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内容提示:一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质量监控意识依然薄弱。二是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占领。三是传统市场的经济环境再次恶化,将对医疗器械出口产生压力。

        据海关统计,2011年1-7月,深圳市出口医疗仪器及器械(以下简称“医疗器械”)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6.4%。主要特点有:

        一、7月份当月出口值有所回升,达到年内最高水平。进入2011年,深圳市医疗器械出口值保持高位高速增长,1月份出口9396万美元,同比迅猛增长1.倍;此后单月同比增速大幅放缓,5月份出口8133万美元,同比增长6.4%,年内首次降至个位数增速;7月份出口有所回升,为9806万美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9.8%,超过1月份达到年内单月出口规模最高水平。

        二、一般贸易出口占据主导地位,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较快。1-7月,深圳市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医疗器械3.7亿美元,增长25.9%,占同期深圳市医疗器械出口总值(下同)的62.7%;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9亿美元,增长26.6%,占32.2%。

        三、欧美等传统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对东盟、印度出口大幅增长。1-7月,深圳市对美国出口医疗器械1.5亿美元,增长27.4%;对欧盟出口1.1亿美元,增长22.1%;对香港地区出口6816.6万美元,增长23.8%;对上述3地出口合计占同期深圳市医疗器械出口总值的55.6%;同期,对东盟、印度分别出口3493.7万美元、2807.2万美元,大幅增长71.2%、68.4%。

        四、外商投资企业为最大出口主体,国有企业出口大幅增长。1-7月,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医疗器械4亿美元,增长18.3%,占67.8%;私营企业出口1.3亿美元,增长31.1%,占21.3%;国有企业出口7134万美元,大幅增长86.5%。

        今年1-7月深圳市医疗器械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快增强医疗器械需求,拉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际化问题,拉动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的消费需求,根据美国著名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由于二战后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美国人现已进入老年期,2006年至2010年美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左右;同时,亚洲老年人医疗器械市场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如日本老年人口已占该国人口总数的18%以上;新加坡的500万人口中老年人也占20%左右,近年来新加坡市场与老年疾病有关的医疗器械的销售额每年上升18%左右;而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从1990年的5.6%上升到2010年的9.3%。据上海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医疗卫生总费用年增长率提高1.54%。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快将直接导致全球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增强。

        二是国内相关扶持政策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是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随着新医改方案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医疗投入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2011年的三年间,国家承诺新增投入8500亿元以建立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同时重点改进农村地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让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影像医疗设备销售量同比增长31%,尤其是MRI、CT等大设备增速更为明显 。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将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我国医疗健康行业规模将位居全球第三;据Frost&Sullivan预测,到2015年,我国整个医疗仪器与设备市场预计将翻一番左右,达到537亿美元 ;在全球医疗器械贸易中的比重从2006年的3.62%上升到2010年的5.74%,排名从第7名升至第3名。

        三是自贸区实施带动对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由于亚洲地区人口众多,加之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器械工业体系,大多只能生产医用敷料等初级产品,为我国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2010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零关税效应的平稳释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99%的医疗器械产品实施零税率政策,使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更加积极地开拓市场,进而带动对东盟市场出口医疗器械数量激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深圳市对东盟出口医疗器械1410万美元,激增1.2倍,占同期全市医疗器械出口总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升至5.9%。

        当前影响医疗器械出口持续增长以及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质量监控意识依然薄弱。去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68191份,其中来自生产企业的报告仅占1.7%;根据去年对北京市1897名医务人员进行的调查也同时显示,生产者和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监测工作的认知程度较低,制约了国内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不利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增强。

        二是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占领。医疗设备行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牵涉学科很广的综合性产业,技术门槛较高,但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市场支配力有限,拳头产品较少,所生产的高端医疗器械仍然以仿制、改进为主,质量水平与国际大企业的差距较大。当前国内的高端数字化精密产品基本被国际上几家跨国公司垄断,民族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按摩器具、血压测量仪器等低附加值种类上;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虽然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但中低端产品占75%左右,高端产品仅占25%;外国医疗器械设备在我国大医院占有率超过70%,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超过50%;我国出口的高端器械类产品中,美国GE、荷兰飞利浦、日立等在华外资公司的产品约占近8成 ,反映我国本土企业高端产品制造力不足;目前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设备市场的主力军,进口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销售市场的垄断,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金额占据医疗器械行业80%以上,达到81.98%。

        三是传统市场的经济环境再次恶化,将对医疗器械出口产生压力。今年年初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仍未得到解决,8月3日又爆出欧元区两大经济体——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债务水平创下14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8月4日美国道琼斯指数重挫512点,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下跌点数,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这是美国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欧美是深圳市医疗器械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近日欧美经济再度放缓,尤其是美国债务评级下调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将对其出口造成一定的压力。

        为此建议:一是鼓励引导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主动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大力创建自主品牌,提升高端产品的出口比重;二是继续推进多元化市场战略,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提升出口风险抵御能力;三是针对国际市场的消费趋势,加快开发适合家庭使用的新型电子医疗器械产品,拓展出口市场空间;四是提高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自控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切实提高产品安全质量水平,维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声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随着一次性内镜的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广泛采纳一次性内镜,其应用已从单一领域扩展至胆道、支气管、输尿管等多个临床场景。我国一次性胆道镜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0.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0.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9%。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CDMO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九洲药业、皓元医药,这些企业在相关业务具有一定经验,在研发上实力较强;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益诺思、金斯瑞生物、毕得医药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雅本化学、和元生物、东曜药业等。

2025年09月30日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从2015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化疗药物市场。2024年全球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35.3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235.75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70.31%;欧洲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1.68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9.45%;北美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8.06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11.35%。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在销品牌数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有121种,较2023年增加11种;2025年一季度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达到130种。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天然草药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贴膏剂,进一步拓宽了中成药贴膏剂的市场需求,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我国中成药贴膏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达140亿元,占药用贴膏剂市场整体规模的65.34%。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作为处方药,依达拉奉的流通高度依赖医疗机构。其使用需经医生诊断开具处方,且医保报销政策多与院内购药绑定,这共同决定了医院是我国依达拉奉销售的核心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院数量达3.9万个,同比增长1.7%,我国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对依达拉奉的需求也逐步扩大。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小核酸药物作为行业核心赛道,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销售额从2020年的29亿美元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51亿美元。

2025年09月10日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动物疫苗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动物疫苗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源培生物、中海生物技术等企业等;包装产量及生产设备参与企业有正川股份、山东药玻、楚天科技等。中游动物疫苗研发生产参与企业主要有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海利生物、瑞普生物、科前生物、普莱柯等。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