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欧盟等地推行力度大 中国具备原料、产能、认证优势

前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脱碳的主要手段,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多。截至 2025 年 1 月底,全球多个国家均出台 SAF掺混比例政策,其中欧盟等地的政策推行力度较大。国内市场方面,此前已有相关政策指引,且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届时也或将推出SAF相关掺混政策,逐步打开国内 SAF 需求空间。

全球SAF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凭借原料、产能、认证优势有望成为主供应国。从生产技术看,目前SAF 主流生产工艺中,HEFA最具商业可行性,PtL发展潜力大。

一、欧盟等地SAF政策推行力度较大,国内需求空间将逐步打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一种可直接使用的液体燃料替代品,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其最高可减少80%-85%的碳排放量。

国际民航组织已确定2050年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目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脱碳的主要手段,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多。截至 2025 年 1 月底,全球多个国家均出台 SAF掺混比例政策,其中欧盟、澳大利亚等地的政策推行力度较大。

据 EASA 数据、ReFuelEU 航空法规模拟,到 2025 年 SAF含量必须达到 2%,2030 年达到 6%,2050 年达到 70%,其中 2030、2035 和 2050年应用PtL或E-Fuels等先进路径生产的SAF不得少于SAF总量的1.2%、5%和35%。据 ING、EASA 数据,2023 年欧盟航空燃料需求量为 6500 万吨,后续在燃料利用率提高的基础上,航空燃料需求到 2050 年减少至 4500 万吨,预计2025年、2030年、2050 年欧盟对 SAF 的需求量分别为 130万吨、280万吨、3150 万吨。

据 EASA 数据、ReFuelEU 航空法规模拟,到 2025 年 SAF含量必须达到 2%,2030 年达到 6%,2050 年达到 70%,其中 2030、2035 和 2050年应用PtL或E-Fuels等先进路径生产的SAF不得少于SAF总量的1.2%、5%和35%。据 ING、EASA 数据,2023 年欧盟航空燃料需求量为 6500 万吨,后续在燃料利用率提高的基础上,航空燃料需求到 2050 年减少至 4500 万吨,预计2025年、2030年、2050 年欧盟对 SAF 的需求量分别为 130万吨、280万吨、3150 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市场方面,此前国内已有“力争2025年当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十四五”期间消费量累计达到5万吨”等相关政策指引,SAF商业化应用有望突破。且国际民航组织要求成员国在 2027 年起强制推行 SAF 掺混政策,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届时或将推出相关 SAF 掺混政策,从而逐渐打开国内 SAF 需求空间。

我国SAF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4.09 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 国家发改委、中国民用航空局 统筹推进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更好促进民航业绿色低碳发展。根据试点工作安排,9月19日起,国航、东航、南航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将正式加注 SAF。
2024.10 《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 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加快交通运输和可再生能源融合互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物天然气、绿色氢氨醇等在船舶、航空领域的试点运行。
2024.10 《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在 2025 年内设立可持续航空燃料用量目标,加快航空业的碳減排。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全球SAF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凭借原料、产能、认证优势有望成为主供应国

全球SAF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超6成以上产能仍处于公布阶段,已投产产能中仅有约三分之一用于生产SAF产能,其余主要以生产其他可再生燃油为主。

全球SAF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超6成以上产能仍处于公布阶段,已投产产能中仅有约三分之一用于生产SAF产能,其余主要以生产其他可再生燃油为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有望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主要供应国。从原材料看,理论上,废弃油脂、农林废弃物、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废塑料、废轮胎、工业尾气、能源作物等均可用于 SAF 生产。中国具备丰富的潜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原料资源,包括每年2.35亿吨的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2.1亿吨的农业废弃物、1.95亿吨的林业废弃物、500万吨的工业废弃制乙醇、340万吨的废弃食用油脂。若这些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理论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产能上限超过4600万吨/年,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有望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主要供应国。从原材料看,理论上,废弃油脂、农林废弃物、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废塑料、废轮胎、工业尾气、能源作物等均可用于 SAF 生产。中国具备丰富的潜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原料资源,包括每年2.35亿吨的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2.1亿吨的农业废弃物、1.95亿吨的林业废弃物、500万吨的工业废弃制乙醇、340万吨的废弃食用油脂。若这些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理论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产能上限超过4600万吨/年,发展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产能规划看,国内SAF产能不断扩张。如河南君恒实业在已有20万吨/年产能基础上,投资扩建,2025年底建成后将形成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80万吨/年SAF生产能力。

