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草甘膦化学名称为N-(磷酸甲基)甘氨酸,化学式为,是一种有机磷类除草剂,是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根据化学结构和用途,草甘膦可分为草甘膦盐和草甘膦酯。

草甘膦分类

分类 相关介绍
草甘膦盐 草甘膦盐是以草甘膦为主要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金属盐形成的盐类除草剂。常见的草甘膦盐有草甘膦铵盐、草甘膦钠盐等。这类草甘膦盐在植物体内迅速被吸收并传导到地下部分,抑制植物体内的氨基酸合成,导致植物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草甘膦酯 草甘膦酯是将草甘膦与酯类化合物结合而成的酯类除草剂。这类草甘膦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可通过叶面喷施或王壤施用进行除草。草甘膦酯在植物体内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过程抑制植物的生长,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壁垒来看,我国草甘膦行业面临一系列壁垒,主要包括政策准入壁垒、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等方面。

我国草甘膦行业壁垒

壁垒 具体内容
政策准入壁垒 国家对草甘膦行业实行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设立草甘膦生产企业需要经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准后,方能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草甘膦产品生产和销售必须同时取得农药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证书。草甘膦产品在获得登记之前需经过2年5个地域的田间试验和毒性、环境及残留实验。因此,新设草甘膦企业或完成草甘膦新产品登记均需较长时间,其中完成产品登记通常需要2~3年。
技术壁垒 草甘膦行业技术壁垒对于产品原创性不同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方面是新药创制和产业化的壁垒;另一方面则来自生产环节中工艺技术的突破和优化。对于仿制型企业而言,其核心技术体现在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大型草甘膦企业通过在生产环节中的工艺技术的突破和优化,提高工艺路线效率,生产质量高、稳定性强的草甘膦产品,而对于新进入者则面临着无法精通工艺路线风险。
环保壁垒 由于草甘膦行业及其所属的化工行业的特点,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提高草甘膦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草甘膦企业的设立和新产品的投入生产,都必须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相关部门对其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以决定是否做出许可。近年来,各国都加强了对草甘膦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适当的末端治理措施,将草甘膦生产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而我国相当一部分草甘膦企业还达不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一批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草甘膦企业将无力支付越来越高的环保投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量为53万吨,同比下降7%;到2024年我国草甘膦产量将达到58万吨,同比增长9.4%。

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量为53万吨,同比下降7%;到2024年我国草甘膦产量将达到58万吨,同比增长9.4%。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能74.3万吨,主要集中于兴安集团、福华通达、新安化工、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等公司,其产能分别为23万吨、15.3万吨、8万吨、7万吨、7万吨,国内前五家厂家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53.9%,占国内总产能的81%。

从企业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能74.3万吨,主要集中于兴安集团、福华通达、新安化工、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等公司,其产能分别为23万吨、15.3万吨、8万吨、7万吨、7万吨,国内前五家厂家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53.9%,占国内总产能的8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草甘膦等化肥农药的发展。202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要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种养循环模式。

我国草甘膦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4年1月 农业农村部 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科学施肥增效行动,选择一批乡村整建制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推动农药减量化,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加快修订禁限用农药名录。
2024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树全面振兴的意见 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信复。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里增效,推广种养循环模式。
2024年7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优化种养结构,推广优良作物畜禽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养殖技术,推进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
2024年9月 生态环境部 关于以高水平保护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 推动构建农膜、农药包装回收体系。
2024年11月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 2027 年底前,建立农药原药制造、焦化企业腾退地块清单,逐步查清土壤污染状况,采取措施管控土壤污染。农药原药制造等企业腾退重度污染地块原则上优先拓展生态空间,确需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工程,应采取措施严防异味扩散。
2024年12月 农业农村部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 推进农药减施增效。实施科学用药增效行动,加快集成推广一批经济实用、简便有效、农民乐于接受的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并将生物防治、理化诱控、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纳入统防统治服务内容,促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草甘膦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行业产需持续收缩 加拿大、泰国、比利时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行业产需持续收缩 加拿大、泰国、比利时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从产需量来看,2020-2024年年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产需量均呈下降走势。2024年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产量为46.3万吨,需求量为25.3万吨。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硫磺行业:产能、产量及进口量均实现增长 磷肥为主要应用领域

我国硫磺行业:产能、产量及进口量均实现增长 磷肥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2024年我国硫磺下游应用最高的为磷肥,占比为52.75%;其次为硫磺酸,占比为19.3%;第三为钛白粉,占比为8.11%。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特种纸行业:产量及出口量稳定增长 国内消费量持续五年下降

我国特种纸行业:产量及出口量稳定增长 国内消费量持续五年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特种纸及纸张产量为先降后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特种纸及纸板产量为485万吨,同比增长9.0%。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硫酸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进口量已实现大幅下降 韩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我国硫酸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进口量已实现大幅下降 韩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从各省市硫酸产量来看,在2025年1-8月我国硫酸产量前三的省市分别为云南省、湖北省、山东省;产量分别为1095.57万吨、921.87万吨、579.67万吨;占比分别为14.6%、12.3%、7.7%。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磷肥行业:产能、产量持续三年回增 湖北省产量占比超过40% 表观消费量持续稳增

我国磷肥行业:产能、产量持续三年回增 湖北省产量占比超过40% 表观消费量持续稳增

从产能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磷肥产能为先降后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磷肥产能为2180万吨,同比增长0.5%。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产能稳健增长 韩国为最大出口目的国

我国丙烯腈行业产能稳健增长 韩国为最大出口目的国

产能量来看,近六年我国丙烯腈产能量均保持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丙烯腈产能为439.9万吨,与2023年持平;产量为311.3万吨,同比增长6.56%。

2025年10月01日
材料检测行业:亚洲为全球最大市场 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金属材料检测占比最大

材料检测行业:亚洲为全球最大市场 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金属材料检测占比最大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16年到2024年全球材料检测市场规模从446.53亿美元增长到了703.95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材料检测市场规模约为730.32亿美元。

2025年09月30日
我国白纸板行业:产量持续五年增长 消费量整体提升 对外贸易以出口为主

我国白纸板行业:产量持续五年增长 消费量整体提升 对外贸易以出口为主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白纸板进口量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白纸板进口量为53万吨,同比增长20.5%。

2025年09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