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壳牌中石油联手收购箭头, 能源竞争跨向未来

  经历了两周的“讨价还价”之后,壳牌石油集团和中石油针对澳大利亚煤层气公司——箭头能源公司(Arrow Energy)多数本土资产的最新收购报价终获同意:3月22日,箭头能源宣布接受壳牌与中石油总价为34亿澳元(约31亿美元)的收购提议。

  观察人士指出,与6%的收购报价升幅相比,壳牌对箭头能源四规模可观的天然气储备的志在必夺及其与中石油的联手,显然更加引人注目。在一定程度上,这次交易足以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竞争步入“将来时”的一种佐证。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

      最终出价总体低于预期

  根据箭头能源的说法,壳牌和中石油对该公司本土资产的最新收购报价为每股4.7澳元现金、再加上收购后的新上市企业——达特能源公司(Dart Energy)的一股股票。其中,达特能源将包括箭头能源的亚洲勘探资产及部分澳大利亚本土资产。

  上述每股4.7澳元的现金部分金额,高于此前非约束力收购建议书中的每股4.45澳元,但仍低于每股5澳元,这也使得壳牌与中石油最终出价的溢价率达到35%。而若将达特能源首次公开募股(IPO)的价格计算在内,新报价总计每股价值将为5.25澳元,略低于箭头能源上周五暂停交易前的最后报价5.29澳元。数据显示,在3月8日收到32亿澳元(约30.2亿美元)的联合收购报价后,箭头能源股价的累计涨幅超过50%。

  澳大利亚媒体指出,壳牌与中石油的最终出价总体低于预期,表明箭头能源同样期望交易的达成,同时也印证了该公司前次拒绝收购提议只是为试探收购方“底线”的市场判断。目前,澳大利亚本土煤层气产业竞争激烈,箭头能源独立开发天然气进行出口可能面临困难,融资需求迫切;加之壳牌已拥有箭头能源本土天然气资产30%的股权,本次交易从一开始就有着较高成功率。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领先企业分析及产业预测报告

        壳牌“补缺”志在必得

  除被收购方的迫切需求之外,壳牌积极的主观意愿对交易的成功起到了更为关键的引导作用。英国媒体称,壳牌是全球液化天然气领域的领军企业,但在利用非常规天然气生产液化天然气的计划方面,却落后于英国天然气集团等竞争对手。液化天然气是经过极度冷却的天然气,便于罐车装运;而非常规天然气则存在于含有煤与页岩的岩层贮水层中,需更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商业开发的可行。

  正因为上述缺失的存在,及其可能对壳牌参与未来行业竞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壳牌才会选择此前有过合作经历的箭头能源作为收购对象,以确保高成功率和交易实用性。对此,澳大利亚当地液化天然气分析师弗兰克·哈里斯表示,一旦交易完成,壳牌在澳工厂将使用其经过验证的自有技术,这让其希望箭头能源的天然气被用作该公司供应源。

  当然,壳牌-中石油与箭头能源的“你情我愿”还有待澳洲外资投资审核局(FIRB)的审批,该机构或将严格审查这一交易。此前,该监管机构称希望将国有企业在澳洲重要资源企业的持股比例限制在15%以下。

  中石油参与成重要砝码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便于向日益增长的亚洲液化天然气市场出口,而其与中国市场的临近最令人垂涎。该机遇近年来已促使英国天然气集团、美国康菲石油、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纷纷转向澳东部天然气储量丰富的昆士兰州,这些能源“巨头”都在该地区进行了收购或设立合资企业;而壳牌也希望改变自身在未来市场争夺上的落后局面。

  同时,壳牌也在寻求比竞争对手们“棋高一着”:在“落子”亚洲市场边缘的同时,该公司也为未来在澳天然气产品找好了买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石油月刊》顾问卜若柏指出,中石油介入联合收购交易是保证该交易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同时,在英国天然气集团已与中海油及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纷纷建立合作关系的背景下,壳牌与中石油的合作,无疑会对这一行业的上述新交易潮流起到固定化的作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