国内企业SAF布局情况

项目 简介
河南君恒实业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SAF项目 在已有20万吨/年产能基础上,投资扩建,2025年底建成后将形成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80万吨/年SAF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内产能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商业化运行能力的企业。
中石化与道达尔能源年产23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2024年3月签约,将利用废弃油脂在中石化炼厂共同生产,新生产线由双方共同运营。
中能建中电工程吉林绿色甲醇与绿色航煤一体化项目 2024年3月签约,总投资约120亿元,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和10万吨绿色航煤。
广西宏坤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 一期主要建设30万吨/年原料预处理等装置,配套制氢和硫磺回收装置,总投资16.77亿元。
浙江天赋宏云能源科技年产40万吨生物柴油/10万吨生物航煤/船用生物燃料调和项目 总投资超20亿元,分两期建设,二期建设10万吨/年生物航煤生产装置。
中能建通辽科左后旗绿色甲醇及绿色航煤产业园项目 2024年6月签约,中能建氢能与当地政府及赛鼎工程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该项目。
山西国际通辽市扎鲁特旗风电制氢制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 计划投资107亿元,建设1g风电,制取年产35万吨绿色航空煤油。
海科化工50万吨/年生物基航空燃料技术改造及配套项目 总投资12亿元,2023年1月开工,计划2024年12月竣工投产。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克拉玛依风光制氢及绿色航煤生产项目 2024年7月签约,预计总投资72亿元人民币。
蓝鲸生物50万吨/年工业级油脂制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煤项目 2024年7月获批,规模为年产50万吨工业级油脂制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
中能建铁岭调兵山绿色甲醇及绿色航油一体化示范项目 2024年8月签约,年产20万吨绿醇,总投资约90亿,分两期建设。
内蒙古久泰集团年产10万吨甲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2024年8月消息,采用霍尼韦尔uop efining tm工艺技术打造该项目。
正泰新能源风光绿氢制2万吨绿色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 2024年8月备案,总投资18亿元,包括25万吨绿色甲醇及2万吨绿色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
连云港嘉澳新能源生物航煤项目 2024年8月签约,总投资71.57亿元。
吉林龙源新能源双辽市风光绿色氢醇制航空煤油一体化示范项目 2024年11月获批,总投资46.41亿,制氢能力强,可实现年产SAF9.2万吨。
四川天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威远县产业基地项目 总投资额20亿元,整体投产后废弃动植物油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产值约100亿元,一期项目2025年一季度即将投产,年加工产能20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销售认证看,SAF 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不同地区销售需要获得不同认证。获得我国民航局适航认证后的 SAF 产品可以在我国航空飞机上使用,目前获得我国民航局适航认证的企业为中石化镇海炼化、海新能科、河南君恒生物三家;ISCC 认证体系的认证对于原材料有持续性要求,ISCC CORSIA 为满足 CORSIA 计划的原料、ISCC-EU 为满足欧盟要求的原料;RSB 也叫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认证,是一个独立的、全球多方利益相关者联盟,致力于促进生物材料的可持续性,包括生物质和生物燃料,适用范围已扩展到非生物质回收材料。截至 2025 年 2 月6 日,我国 SAF 生产企业中,获得民航局适航认证的企业有 3 家、获得 ISCC/RSBCORSIA 认证的企业有 12 家、获得 ISCC-EU 的生产企业有 12 家。

我国SAF销售认证情况

序号 公司 民航局适航认证 ISCC/RSBCORSIA ISCC-EU
1 中石化镇海炼化
2 海新能科
3 河南君恒生物 -
4 嘉澳环保 -
5 鹏鹞环保 -
6 山东海科化工 -
7 四川金尚 -
8 山东汇东新能源 -
9 河北昊天 -
10 蓝鲸生物能源(浙江) -
11 山东宝舜化工科技 -
12 张家港易高 -
13 卓越新能 - -
14 河北美邦智融生物能源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SAF生产工艺中HEFA最具商业可行性,PtL发展潜力大

目前主流的 SAF 生产工艺包括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工艺(HEFA)、醇喷合成工艺(ATJ)、费托合成工艺(FT)、电转液工艺(PtL)四类。

HEFA工艺成熟,生产成本最低,较化石燃料减排 73%-84%,预计到 2030年之前为主流工艺。HEFA 工艺的问题在于原料为食用油、植物油、动物油、UCO等油脂类产品,其中 UCO 的碳排放属性最高,但 UCO 供应量较少,将限制 SAF 的产能扩张,未来各国都在探寻其他 SAF 生产路径。

ATJ工艺不成熟,处于商业化试点阶段,较化石燃料减排 85%-94%。FT工艺不成熟,处于商业化试点阶段,较化石燃料减排 85%-94%,产业化进展与 ATJ 工艺接近。FT 工艺的潜在原料来源众多,挑战在于如何有效获取和加工,且生产成本较 ATJ 工艺更高。

PtL工艺最不成熟,但其采用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减排潜力最大,理论上无生产原料瓶颈,未来若技术成熟、规模化生产后成本下降,有望成为主要的 SAF 生产工艺。

SAF生产工艺分类

生产工艺 原料 技术成熟度 较化石燃料减排量 潜力
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工艺(HEFA) 藻类植物、食用油、植物油、动物油脂 成熟 73%-84% 目前最具商业可行性的工艺,预计将在2030年前占据中国SAF市场主导地位
醇喷合成工艺(ATJ) 甘蔗、糖浆、玉米 商业化试点 85%-94% 在美国,原料可用性高且价格低廉,而在中国原料成本相对较高
费托合成工艺(FT) 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能源作物、废弃物 商业化试点 85%-94% 潜在原料来源众多,挑战在于如何有效获取和加工
电转液工艺(PtL) - 发展中 99% 采用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减排潜力巨大,蕴含的生产潜力无可限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在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总量较大,但新型储能近年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呈继续下降态势,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 81.1%。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我国金刚石行业起步于1963年,经过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我国金刚石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金刚石

2025年09月01日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9-2023年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697.8亿元增长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预计2024-2031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

2025年08月29日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28.2 亿只,同比增长 3.6%;其中电动汽车为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超50%;其次是电动工具与3C,分别占比13.4%、7.9%;储能领域需求显著上扬,与3C占比差距缩小。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在磁性材料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在非晶合金、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依托微细化组织调控、晶体学精准控制、薄膜化制备及超晶格构建等新技术的支撑,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