比已超50%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7.4%、22.7%、31.6%。整体来看,我国离散自动化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精密减速器市场集中度低 呈“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竞争格局

我国精密减速器市场集中度低 呈“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竞争格局

市场企业竞争方面,在国产化替代战略实施背景下,精密减速器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我国国产精密减速器产品在性能方面较外资仍存在一定差距,行业仍呈现“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的竞争格局。从市场企业营收占比来看,2024年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为57%,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为43%;从市场企业销量占比来看,2024年内资企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环保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盈峰环境、龙净环保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环保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盈峰环境、龙净环保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6.1%、6.9%、7.9%。整体来看,我国环保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低,参与企业众多,竞争激烈。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中国产企业仍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中国产企业仍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从我国刀具国产企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刀具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黄河旋风、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株洲钻石、博深股份、成都新成量、百斯图工具等,注册资本在1亿元到1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沃尔德、森泰英格、华锐精密、锑玛工具等,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下。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叉车行业:电动叉车销量占比超70% 柳工、安徽合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我国叉车行业:电动叉车销量占比超70% 柳工、安徽合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为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2025年1-6月我国叉车销量为73.73万台,同比增长11.70%。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25121家;2025年1-8月25日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16113家。

2025年09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