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
我国铝业上半年净利超亿元公司就有20家 行业虽回暖但仍有25家公司亏损
我国铝业上半年净利超亿元公司就有20家 行业虽回暖但仍有25家公司亏损。有分析人士表示,之所以这些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净利会上涨,这与供给侧改革密不可分,更与今年上半年部分金属价格的上涨有关。
“十三五”期间补齐短板 促进我国五金制品行业向产业形态中高端迈进
“十三五”期间补齐短板 促进我国五金制品行业向产业形态中高端迈进。五金制品协会发布的《中国五金制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五金行业将继续加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工作,促进行业向产业形态的中高端迈进。

2010-2015年中国再生锌的产量、增长率运营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0-2015年全国再生锌产量分别为3927196.65、4461386.46、5132317.62、5509426.01、5409031.47吨。 2010-2015年全国再生锌产量增长率分别为20.37、20.63、12.86、9.16、-0.36%。
商务部:上周钢材市场价格下降0.9%
商务部:上周钢材市场价格下降0.9%.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12种,跌幅前3的产品分别为铁矿石(澳)(-2.32%)、不锈钢板(-1.55%)、镀锌板(-1.21%)。周均涨跌幅为-0.48%。上周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后,受我国央行降准又降息利好,走出V型大反转。钢材现货市场价格亦是每日降幅不断收窄。
8月我国钢材出口同比增长25.9%
8月我国钢材出口同比增长25.9%.但对进出口格局没有很好的引导,后期出口增长主力仍是以大中型钢厂中高附加值产品进行正向的出口赚汇,而这类产品在出口总格局中的占比将直接显示出中国钢铁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
钢铁行业深陷寒冬:钢企在价格上频频让步
钢铁行业深陷寒冬:钢企在价格上频频让步.与宝钢股份同时更新销售价格的钢企还有武钢股份,不过该企业仅对镀锌钢铁和酸洗钢进行了价格下调,其余主流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对此,武钢股份表示,由于新增产能过多,导致供应过剩,今年5月以来锌价一路下跌。
过剩行业危名在外煤钢色或成违约重灾区
过剩行业危名在外煤钢色或成违约重灾区。究其原因,市场人士认为,在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周期性产能过剩行业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而今年多起信用违约及主体评级调低和展望变为负面的信用事件中,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企业数量相比往年成倍增加,不少高危个券面临兑付考验,导致投资者对相关行业越发谨慎。
钢价明显反弹市场信心转好
钢价明显反弹市场信心转好。国内钢厂对国产矿的需求进一步减弱,部分矿山企业减产力度继续加大。机构分析认为,明年开年市场资金面将会小幅好转,在去产能进程加快的局面下,国内钢价将继续有所反弹。

煤炭产能过剩 产量有所降低 利润大幅下滑
煤炭产能过剩 产量有所降低 利润大幅下滑.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及进出口两驾“马车”增长乏力,并且短期内均未看到回升的可能,宏观经济还将持续探底。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钢铁、煤炭等“强周期”行业困境依旧,煤炭行业不良贷款或将继续攀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还将继续承压。

国内中小型钢企出现一波关停潮 两年内难有大变化
国内中小型钢企出现一波关停潮 两年内难有大变化.区域性钢铁生产企业陆续停产是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必然趋势。“国家对于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行业提出了产能置换的政策,随着政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小钢企会出现关停的现象。”林伯强说。
发展核心技术 中国光伏产业不断升级换代
为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中有效推动能源革命进程,中国政府将发展光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能源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在日前举行的2015中国光伏大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不仅要在产业规模上有所发展,更要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提升竞争力,特别是要掌握核心技术,使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市场的开拓和应用,创造各种适合中国实际条件的商业模式。
市场低迷下稀土行业限产保价并非长久之计
导读:近日,稀土龙头企业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当前稀土市场持续低迷、产品价格长期低位,为促进我国稀土产业健康发展,有效缓解稀土市场供需矛盾,北方稀土决定实施限产保价,全年冶炼分离产品生产量较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给公司的2015年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指标量减少10%左右。此消息一出,厦门钨业、南方稀土等五大稀土集团纷纷跟进,打响限产保价战。
产品日益丰富 日用玻璃行业“十二五”稳步增长
导读: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期间,我国日用玻璃行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规模总量扩大,技术进步水平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成效,产品品种丰富多彩,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经济运行质量基本符合预期,行业总体保持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低碳金属锰行业原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锰资源保护力度不足,制约锰矿行业健康发展。我国锰矿储量约占全球的 5%,探明的锰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和湖南三省,其中富锰矿(氧化锰矿含锰大于 30%、碳酸锰矿含锰大于 25%)储量只占 6.4%。
钢材供应力度下降低于预期,近期钢价反弹概率不大
钢材供应力度下降低于预期,近期钢价反弹概率不大。8月20日以来,北京空气质量持续维持优良状态。我的钢铁网认为,正是因为天气质量超于预期,所以此轮环保风整体力度弱于前期预测,近期国内钢材的供应力度下降也不明显,预计9~10月国内钢价不会出现大幅下降。
解读我国钢铁工业的过去与未来
解读我国钢铁工业的过去与未来。回顾我国钢铁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仅从粗钢产量指标就可以看出其发展速度之快:1996年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2003年突破2亿吨,以后大约每两年增加1亿吨,2014年粗钢产量达到8.23亿吨。而在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只有美国、前苏联、日本钢产量曾达到年产1亿吨以上,但也没有达到2亿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钢铁工业目前也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等一系列重大挑战。
钢铁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生存困局
钢铁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生存困局。新世纪以来,伴随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我国钢铁产量在过去14年里增加了5倍多。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增长推动钢铁产业发展,产能爆发式扩张有其客观合理性。但2014年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3%,为近20年来首次下降。这些数据预示着,我国粗钢消费很可能已到峰值区,行业或将进入长达10年至22年的深度调整期。
河北“刚老大”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河北“刚老大”转型之路任重道远。从长期看,部分城市钢企退城搬迁、多而散的民营钢企整合重组、企业在市场倒逼之下转型升级三个问题都不能回避。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业内人士指出,河北钢铁企业的整合和转型刻不容缓。
国内钢企重组政策仍欠缺,区域联合重组是关键
国内钢企重组政策仍欠缺,区域联合重组是关键。目前中国钢铁行业面存在产能多、企业多、负债多、竞争多的情况,企业的兼并重组如家常便饭,在行业权威人士看来,兼并重组将成为未来中国钢铁行业的重要出路之一。但是近日,武钢、柳钢的分道扬镳也不禁让人反思:中国的钢铁企业究竟该如何进行重组,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