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分析

        内容提示:制定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解决中国能源问题,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借鉴国际经验,走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之路。中国必须以“提高效率,保护环境,保障供给,持续发展”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构建依据。

        进入21世纪,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能源瓶颈,中国已处于重新考虑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要完成中国政府确立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30基本实现工业化和2050年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把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对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构建依据和基本构想做较为系统、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制定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解决中国能源问题,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借鉴国际经验,走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之路。中国必须以“提高效率,保护环境,保障供给,持续发展”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构建依据。

  根据“提高效率,保护环境,保障供给,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构建依据从中国能源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把未来40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想做这样一种表述:节能效率优先,环境发展协调,内外开发并举,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所以提出这样一种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就是要表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走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之路。

  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国家能源安全是指能源的经济安全(供应安全)和能源的生态安全(生产和消费安全)。前者是指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后者是指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大的威胁。能源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能源安全与否对全球经济兴衰关系重大,对全球生态环境影响极大。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仅仅只是能源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而且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石油短缺是中国国内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中国能源安全不仅面临能源供应安全的紧缺风险,而且存在能源生态安全的很大压力。应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必须保障能源供应,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资源,调整能源结构,改革能源体制,加强能源合作。应对石油安全挑战,中国应采取降低石油进口依赖,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加强国际石油领域的合作。

  二是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战略思想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当前中国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核心内容是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多元化。要使中国的能源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未来有一个科学的并趋向量化的使用标准。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建立低碳、清洁、高效、多元的能源结构,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增加新能源与可再生清洁能源比重,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减少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x)及烟尘颗粒物的排放,对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加快推进中国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继续发挥煤炭能源的作用,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与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水电与核电,充分支持海洋能、核聚变能等未来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面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中国政府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路线图,尽快整合现有产业资源,把现有资源、扶持政策体系及未来十多年的能源投资格局理顺,打造高效率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宽松环境,占领世界能源发展新高地。

  三是要把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放在首位。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都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措施。解读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应摆在首位。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发展总方针,仍然是构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节约能源已经被专家视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尽管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已在能源利用上取得了GDP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一番的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能源消耗仍然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巨大。能源效率低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不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单纯依靠加大能源建设力度的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能源问题。中国提高能源效率有着巨大潜力,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根据中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向未来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转变的变化特点,建立能源节约、低碳排放、经济高效的能源消费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全国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要紧跟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能源发展战略。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薪材时期、煤炭时代、石油时代三个能源时期,由于天然气及水电、核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兴起,人类社会目前正处在新的能源转变的过程中,世界能源发展已步入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由于全球性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需要,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升温,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也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流。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学者和政府在进入21世纪后,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被誉为“投资风向标”的美国斯蒂芬·李柏(Stephen Leeb)在《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2008)一书中指出,人类即将面临能源崩溃,石油绝对顶峰来临、高通胀一触即发,人类将陷入能源争夺大战。应该建立起发展可替代能源的全球机制,正如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中的巨变一样,实现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巨变,人们需要建设新型能源设施。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提出,要在市场框架和政策相互影响下,实现能源多样性的发展战略。到2010年,100多个国家制定了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的目标或政策。在过去3年,许多国家发布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或电力比重实现15%至25%的目标。2010年1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提出,美国将可利用生物燃料来打破对原油的依赖性,在2015年以前成为第一个拥有100万辆电动汽车的国家;在2035年以前通过清洁能源资源来提供80%的电力。2011年3月30日,奥巴马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就美国能源安全计划发表演讲时更是坦言,“其他国家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因为他们知道谁领先21世纪的清洁能源技术,谁就带领21世纪的经济。”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紧跟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能源发展战略,保证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带动光伏组件需求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为光伏边框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2025年09月25日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beplay下载软件 化趋势不断加深,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200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21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08%,行业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铅酸电池: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 环保政策趋严下市场向头部集中

我国铅酸电池: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 环保政策趋严下市场向头部集中

虽然我国是全球铅储量与铅生产大国,其生产占全球铅精矿供应量的33%以上。但近年随着铅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铅原料的消耗不断攀升,可采资源逐渐减少,且面临着找矿容易、开采难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铅精矿产量难有明显增长。而在再生铅方面,虽然2025年上半年有新增再生铅冶炼产能陆续投放,但由于废电池紧俏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2025年09月17日
电池技术突破助推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技术引领下国产加速向海外拓展

电池技术突破助推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技术引领下国产加速向海外拓展

低碳和零碳目标推动新能源发展,新型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功率达73.76GW,总储能容量达168GWh,其中电化学储能为最热门领域。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及总储能容量分别为62.1GW、141.4GWh,占新型储能的比重超八成。预计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

2025年09月16日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