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2012年中国生物乙醇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粮价上涨加剧燃料乙醇投资风险
    提示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应警惕政策风险。全国粮食涨价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此类风险。发改委对国内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一事明确表态,坚持非粮为主,积极稳妥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需经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十五”期间建设的4家以消化陈化粮为主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未经国家核准不得增加产能,要进一步改进现有工艺,实现原料多元化的柔性生产。即将出台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发展原则。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以玉米加工为名,违规建设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盲目扩大玉米加工能力,也不得以建设燃料乙醇项目为名,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立即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针对本地区玉米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结构等进行一次认真清理,检查项目建设土地审查、环境评价、银行承诺等配套条件落实情况,如发现存在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同时将查处结果及有关情况尽快上报。

    二、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投资存在风险

    盲目过度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对中国或是生产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美国由于是玉米生产大国,国家非常支持玉米类燃料乙醇大发展。但对中国而言,粮食类燃料乙醇却不宜过度发展,从综合原料的长期有效供给与可拓展的原料供给空间以及合理有效使用条件等各方面考虑,未来玉米燃料乙醇所占比例可能持续下降,而非粮原料的燃料乙醇产量和比重必定上升。过度发展玉米原料燃料乙醇对相关企业风险也不小。因为燃料乙醇生产成本过高,目前几乎所有的燃料乙醇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成本包括原料成本、折旧和人工成本、水热电汽成本。平均每31吨玉米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近年来,玉米价格连续上涨导致燃料乙醇加工成本快速增加,目前国家定点生产的几家燃料乙醇企业之所以还能维持,是国家出台了补贴扶持政策,如果国家取消补贴,加上日后玉米供应偏紧,价格进一步上涨,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将难以为继。而未经国家批准的生产企业无法得到国家补贴,其生存空间是有限的。

    在石油能源紧缺的今天,发展生物质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但鉴于粮食类燃料乙醇可能给国家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原料供应对燃料乙醇发展的制约,国家有关部门正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向非粮原料乙醇生产转变。《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指出将重点扶持非食品生物乙醇燃料,通过以甘蔗、木薯、甜高粱等作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国家还将对粮食类燃料乙醇作一总量控制,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粮食类燃料乙醇的消耗量将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折合乙醇产量约为340万吨)。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企业和玉米酒精加工企业需对市场的需求作出权衡。

    三、其它风险分析

    发展燃料乙醇并非简单易行。首先要面对的是原料的可靠供应。国内是否能够提供及时充足的原料保证规模化生产,目前并没有确切答案。其次,虽然有些生物燃料乙醇提取技术较为成熟,但发展潜力有限,一些技术尚处于技术试验或研究阶段,距离工业化生产还有较大差距。生物燃料技术产业化基础薄弱制约着生物燃料规模化发展。

    除此之外,国家政策是否进一步扶持也是影响发展的一大因素。中国相关鼓励政策还没有明确出台。并且,当前一些省、市、企业看到有利可图盲目投资,势必导致市场不健康发展,政策引导是平衡市场、挤压泡沫的关键因素。只有持续不断的探索,把产品、技术、政策等优化,才能够使生物燃料乙醇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国节能减排的目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截至2024年底,我国PVC糊树脂行业共有18家生产企业,其产能规模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化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行业领军企业沈阳化工以20万吨产能位居榜首,占比约为13.29%。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有企业扩能规划,2025年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明显提速。

2025年08月01日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目前,制鞋是我国TPU下游最大消费市场,2024年占比接近30%。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汽车产业稳健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保护意识的提升,车衣膜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TPU行业带来强劲的增长动力。

2025年07月31日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氢氟酸行业开辟新空间 出口市场则呈回暖迹象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氢氟酸行业开辟新空间 出口市场则呈回暖迹象

目前制冷剂仍是我国氢氟酸下游最大消费领域,占比5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六氟磷酸锂、PVDF等关键材料对氢氟酸的需求大幅提升,为氢氟酸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29日
萤石产量增长 我国氟化工产业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向高端转型 含氟制冷剂龙头受益

萤石产量增长 我国氟化工产业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向高端转型 含氟制冷剂龙头受益

作为世界萤石资源大国,我国拥有发展氟化工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使得我国在全球氟化工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储量看,我国萤石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比重达23.9%,仅次于墨西哥(24.3%)。从产量看,我国萤石产量持续增长,2020-2024年由430万吨增长至660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萤石产量达690万吨,同比增长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近些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注重基础研究,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投入加大,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在传统的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燃气、供热及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在新兴通讯、交通、化工、核电等应用领域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2025年07月26日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高度分散。根据数据,国内龙头企业—金发科技市占率仅为7.86%。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改性塑料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改性塑料出口规模波动增长。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量约11.1万吨,同比增长25.3%;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额约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2%

2025年07月26日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全球草甘膦主要由中国和拜耳(孟山都)供应,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 118 万吨/年,其中美国拜耳(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产能为37 万吨/年产能,占比 31.4%;其余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兴发集团、福华化学、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等公司,总产能达81 万吨/年,占比68.6%。全球前四大企业草甘膦总产能达到 83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多菌灵是我国杀菌剂主要出口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杀菌剂市场向好以及巴西地区对多菌灵的禁令受到禁止,多菌灵需求及出口回暖,带动市场价格回升。

2025年07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