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下半年物价涨幅预测分析

        内容提示:发改委表示,猪肉、蛋、水产品价格上涨是价格总水平环比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三者涨幅分别为7.7%、0.8%和1.2%;同时鲜菜价格受阴雨天气较多、季节性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止跌回升4.1%。

        就在7月CPI创下37个月来新高之后,国家发改委给出了其对物价形势的判断“温和可控”。

        8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就当前价格形势答记者问》发布,该文指出,从各方面看,本轮物价上涨已至拐点;并提出,将采取清理高速公路收费、整顿超市进场费等措施稳定物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同比上涨6.5%,创2008年7月以来37个月的新高;环比上升0.5%,涨幅比6月份扩大了0.2个百分点。

        经济正转向自主增长

        发改委表示,猪肉、蛋、水产品价格上涨是价格总水平环比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三者涨幅分别为7.7%、0.8%和1.2%;同时鲜菜价格受阴雨天气较多、季节性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止跌回升4.1%。

        而受暑期旺季来临影响,旅游价格上涨4.6%,拉动食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和0.6%,合计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45个百分点。

        该文还表示,从同比看,7月份翘尾影响约为3.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受环比明显攀升影响,新涨价因素达3.2个百分点,接近翘尾影响因素,导致同比涨幅较高。

        发改委指出,从30年经济运行的统计结果看,当前CPI上涨与GDP增长仍然处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7月份CPI上升6.5%,而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俄罗斯、印度、巴西的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分别上涨9.4%、8.7%和6.7%。

        此外,从长期趋势看,1978年~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56%。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6%,CPI上升5.4%。

        发改委表示,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政府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回答 “下半年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影响因素”时,发改委指出,国民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同时发改委提到,“国内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这或预示着,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都不会有大的举动。

        发改委表示,接下来将重点采取四项措施稳定物价,一是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二是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四是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保障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认为,考虑到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全球动荡、主要经济体呈弱增长格局,预期宏观政策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货币政策不会继续加码。

        本轮物价拐点已至

        发改委特别提出,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

        从具体商品看,大宗商品价格呈趋稳或回落态势。食品类价格涨幅已经趋稳或出现了下降。

        从翘尾因素看,8~12月份翘尾因素下降速度较快、幅度较大,几个月新涨价因素将明显低于翘尾下降因素。

        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分别在2003~2004年、2007~2008年,CPI上涨周期分别为27和24个月。到今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已经持续了25个月,涨幅趋于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尽管相关部门力图平抚市场的忧虑情绪,一些经济学者并没有表示如此乐观。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以往几轮物价上涨主要体现在食品价格的上涨,而本轮物价上涨中,非食品价格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加,中国物价上涨可能面临持续压力,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发改委也提到,从后期走势看,价格运行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国内能源资源需求增长偏快、秋粮生产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生猪和水产品生产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

        发改委特别提到,美国后期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极大。如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更多热钱继续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beplay下载软件 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beplay下载软件 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之一,是指由管道、检查井、雨水口等构成的系统,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污水及合流制废水‌。近年随着我国人口加速向城区迁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城市排水管网也随着城市的建设而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12-2023年间,我国城

2025年09月25日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全球外卖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规模已接近50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规模领先,中东、拉美则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尽管市场空间广阔,但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外卖平台格局,区域特征显著,本地化玩家仍占据主导。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卖企业如美团、滴滴正加速出海,以高补贴、强本地化运营和差异化配送策略切入中东、拉美等市场。

2025年09月20日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市场全球化特征显著,但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催生了区域化的创新模式,RWA区域市场展现出高度活跃性。如中国香港相继发布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其和内地的试点项目(如太极资本、嘉实国际与蚂蚁数科的合作)也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创新潜力。

2025年09月12日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