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提高 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前言:新能源汽车用三电系统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使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系统整体成本大幅上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与渗透率逐步提升,再加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1、汽车热管理系统定义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指汽车上从系统集成和整车角度出发,统筹整车热量与环境热量,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以调节零部件工作和座舱温度环境的系统总成。根据介质不同,汽车热管理中的冷却方式大致可分为:风冷、液冷、冷媒直冷、热管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等。其中,液冷技术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主流方式,凭借其散热效率高、温度均匀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中;冷媒直冷、热管冷却及相变材料冷却等技术未能广泛地应用到汽车热管理系统中。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方式

方案

原理

介质

优点

缺点

风冷

通过空气的流动使电池组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可分为自然冷却和加装风机的强制冷却。

空气

成本较低;轻便,低能耗;高度商业化

散热效率较低;需要较大的空间布设

液冷

由于液体的比热容更大,冷却效率更高,采用电池包上布置液冷板及液冷管或直接浸没电池组的方式,通过水-乙二醇等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水-乙二醇等冷却液

散热效率较高;温度分布均匀性好;高度商业化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加装质量较大;存在漏液风险

冷媒直冷

通过压缩机及前端冷凝器将制冷剂气体冷凝成高温中压的液体,通过车舱空调蒸发器或电池包内的冷板吸收热量并蒸发,制冷剂变回气体通过膨胀阀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过程。

制冷剂(R134aR1234yfR744等)

制冷效果好;温度分布均匀性好;响应速度快

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尚未商业化

热管冷却

热管是一个充满饱和状态工作的介质/液体(水、乙二醇或丙酮等)的密封容器或密封管道,两端分别为蒸发端和冷凝端。既可以吸收电池组的热量又可以对电池组进行加热。

水、乙二醇或丙酮等

导热性能好;结构紧凑;低噪音;安全性高

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维修困难;尚未商业化

相变材料冷却

利用石蜡、烷烃、水合盐等相变材料的热储存与释放特性,维持工况环境内温度的稳定区间。

相变材料(PCM

高效储能与释能;被动式管理;无需额外能源输入;结构灵活;安全性高

PCM材料本身导热性较低,需添加导热增强材料;PCM材料发生相变可能引起体积变化,引起结构不稳定;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仍在研发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稳步提升,带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需求上升

汽车热管理系统下游涵盖汽车整车、飞行汽车eVTOL、算力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其中汽车是最大的应用领域。而由于三电系统对工况环境温度的需求更为严格,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新增了电动压缩机、电池冷板、Chiller和电磁阀等高价值量零部件,系统整体成本大幅上涨。根据相关资料可知,传统燃油车体系的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合计约为2150-2450元,而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根据技术路线和配置不同,单车价值量合计约为6000-10000元不等。

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部件单车价值量(单位:元)

零部件种类

传统燃油车体系

新能源汽车

PTC体系

R134a热泵体系

R744CO2)热泵体系

空调箱(HVAC

400

400

700

700

制冷剂管

200-300

350

450

1300-1500

压缩机

450-550

1400-1600

1400-1600

2500-2700

冷凝器

100

150

150

200

Chiller

-

100

100

200

电磁阀

-

500

1200

1500

水泵(含管路、传感器)

300

700

700

700

散热器

150

150

150

150

电池冷板

-

600

600

600

其他

550-600

1500

1700

1700

单车价值量合计

2150-2450

5850-6050

7150-7350

9550-99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及渗透率持续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需求也有望逐步增加。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1286.6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2025年有望超过1400亿元

综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49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864亿元。

综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49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86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红利仍未完全释放 四方势力竞逐

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红利仍未完全释放 四方势力竞逐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其维修市场供需缺口大,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并且形成四大派系(主机厂、电池厂商、独立第三方厂商、保险公司),以争取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新能源维修市场红利仍未完全释放,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2025年08月20日
新能源汽车催生新需求 2030年全球汽车涂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4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催生新需求 2030年全球汽车涂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4亿美元

汽车涂料下游应用结构单一,集中在汽车市场,涉及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市场,因此其需求和市场规模主要受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于2018年前经历高速增长时期,自2018年起逐年下滑,受此影响汽车涂料市场规模也相应回落,2020年市场达到历史低点。2021年后全球汽车市场逐步复苏,汽车涂料市场规模也随之修复。

2025年08月18日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更快、科技感更强、beplay下载软件 化程度更高,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推广、普及对车灯产品的升级、高附加值车灯产品的渗透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高附加值车灯产品需求增多,我国汽车车灯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皮卡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是汽车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皮卡销量稳定,2021-2024年保持在51-55万辆之间。2024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再次强调“推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重要性,各城市纷纷响应,带动我国皮卡市场显著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皮卡销量达30.7万辆,同比增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beplay下载软件
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beplay下载软件 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汽车是汽车检测的唯一应用领域,因此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主要是受汽车市场发展影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

2025年08月07日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目前国产厂商已取得不错成果,其中弗迪依托比亚迪集团车型矩阵优势,已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柳州双英、广州华智等区域厂商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车型配套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数据,2022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中华域系占比达28%;销量前50名车型的座椅配套数据显示,2024年本土厂商份额提升至38.9%。

2025年08月06日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要求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将作为传统传感器的重要补充,支撑自动驾驶的信息获取。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高速扩张,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6.32亿美元,CAGR达38.0%。

2025年08月04日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