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塑料助剂产品结构多元化 再生塑料正逐渐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前言:

近年来,在塑料产业稳健发展和改性化率持续提升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塑料助剂消费量不断提升。当前,行业已形成以增塑剂为主导的多元产品格局,同时再生塑料的兴起正成为新的增长点。然而,国内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领域存在进口依赖。未来,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无毒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1.塑料改性化率的提升进一步拓展了塑料助剂行业的市场空间

塑料助剂又叫塑料添加剂,是塑料加工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材料,能够显著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机械强度、耐候性、使用寿命等重要特性。近年来,我国初级形态塑料及塑料制品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为塑料助剂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从11039.1万吨增长至12751.6万吨,塑料制品产量也从6042.1万吨增加至7707.6万吨。2025年1-7月,两者产量分别达到8366.2万吨和4545.2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4.46%和8.19%。

塑料助剂又叫塑料添加剂,是塑料加工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材料,能够显著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机械强度、耐候性、使用寿命等重要特性。近年来,我国初级形态塑料及塑料制品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为塑料助剂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从11039.1万吨增长至12751.6万吨,塑料制品产量也从6042.1万吨增加至7707.6万吨。2025年1-7月,两者产量分别达到8366.2万吨和4545.2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4.46%和8.1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塑料改性化率也在稳步提升,从2011年的16.3%增长至2022年的23.6%。塑料改性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赋予基础塑料更优异的性能、新功能或更低的成本,这一趋势显著拉动了对塑料助剂的需求。随着改性需求的不断细分和提升,市场对塑料助剂性能和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直接推动了对新型、高效等塑料助剂的研发与应用。总体而言,塑料改性化率的提升进一步拓展了塑料助剂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2.再生塑料正逐渐成为塑料助剂行业新的增长点

再生塑料正逐渐成为我国塑料助剂行业新的增长点。在环保意识增强和塑料污染治理政策强化的背景下,再生塑料的环保优势与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应用范围不断扩展。随着回收体系持续完善和再生技术不断提升,我国再生塑料产量已从2020年的137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640万吨。再生塑料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存在性能下降的问题,必须通过添加助剂来改善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以保障材料可用性。再生塑料产量提升与性能提升需求的双重作用,显著拉动了针对再生塑料功能恢复和性能提升的专用助剂需求,推动其向高效相容、稳定复合的方向发展,为塑料助剂行业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再生塑料正逐渐成为我国塑料助剂行业新的增长点。在环保意识增强和塑料污染治理政策强化的背景下,再生塑料的环保优势与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应用范围不断扩展。随着回收体系持续完善和再生技术不断提升,我国再生塑料产量已从2020年的137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640万吨。再生塑料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存在性能下降的问题,必须通过添加助剂来改善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以保障材料可用性。再生塑料产量提升与性能提升需求的双重作用,显著拉动了针对再生塑料功能恢复和性能提升的专用助剂需求,推动其向高效相容、稳定复合的方向发展,为塑料助剂行业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数据来源: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3.塑料助剂消费量不断提升

在塑料产业稳健发展和改性化率持续提升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塑料助剂消费量不断提升,从2018年的687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68万吨。当前,我国塑料改性化率仍显著低于全球近50%的水平,2022年仅为23.6%。在终端应用方面,国内乘用车单车改性塑料使用率约13%,较德国等发达国家约25%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我国改性塑料市场具备广阔发展空间,未来将继续拉动对塑料助剂的持续需求。

在塑料产业稳健发展和改性化率持续提升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塑料助剂消费量不断提升,从2018年的687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68万吨。当前,我国塑料改性化率仍显著低于全球近50%的水平,2022年仅为23.6%。在终端应用方面,国内乘用车单车改性塑料使用率约13%,较德国等发达国家约25%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我国改性塑料市场具备广阔发展空间,未来将继续拉动对塑料助剂的持续需求。

数据来源:中国塑料工业年鉴、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塑料助剂行业已形成门类丰富、品类多元的产品格局,增塑剂为第一大品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塑料助剂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塑料助剂行业经过持续发展,已形成门类丰富、品类多元的产品格局。根据功能差异,塑料助剂主要可分为增塑剂、热稳定剂、阻燃剂、抗冲改性剂、加工助剂、润滑剂、抗氧剂、光稳定剂、发泡剂和抗静电剂等多个类别。其中,增塑剂作为产销量最大的助剂品种,主要用于提高塑料的可塑性、柔韧性和加工流动性,降低硬度和成型温度。常见增塑剂产品包括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增塑剂产量达477万吨,占塑料助剂总产量六成以上,居于主导地位。

