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潘耀国:中国肉类经济的影响力在稳步和迅速提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肉类进出口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肉类食品安全在菜篮子中的比重很大,这是个基础性重大问题,中国至少有七八亿人口天天吃肉,人们的口粮消费下降,肉类消费不足,肉类消费上升是趋势。城镇居民的肉类正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肉类为主的畜产品,主要是满足国内13亿人口的市场需求,畜牧业在中国越来越重要。发展畜牧业是农民就业和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增加是畜牧业的比例,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富裕人群增加,肉类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肉类工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肉类工业和畜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肉类产业链式的新经济体,肉类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以及肉类食品业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显著的产业,满足人们吃穿住行的实业是永恒产业,中国肉类经济的影响力在稳步和迅速提升。
 
  一、肉类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动物蛋白的需求
 
  1.人们对肉类为主的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逐年增长,动物性食品需求稳步增长带来的新变化。其实,水产品是中国市场化最早、最先放开的,极大地解决了鱼类短缺的问题。新世纪以来,奶类增速最快,但三聚氰胺事件以及事件处理上的失控,几乎给刚刚发展起来的奶业以毁灭性的打击,2008年(57.1%)喝牛奶和酸奶的学生,比1998年(81.5%)下降了两成多,可见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的影响有多大。事件已过去三四年了,至今奶业的元气尚未恢复。这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最为主要的还是人们的乳制品消费不普遍,消费人群集中在牧民和城市部分居民,特别是儿童。农村居民的奶类消费还没有启动,城市老人奶类消费是比较普遍,但农村老人的消费更多的选择了蛋类。总体上看,肉类仍然是国人消费的主要动物性食品,肉类消费由原来的奢侈性消费和季节性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性消费,消费行为由偶尔选择性购买进化到习惯性购买。
 
  2.工业化的肉制品顺应了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和高要求
 
  从屠宰、加工到包装和销售的全程冷链化肉制品,减少了环节污染,是安全、营养和高质量的肉食品,满足了人们对肉类消费质量提高的需求。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西式肉制品的消费需求有了明显增长,中式肉制品增长也相当快,多品种、个性化、民族化、区域化、和品牌化的肉制品,满足着人们的特色需求。肉类消费结构变化也推动肉类产业结构升级。
 
  二、肉类经济的两大功能
 
  1.肉类经济首先体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
 
  中国人多地少,农民种粮收入有限,当然,种植大棚蔬菜和经济作物,同样的土地能成倍增加收入,但都有耕地面积的制约。发展畜牧业可以在很少的土地条件下大发展,中国的畜牧业有利用农业副产品和非耕地的特征,尤其是畜牧业是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渠道,主产区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畜牧业,专业养殖户的全部、至少是绝大部分来自畜牧业。也就是说从事养猪的人少了,但留下来继续从事养殖业的收入增加了。
 
  2.肉类经济的发展尤其能带动地区经济
 
  常常是一个肉类工业企业的厂区周围就渐渐兴起一座城镇,因为首先聚集了人口,同时逐渐出现配套产业,如果肉类企业在县城或市郊,就繁荣市区经济,同时带动周边各县的畜牧业。当然也有像唐人神集团,先发展饲料工业,靠饲料发展积累资金进而发展肉类工业的产业互动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一个肉类企业成功之后,发展为大的龙头,各级招商引资,以优惠的政策吸引肉类龙头来建新厂、建分厂,河南众品就把中原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华北。双汇、雨润在快速扩张的过去和今天更是大获成功。
 
  三、肉类的两大安全问题
 
  肉类总平衡是脆弱的,在中国肉类安全首先是数量安全和供求问题。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积极发展禽肉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的导向是非常明确和正确的。但牛羊肉就是快不起来,牛的繁殖就是只有那样的慢速度和长周期,最主要的还是比较效益低,养牛户越来越少,养母牛的更少,牛源危机持续多年,当然部分地区和企业也摸索到自己的发展路子,但整体上预判发展速度不会快。禽肉尤其是肉鸡没有达到应有的持续发展的劲头,单一出口肉鸡企业曾经的辉煌今日难以持续,国人的肉鸡消费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吃肉很少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习惯或者说舍不得猪肉的香味,当国人的肉类消费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中国的鸡肉消费会有一个大的提升。世界看好中国的肉类市场,中国是肉类生产第一大国,猪肉占了世界的一半,还进口猪肉、鸡肉,且有增加的趋势。世界各大出口国和肉类公司没有不盯着中国的。
 
  猪肉稳定是中国畜牧业的头等大事,为什么要稳定,不只是因为比例大,而是生猪生产总是在周期性的波动,牛肉生产上不去,人们的鸡肉消费没有成为普遍习惯之前,猪肉就不可能调整下来。肉多了伤农,肉缺了就是动荡,猪肉的绝对量仍将继续增长,即使比例降低也还会出现反弹,本世纪初猪肉的比例65%,2007年下降到62%,去年又回到64%,消费者的选择最终决定肉类的生产结构。
 
  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农业的适当补贴是必须的。种粮补贴,养猪补贴都是很好的。种粮补贴是普惠的,养猪补贴或奖励就是倾斜政策,万头猪场奖励100万非常好,但我们一半的生猪还是散户提供的,也就是说现行政策对绝大多数养猪人是不公平的。这些措施对大规模猪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多数养猪人来说就不是促进、而是促退,原本散户就在大量退出养殖业,规模猪场还不可能包打天下的时候,善待散户应当列为完善政策的选择之一,也是保障供给、降低猪肉价格波动的重要举措。
 
  肉类的质量安全成为当今热点话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原本比市场风险更大的疫病,已经把养殖者折腾地很苦了,许多养殖户常说,只要不闹病养猪就不赔,赚多赚少看价格。个别人还人为制造肉食品安全事件,更是害苦了养猪人和肉类企业,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消费信心,肉类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起来。
 
    四、肉类企业带动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
 
  肉类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都有发展产业链的冲动,这是非常好的势头,首先能保障原料肉的安全,这是创品牌和生产高档肉必须的,尽管自养的比例不可能很高,但逐渐提高自养比例是国际一流企业成长过程中健康发展的经验。肉类企业进入上游的养殖和饲料领域,还是有利于原料肉的安全。同时,由于肉类大企业所具有的经济实力,从种猪、饲料、养殖各环节做起,为周边养殖户和猪场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这为促进全社会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力量。
 
  五、肉类首先是食品但也渐具新的经济属性
 
  近年来,好几种农产品被爆炒,说明金融资本盯上了农产品,农产品价格波动,给游资炒作留下了空间。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可以推动产业发展,但为了产业更健康的发展,也必须制约或遏制游资的投机行为。具体到肉类产业,生猪期货也只是热议数年,肉类还不是金融产品。但肉类也进入资本整合产业的阶段,肉类企业上市数量逐年增加,整个行业的直接融资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投资人不是不重视企业,而是更看重企业的业绩能为资金带来多少收益,换句话说,投资者只重视资金的回报,或者说就是投机收益。实业加投资公司是成功的发展模式,这在多个领域都有先例。确实有几种力量上阵博弈,减持、增持,轻仓、重仓,甚至是逃离的频繁交易,都说明金融资本不只是一般的关注,而是已经进入并非常看好中国的肉类工业。
 
  三年前肉类领跑CPI,后来的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致使散户股民的惨重损失,投资者的逃离现象,告诉我们,肉类产业事关农民的生计和居民的食物安全,担负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中国的肉类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我们的责任重大,做强企业、做好行业,让我们的产业为全中国人民,多多提供安全、营养、健康、香喷喷的美味肉食品。
作者:潘耀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