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量下滑叠加消费瓶颈 我国液态奶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错配问题成破局关键

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呈现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结构性矛盾

1、产量五年来首次下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液态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液态奶是由健康奶牛所产的鲜乳汁,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长期以来,国内乳企的产品结构以各类液态奶为主。不过根据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打破了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这一组数据说明了,当前我国液态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液态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液态奶是由健康奶牛所产的鲜乳汁,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长期以来,国内乳企的产品结构以各类液态奶为主。不过根据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打破了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这一组数据说明了,当前我国液态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

注:2018-2023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来自乳制品工业协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乳制品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消费面临瓶颈,消费量出现下滑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传统液态奶消费也面临瓶颈,消费量出现下滑。有数据显示,按乳制品净进口量折算原料奶量,2024年我国奶类表观消费量为5869万吨,同比减少4.6%,这是近年乳制品消费量的最大降幅。按这一消费量,2024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降至41.5千克。而这其中,液态奶市场量价齐跌特征显著:其销售量同比下降3.7%,平均售价下降1.8%(尼尔森)。以行业头部企业伊利数据为例;2024年伊利液态乳业务销量893万吨,同比下降8%。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传统液态奶消费也面临瓶颈,消费量出现下滑。有数据显示,按乳制品净进口量折算原料奶量,2024年我国奶类表观消费量为5869万吨,同比减少4.6%,这是近年乳制品消费量的最大降幅。按这一消费量,2024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降至41.5千克。而这其中,液态奶市场量价齐跌特征显著:其销售量同比下降3.7%,平均售价下降1.8%(尼尔森)。以行业头部企业伊利数据为例;2024年伊利液态乳业务销量893万吨,同比下降8%。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对比国外来讲,当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仍较低,仅相当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22.6%至37.7%,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未来仍有着较大提升空间。‌但考虑到我国约半数人口不饮奶,实际消费人群的人均消费量已达80公斤,这一数据已与日韩持平。同时,一直以来,我们常以人均牛奶消费量远低于国际水平来凸显市场潜力,但这种比较存在片面性。事实上,国内外乳制品产品结构差异显著,国外液态奶占比约20%-30%、奶酪则占比50%以上,而国内液态奶占比90%以上、奶酪等其他奶制品只占据10%左右。在这一点来看,当前国内基础液态奶产品已现增长瓶颈,乳制品供给结构也亟待优化。

另外,从进口量也可看出,当前我国液态奶消费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计进口液态奶83.52万吨,同比减少16.5%。2024年我国液态奶进口量72.3万吨,同比减少13.5%。

此外,行业的低迷在上市公司业绩中也有体现。根据已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乳业前三甲企业伊利股份、蒙牛乳业(02319.HK)、光明乳业(600597.SH)全年营收分别为1158亿元、886.7亿元和242.8亿元,收入规模普遍出现8%-10%的同比下降。其中液态奶板块收入分别为750亿元、730.66亿元、141.66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2.3%、10.97%、9.47%。

2024年乳业前三甲企业业绩情况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 增速 归母净利润 增速 液态奶收入 增速
伊利股份 1157.8亿元 -8.24% 84.6亿元 -18.9% 750亿元 -12.3%
蒙牛乳业 886.75亿元 -10.1% 1.05亿元 -9.3% 730.66亿元 -10.97%
光明乳业 242.8亿元 -8.33% 7.22亿元 -25.36% 141.66亿元 -9.47%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液态奶仍是伊利股份、蒙牛乳业(02319.HK)、光明乳业的核心业务。2024年伊利态奶收入占比64.78%,蒙牛液态奶收入占比82.4%;光明乳业液态奶业务收入占比近六成。在这一情况下,这三家头部企业的产品结构也亟待优化。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液态奶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呈现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结构性矛盾。

二、市场价格竞争白热化,头部企业通过低价促销抢占市场

随着市场消费疲软,近年头部企业通过低价促销来为抢占市场,使得价格战不断白热化。例如在京东平台上,950毫升装“光明新鲜牧场高品质牛乳”原价19.9元,促销价低至4.9元,折扣力度达75%。同时,线下商超的促销场景同样火热,光明品牌约九成产品均参与打折活动;明星产品 “光明优倍” 推出 “买一赠一” 活动,消费者仅需 18.9 元即可带走两份(合计 1.9L)。在社交平台上,多地消费者晒出 “白菜价” 账单:1.5L 装鲜牛奶仅售 13.8 元,2L 装光明酸奶甚至低至 7.79 元,部分网友惊叹 “价格比矿泉水还便宜”。

在伊利抖音旗舰店,14瓶金典235ml金典鲜牛奶折后价仅为69.9元;同样在抖音渠道,8瓶君乐宝悦鲜活(260ml)售价仅为49.9元。2024年伊利液态乳业务单价基本回到2020年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伊利液态乳单价为0.84元/吨,同比下降5%。

在伊利抖音旗舰店,14瓶金典235ml金典鲜牛奶折后价仅为69.9元;同样在抖音渠道,8瓶君乐宝悦鲜活(260ml)售价仅为49.9元。2024年伊利液态乳业务单价基本回到2020年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伊利液态乳单价为0.84元/吨,同比下降5%。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三、结构性调整+多元化布局成破解液态奶放缓关键

在上述市场呈现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结构性矛盾下,如何破解液态奶及乳制品消费放缓的困局?

一方面是结构性调整。在业内看来,破解液态奶及乳制品消费放缓的困局,关键在于解决传统乳制品与新消费需求的错配问题。有多位行业专家建议,我国乳业亟需推进结构性调整,不应忽视新场景、新人群、新渠道崛起带来的机遇。例如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总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这对乳制品行业同样意味着新增长空间。

随着新技术、新场景不断涌现,传统液态奶的消费场景正被"饮+食"融合的多元化趋势所替代,乳制品品类面临重构。如家庭及儿童零食场景的兴起带动即食型奶酪增长,运动健身场景的火爆催生蛋白补充、体重管理类产品需求,膜过滤等深加工技术的成熟则拓展了乳品形态的创新可能。

另一方面是多元化布局。当下在液态奶增长受阻的背景下,有乳企加码营养健康赛道。例如,光明乳业推出了健能轻盈UFIT减脂型益生菌、高蛋白酸奶等多款体重管理系列产品,并宣布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展开合作,为功能化产品提供“临床实证”。

根据光明乳业负责人表示,老龄化进程加速正在催生巨大的银发经济市场。2022年中国65岁的人口占比达14%,到2030年将达26%,2040年将达到32%。而老年群体在口感、营养需求等方面与年轻人不同,未来老年乳品开发非常重要。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呼吸、消化、免疫及认知功能变化,为乳剂食品未来的开发提供了非常巨大的潜力。对此,光明乳业未来发展的科技方向包括,一是靶向特定健康功能的精准益生菌,二是深化乳制品的营养健康研究,以及面向健康衰老的功能乳品开发。

同时,以咖啡、茶饮、火锅等为代表的B端也成为了各家乳企争夺焦点。例如伊利已经牵手海底捞、沪上阿姨等餐饮巨头。蒙牛也在此块发力,已与百胜中国达成战略合作,还与蜜雪集团旗下大咖国际开启战略合作,就巴氏奶、奶粉等生产原料供应合作达成共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