我国塑料助剂分类情况

类别 功能 主要应用 细分产品
增塑剂 提高塑料的可塑性、柔韧性和加工流动性,降低硬度和成型温度,有利于塑料制品的成型 PVC(聚氯乙烯)软制品 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
热稳定剂 延缓或停止塑料因受热、光或氧化作用而产生的裂解、交联和氧化断链现象,延长塑料使用寿命 PVC制品 铅盐类、硬脂酸盐类、复合型热稳定剂、有机锡类等
阻燃剂 延缓或抑制塑料燃烧,提升防火性能 工程塑料制品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溴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等
加工助剂 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 PVC硬制品 ACR(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非ACR加工助剂
抗冲击改性剂 提高塑料的抗冲击性 PVC硬制品 ACR、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CPE)等
润滑剂 减少塑料加工时的摩擦,改善流动性和脱模性 各种塑料 脂肪酰胺类、脂肪酸等
发泡剂 在塑料中产生气泡,形成轻质多孔结构 发泡塑料(硬制品) 物理发泡剂(如氮气)、化学发泡剂(如碳酸氢钠)
抗氧剂 抑制聚合物树脂热氧化降解 聚合物树脂 酚类抗氧剂 、 磷类抗氧剂 、 硫类抗氧剂等
抗静电剂 消除或减少塑料制品表面产生静电的作用 各种塑料 内加型(如烷基磺酸盐)、外涂型(如表面活性剂)
其他助剂 如填充剂用于降低成本、改善力学性能(如硬度、尺寸稳定性);着色剂用于塑料的着色;交联剂用于促进塑料分子交联,提升耐热性和强度 各种塑料 过氧化物(如DCP)、硅烷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5.塑料助剂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无毒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我国塑料助剂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陆续有专业院所和企业开始从事相关研发与生产。随着产业链逐步完善、技术持续进步以及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9年,我国塑料助剂产量已超越美国,跃居全球首位,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国内塑料助剂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在高端助剂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差距。例如高端MBS抗冲改性剂等塑料助剂仍依赖进口。基于此,向高端化转型,仍是未来我国塑料助剂行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环保法规持续收紧,叠加公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传统有毒、高污染的塑料助剂将逐步被市场淘汰,无毒、环境友好型助剂的市场需求显著上升,推动行业向无毒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目前我国尿素行业呈现供应过剩格局,市场供需矛盾比较明显。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产国。近三年尿素新产能陆续投产,产量、库存创了新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尿素总产能为6919万吨,同比新增196万吨;产量达6723.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国内尿素产能达8231万吨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得益于卓越的综合性能以及相关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近年聚氨酯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聚氨酯材料在电池包密封、座椅轻量化等方面的应用推动车用聚氨酯需求年增12%,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680亿元。在新能源装备领域,风电叶片填充材料、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等特种聚氨酯需求在2025-203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 但行业较高依赖进口 自给率提升空间大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 但行业较高依赖进口 自给率提升空间大

聚苯硫醚(PPS)树脂作为性能卓越的第六大特种工程塑料,在我国汽车、环保滤袋及家电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但因技术壁垒高、产业化晚,2024年自给率不足50%,产能高度集中于新和成等少数企业。在汽车轻量化、新能源车渗透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推动下,未来消费量将不断增长。为把握市场机遇并

2025年10月16日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强劲拉动我国三氟化氮需求增长 出口量增却难掩价跌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强劲拉动我国三氟化氮需求增长 出口量增却难掩价跌

2019-2023年,在晶圆产能扩张、显示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及太阳能电池产量快速增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三氟化氮市场需求快速释放。与此同时,至2023年其产能达2.5万吨,全球占比超过50%,且产能高度集中于中船特气、中国中化(昊华气体)及南大光电等少数企业。

2025年10月15日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当前,驱动我国氰化钠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呈现出“传统”与“新兴”并进的鲜明特征。一方面,黄金开采作为需求基本盘(占比高达80%-90%),在金价持续高位、央行增储及消费需求坚挺的背景下,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异军突起:氰化钠是制备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关键前驱体,随着钠电池产业化在即,预计至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