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 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
目前,氢燃料电池车车载储氢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车载氢系统由储氢瓶及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随着生产量的扩大,单位成本将在规模优势下逐步下降。从表中可以发现:储氢瓶成本结构中,湿法缠绕占比接近 90%;辅助系统成本结构中,组装费用占比极低;如果生产规模由 1 万套/年提升至 50 万套/年,车载氢系统总成本将下降38%,其中储氢瓶与辅助系统成本下降幅度分别为20%、64%;碳纤维 成本占比由 45%上升至 62%,成为影响最大的成本要素。
项目
|
生产规模
|
||||
1 万套
|
3 万套
|
8 万套
|
10 万套
|
50 万套
|
|
吹制加工
|
51.38
|
27.6
|
20.16
|
19.27
|
17.84
|
退火处理
|
31.4
|
11.39
|
5.78
|
7.74
|
5.65
|
湿法缠绕
|
2192.19
|
2187.45
|
2030.42
|
1934.75
|
1877.09
|
B 固化
|
16.59
|
5.16
|
4.23
|
4.79
|
4.34
|
瓶肩泡沫
|
16
|
12.28
|
11.12
|
10.98
|
10.76
|
加压
|
63.95
|
12.09
|
6.94
|
8.79
|
7.31
|
阀座
|
35.68
|
28.9
|
25.91
|
25.21
|
24.9
|
液压实验
|
14.92
|
8.76
|
7.99
|
7.52
|
7.52
|
填充压注测试
|
52.68
|
21.17
|
17.23
|
14.86
|
14.86
|
储氢瓶成本合计
|
2474.79
|
2314.8
|
2129.78
|
2033.91
|
1970.27
|
辅助系统
|
1804.23
|
1264.37
|
997.47
|
935.88
|
650.62
|
系统组装
|
10.47
|
9.61
|
9.5
|
9.44
|
9.33
|
辅助系统成本合计
|
1814.7
|
1273.98
|
1006.97
|
945.32
|
659.95
|
车载氢系统总成本
|
4289.49
|
3588.78
|
3136.75
|
2979.23
|
2630.22
|
目前,虽然各种储氢技术均已在车载中有应用,但是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①中国IV型瓶还处于研发阶段,而国外乘用车已经开始使用质量更轻、成本更低、质量储氢密度更高的IV型瓶,我国成熟的产品也只有35 MPa和70 MPa的III型瓶,其中70 MPa的III型瓶在乘用车样车上应用。②中国制造的III型瓶的主要原材料碳纤维仍依赖进口。由于中国研发起步晚、原材料性能差等原因,中国生产的碳纤维还不能满足车用氢瓶的要求,主要依赖进口。③国外液氢储罐已在汽车上应用,而中国还未实现。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宝马汽车等都推出使用车载液氢储罐供氢的概念车,但中国可以自行生产液氢,但尚未将其应用于车载氢系统。
生产公司
|
型号
|
容积/L
|
质量/Kg
|
压力/Mpa
|
质量储氢密度%
|
|
挪威
|
Hexagon
|
IV
|
64
|
43
|
70
|
6
|
日本
|
丰田
|
IV
|
60
|
42.8
|
70
|
5.7
|
中国
|
天海工业
|
III
|
140
|
80
|
35
|
4.2
|
III
|
165
|
88
|
35
|
4.2
|
||
III
|
54
|
54
|
70
|
>5.0
|
||
科泰克
|
III
|
140
|
-
|
35
|
4.0
|
|
III
|
65
|
-
|
70
|
>5.0
|
||
斯林达
|
III
|
128
|
67
|
35
|
4.0
|
|
III
|
52
|
52
|
70
|
>5.0
|
||
中材科技
|
III
|
140
|
78
|
35
|
4.0
|
|
III
|
162
|
88
|
35
|
4.0
|
||
III
|
320
|
|
35
|
-
|
车载储氢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储氢技术还要继续会向着美国能源部目标发展。同时,还需不断探索开发新的储氢技术,如碳纳米管、石墨烯、有机骨架材料(MOFs)等纳米材料储氢。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车载储氢技术将会向高水平、低成本方向等发展,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开拓新的局面,为全球的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