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羊绒行业生产规模及区域分布、市场特征 在国际上具备垄断优势

羊绒(Cashmere)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日照时间减少(秋分)时长出,抵御风寒,日照时间增加(春分)后脱落,根据光照时间的长短,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羊绒之所以十分珍贵,不仅由于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论价,是被人们认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

目前,许多人以为羊绒就是细羊毛,其实不然,羊绒不同于羊毛。羊绒是生长在山羊上,羊毛是生长在绵羊上。

羊绒和羊毛的区别

<strong>羊绒和羊毛的区别</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羊绒市场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上具备垄断优势,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生产约2.52吨含脂羊绒纤维,其中60%产自中国,20%在蒙古,其他国家占比20%。

目前,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上具备垄断优势,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生产约2.52吨含脂羊绒纤维,其中60%产自中国,20%在蒙古,其他国家占比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由于国内羊绒价格的持续下降,储藏简单,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等因素影响,我国羊绒产量持续下降,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中国羊绒产量小幅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羊绒产量为1.52万吨,同比增长1.33%。

不过,由于国内羊绒价格的持续下降,储藏简单,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等因素影响,我国羊绒产量持续下降,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中国羊绒产量小幅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羊绒产量为1.52万吨,同比增长1.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我国羊绒产量不仅位居世界首位,其质量也优于伊朗、蒙古等国。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地是我国羊绒的主要产区。其中,内蒙古年产羊绒4200吨,其白级山羊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等品种羊所产羊域纤维细长,拉力大,净绒率高,羊绒质量处于国内首位。不过,由于近年来品种杂交等因素影响,内蒙古的羊域细度呈粗化趋势。

我国羊绒主要产地与生产、特征情况

省市名称

主要产地

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

主产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

所产羊绒纤维细长、手感柔软、拉力大、光泽好、颜色正白,多呈冰糖色,绒瓜松紧适中,呈圆球状或馒头状,含粗毛少,净绒率高。一般西部品质好于东部地区,颜色以白绒为主。全区羊绒产量和质量均居我国首位

西藏自治区

主产于阿里、那曲、日喀则地区,集中分布在日土、改则、革吉、尼玛、文部、班戈等县

日土、改则品质较优。其待征:纤维较细、柔软,光泽柔和,弯曲多呈浅弯,富有弹性,毛色较杂,绒细度14.515.5um、长度4050mm,净绒率在45%左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疆的阿勒泰、塔城和青河地区,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以及东疆的哈密、巴里坤等地

其中以北疆各地产量大,品质较好,南疆、东疆次之。其特征:纤维较长,拉力大,光泽好,颜色较杂,粗散毛的柔软性较差。细度1416um,个体产绒量150300克,杂质含量较少,净绒率较高

青海省

主产于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及德令哈等地

以海北州产量大,品质较好。其特征:绒瓜较松散、膘薄,净绒率较高,洗净率60%62%

甘肃省

主要集中在肃北、肃南以及庆阳地区的还县、花池、合水等地

纤维较粗,含杂少,洗净率高,净绒率达46%左右,平均细度15.5um,长度较短在40mm左右

河北省

主产于太行山山区及北部的张家口地区和承德地区。河北省的紫绒产量也较多,集中在定县、唐县、易县等地

纤维较粗,手感发涩,粗毛较长,并有透心绒。瓜子大小不一,肤皮等杂质含量较多,品质较差

辽宁省

以盖州为中心,辐射辽东半岛。主产于盖州、庄河、岫岩、本溪、辽阳、风城、宽甸、瓦房店等地

绒纤维长,牵伸度好,拉力、弹性大,青白有光,手感好,细度较粗多在15.516.5um,净绒率在58%左右

山东省

主产于泰山和沂蒙山周围地区,集中产于泰安地区和淄博地区

纤维较细而短,均匀度、色泽较好,绒瓜内含粗毛及杂质较多,绒瓜大而松

陕西省

主产于陕西北部的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其中榆林地区羊绒品质较好

纤维细而短,瓜子较小,绒色较杂。紫绒生产占一定比例,手感好,油性适中,粗毛等杂质含量较大,洗净率和净绒率不高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的银北地区和六盘山附近地区。以惠农、平罗、银川市郊、中卫、海原、西吉、固原等地产量较大

纤维细长,手感好,含杂质较少,洗净率较高。但部分产区由于中卫山羊遗传影响,粗毛较细平均43um,分梳中不易去除粗毛,给生产造成困难,很难达到质量要求

山西省

主要分布在吕梁、忻州、临汾三地区。主产于五寨、岢岚、离石、兴县、隰县、石楼、永和等地

绒瓜小而薄,纤维较细且短,长度40mm左右,粗散毛较长,颜色深浅不一,手感发涩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羊绒生产成本上升(租金、人工等)、以及美国加大对中国产品关税,国内羊绒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下滑,2020年规模将下降至**亿元,同比下降**%。并且,由于产品形态、市场形态单一,我国羊绒行业市场呈现“单调”的特点。

随着我国羊绒生产成本上升(租金、人工等)、以及美国加大对中国产品关税,国内羊绒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下滑,2020年规模将下降至**亿元,同比下降**%。并且,由于产品形态、市场形态单一,我国羊绒行业市场呈现“单调”的特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未来我国羊绒行业需要实施“保种繁育工程”以及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羊绒产业化模式,巩固优质羊绒主产区地位,提高原绒质量;延伸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丰富度以及附加值,进而打破羊绒行业“单调”等困局,实现高质量且快速发展。(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经济性瓶颈待破 收储运网络构建与精深技术研发需协同发力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经济性瓶颈待破 收储运网络构建与精深技术研发需协同发力

在政策推动下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秸秆综合利用国。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秸杆综合利用量在6.62亿吨左右,占全球的比重达23.76%,超过美国的18.31%、欧洲的8.15%。2024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量进一步增长至6.45亿吨。

2025年11月20日
我国辣椒种植行业:分子育种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 市场集中与品牌突围趋势并存

我国辣椒种植行业:分子育种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 市场集中与品牌突围趋势并存

辣椒种植上游核心为育种,目前国产辣椒种子已占主导,市占率从不足50%提升至95%,但高端品种仍依赖进口,成为辣椒种植产业链短板。近年来,辣椒产业进入“科技赋能”阶段,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深入,将新品种研发周期缩短30%,定向培育出高辣度、高抗病性、耐储运的品种,为不同区域种植户提供了精准适配的品种选择,有望重塑辣椒种植品种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自2023年起,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进入持续收缩通道,行业生产格局则进一步向广东地区集聚。同时,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马太效应持续强化。面对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压力,多家企业选择积极出海以开拓新增长空间。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随着大米初级加工产品(如糙米、精白米)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大米深加工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1584.1万吨,需求量1552.2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约1699.7万吨,需求量约1668.8万吨。

2025年10月17日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我国是柠檬生产大国,近年来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到2023年国内柠檬鲜果产量达到276.57万吨。不过自进入2024年以来,受到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国内柠檬鲜果产量大幅下降。如2024年,整个四川省平均气温16.4℃,较常年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安岳产区从7月下旬开始遭遇长达55天的极端高温无雨天气

2025年09月28日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