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期间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全面开花 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对中国的光伏产业而言,从2009年启动的“金太阳”和“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到2012年实施光伏发电补贴电价,再到2013年全面陷入“双反”困境,发展道路上,有收获也有困难。

  2011~2013年,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是“痛苦的时期”,但企业也经历了宝贵的技术升级、管理创新、优胜劣汰过程。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因为这些坎坷和收获,才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在成为产品销售量全球第一、年度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第一之后,能够承担起更多责任。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电费通常是企业的一笔重大开支。不过随着分布式光伏项目不断推广,日后企业的“电费开支”很可能摇身一变成了“售电收入”。

  “2015年,全球光伏产品需求量将达58GW左右。随着中国光伏加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产业整合深化带来的潜在产能恢复,中国光伏组件销售量继续保持60%的全球市场份额是可能的,小幅提高也是可以期待的。如果再辅之以政策引导,无论是在以转换率提高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方面,还是在切割机等关键装备制造方面,中国光伏制造技术都会实现稳步提高。”王伟坦言,光伏产品生产属高端加工,虽然面临“双反”和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等不利因素,但既然是加工业,未来一个阶段里,能够全面替代中国的国家还未出现。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仍将保持强大的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大气污染治理及气候变化谈判的双重压力下,清洁能源替代不断提速。近日在上海举行的“分布式项目合作及创新金融峰会”上,专家认为,在政策扶持和金融资本青睐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

  在过去几年间,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集中式光伏电站一直是投资的风口,大批电站项目集中上马,而分布式光伏项目却几乎无人问津。2015年我国光伏实际完成新增装机15.13百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装机占比91%。

2010-2015年中国光伏装机数据统计(单位:万千瓦)
 

  不过,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由于项目过于集中、电网不易消纳、输送困难等原因,当地出现严重的弃光现象。在局部地区弃光率甚至达到20%至30%。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 2018-2023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规划预测报告

2020年光伏规模布局


  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遇到的这些瓶颈,正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所在。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布局的主战场,也是用电消费的重地。另外,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大部分发电量由用户自我消纳,对电网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小。

  光伏亿家副总裁马弋崴表示,分布式光伏的发电量优先与本地负荷匹配。对于负荷平均的企业而言,若配置用电量30%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可实现85%以上自发自用比例。另外,在政策方面,国家依然引导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在下调2016年地面电站电价时,并没有调低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而且,在国家电网地区的分布式光伏享受“预结算”的优待。

  随着集中式光伏电站景气度降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优势愈加凸显,开始逐渐受到资本的青睐。

  今年6月底,旺旺集团在上海金山区立旺工厂的“旺旺百兆瓦屋顶光伏计划”首期1.3兆瓦项目正式并入电网。该项目年发电量将达到138万千瓦时,每年减少1200吨二氧化碳排放,折合超过400吨标准煤。

  这一项目就引入了银行和第三方平台,形成了“分布式光伏三方模式”,一方面提供电站投资需要的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也使电站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在业内专家看来,分布式光伏项目既能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又可以产生稳定的收益,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一个稳健的投资领域。

  在政策和资本的助推下,“十三五”期间,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全面开花,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利用“十三五”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重点发展以大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农业设施、闲置场地等扩大利用规模,逐步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到2020年,累计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7000万千瓦。

2012-2014年我国光伏行业市场规模
 
   除了政策等因素外,我国光伏产业逐渐成熟,发电成本不断降低也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市场化。

  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朱元昊表示,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光伏应用国,还是光伏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大国。伴随着产业逐渐成熟,我国光伏发电成本逐年下降,其中,光伏组件价格从十年前每瓦4美元,降到了0.5美元,未来的目标是降到1元人民币。

2014-2016年中国光伏组件季度均价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28.2 亿只,同比增长 3.6%;其中电动汽车为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超50%;其次是电动工具与3C,分别占比13.4%、7.9%;储能领域需求显著上扬,与3C占比差距缩小。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在磁性材料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在非晶合金、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依托微细化组织调控、晶体学精准控制、薄膜化制备及超晶格构建等新技术的支撑,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是全球锂主要生产国之一 终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快速发展驱动需求增长

我国是全球锂主要生产国之一 终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快速发展驱动需求增长

得益于丰富的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已是全球锂主要生产国之一。根据USG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产量为24万金属吨。其中我国锂产量4.1万金属吨,占比17%,仅次于澳大利亚(8.8万金属吨,占比37%)、智利(4.9万金属吨,占比20%)。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光热发电站行业分析:塔式、槽式是商业化主流 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我国光热发电站行业分析:塔式、槽式是商业化主流 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光热电站技术产业化发展,国家能源局2016年启动首批20个光热发电站示范项目,装机规模总量达134.9万千瓦,开启我国光热发电的商业化进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装机规模3300MW,涉及34个项目;规划装机4750MW-4800MW,涉及37个项目。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作为电动汽车主产国和技术国,也高度重视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了固态电池相关要求,意在规范固态电池的性能标准,推动固态电池进一步发展。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持续走高、勃姆石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对电池安全性和倍率性能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期间,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量由2019年的0.66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5.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97%。预计2025年其需求量将达到7

2025年08月20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近年来光伏行业持续降本,同时能源转型和经济性驱动需求激增,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带动光伏胶膜行业需求增多。2024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56.5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64.3亿平方米。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电解液溶剂作为电解液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市场的发展与电解液市场变化息息相关。电解液,被誉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技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承担着运输锂离子的重任,还在正极与负极间传导电流,确保锂离子能够顺畅地在正、负极间穿梭。

2025年08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