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造船工业之一 目前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一、行业相关定义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指能够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分为军用船舶和民用船舶两大类。船舶制造工业即造船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经过政策的引导支持和行业的长期发展,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造船科研、设计、生产能力。

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造船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当前我国造船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保持全球领先。我国造船业产能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造船业正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随着国际造船工业市场呈现回暖态势,中国造船工业产业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骨干造船工业修造企业加快在高端绿色产品、绿色工艺、去碳化技术等方面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技术的实际应用。

受俄乌冲突及连带制裁、区域化贸易发展增速等地缘政治及宏观环境变化影响,世界航运市场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用于往返欧洲(黑海/地中海等航线)和俄罗斯港口使用较多的苏伊士、阿芙拉等船型需求火热;更为灵活的中小型箱船、成品油船/化学品船等船型运费也较为可观。上述船型船队平均船龄在12年左右,明显高于同类船的大型造船工业,未来随着更多运力需求转化及环保替代叠加下的时机到来,将给新造船市场注入更大动力。

2022年,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3.56亿元,具体如下:

2022年,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3.5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中国造船工业供给能力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造船工业之一。中国拥有大量的造船企业,其中包括一些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国造船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建造的大型船舶数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较大比例。2022年1-12月,中国造船完工量3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

中国造船工业供给能力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造船工业之一。中国拥有大量的造船企业,其中包括一些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国造船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建造的大型船舶数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较大比例。2022年1-12月,中国造船完工量3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航运市场之一,因此国内对于各类船舶的需求量巨大。这包括货船、客船、渔船、海洋工程船和军舰等各类船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促使中国造船企业大量建造船舶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2022年1-12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航运市场之一,因此国内对于各类船舶的需求量巨大。这包括货船、客船、渔船、海洋工程船和军舰等各类船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促使中国造船企业大量建造船舶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2022年1-12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12月底,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105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2%。

2022年12月底,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105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2%。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造船工业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是央企、地方造船企业、民营造船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央企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地方造船企业和民营造船企业则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如江龙船艇、扬子江造船、新时代造船、金海湾船业等。

中国造船工业竞争格局

阵营 分析
第一阵营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占据领先市场地位的国家集团公司,属于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旗下拥有众多中国造船骨干企业。目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骨干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形成了我国造船工业的三大产业集群区域,其中上海的造船工业企业实力最强,代表企业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上海外高桥造船厂等
第二阵营 地方造船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各省份,其中江苏的规摸最大,实力最强,浙江、山东、福建、辽宁的地方船厂尾随其后。它们当中有民营船厂、外资船厂、混合所有制船厂等多种所有制形式船舶企业,是我国船舶建造行业的生力军,满足了船舶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力的推动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向海外国际市场拓展。以江苏省为例,目前已形成南通、泰州、扬州沿长江三大造船工业基地,并形成一批以中远川崎、新时代造船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高尔夫球车行业出口面临美国关税挑战 场景革命、技术升级两大主线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尔夫球车行业出口面临美国关税挑战 场景革命、技术升级两大主线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高尔夫球车应用场景得到极大的拓展。在旅游景点与度假村领域,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和度假村引入高尔夫球车作为观光工具,这部分应用场景目前占比达20%。例如,一些大型的自然景区、主题公园等,为了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纷纷购置高尔夫球车,方便游客在景区内便捷地穿梭游览。

2025年10月16日
智慧物流业正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企业需多维度差异化构建竞争力

智慧物流业正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企业需多维度差异化构建竞争力

近年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物流业作为关键支撑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物流模式在效率、环保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物流服务的迫切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智慧物流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

2025年10月14日
连续16年全球第一!我国叉车内外销双增长 无人叉车成行业新引擎

连续16年全球第一!我国叉车内外销双增长 无人叉车成行业新引擎

在销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叉车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叉车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9%;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4%/11%,同比分别增长2.2pct/0.8pct。

2025年10月13日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无人配送车正从技术示范驶向规模化商用。面对超千亿元的潜在市场,新老玩家纷纷涌入,导致车辆价格在数年间从百万级骤降至“万元时代”。这一关键变化,叠加全国超百城开放路权,正强力助推行业跨越盈亏平衡点,迈向大规模商业化部署,驱动快递、即时零售等场景的物流模式变革。2025年,物流巨头与科技公司集体加码,将无人配送车行业推向爆

2025年09月29日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我国内河航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与环保价值,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方式。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货运开发程度依然较低,2024年内河货物周转量占比仅为8.58%,远逊于德、美,其核心制约在于航道连通程度低与高等级航道占比不足的结构性短板。为破除此番困境,自“十四五”起,国家顶层设计强力出台,“五纵四横两网”的国家高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我国港口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2024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2025年1-7月,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4亿吨,同比增长4.4%。从结构上看,2025年1-7月我国港口内贸货物吞吐量实现72.3亿吨,同比

2025年09月13日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等机构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如EU ETS)驱动下,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内河航运作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任务尤为紧迫。内河电动船舶凭借其“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的核心优势,正成为破解内河航运污染难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它不仅顺应了国内外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更

2025年09月13日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太空资源竞争进入白热化,低轨卫星轨道与频谱的“先登先占”原则正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星座建设热潮,而航天数字仿真——这一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全流程验证的核心技术,已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决定航天任务成败、抢占战略资源的关键基石。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