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导读:2014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此药取川芎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和冰片的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功效,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实际上这个药物的用处还不止这个领域,当然这个取决于厂家的推广了,但如果只限制在冠心病的话潜在市场人群也在2亿人。

  作者:德传投资董事长 姜广策
  时值深冬,秋收冬藏之后也该为2014年的春生夏长思考一下了。
  医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做“双向情感障碍”,用来形容一类精神疾患,患了此病的人时而狂躁时而抑郁。狂躁时常常表现为情绪高涨,自我感觉极好,面色潮红,双目有神,精力充沛,精神亢进,颇有全世界都被踩在脚下的豪情和奔放。而当抑郁发作时则极度悲观,干什么都没兴趣,满脑子负面想法甚至是被自杀念头缠绕而痛苦不堪。
  其实A股市场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当那些根本没有业绩支撑完全靠“市梦率”讲故事推动的创业板一口气涨四五倍时,那种表现就是狂躁症发作。而一旦泡沫破碎大盘狂跌时不论黑马白马都被杀得哀鸿遍野,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便是抑郁症发作。
  作为一个A股证券从业人员,我每天都要跟这个患者厮混在一处,该怎么面对他呢?如果不想跟他一起因情感障碍而疯掉的话,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回归理性,相信常识”。
  2013年的医药板块行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市,相当多的医药股在一季度就曾翻倍,但伴随医药板块靓丽表现的是,这一年的医患冲突也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顶峰。医务人员接连被伤害,这是一种无法被接受且不可持续的“人民内部恐怖主义”,其根源何在?
  在早期改革开放过程中,相关部门为甩包袱抛出了“以药养医”政策,正是这个政策让白衣天使成了魔鬼,进而到现在成了医患冲突的替死鬼。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无论未来出台怎样的改革方案,我都坚信以药养医的现状必须改变,在这个受政策影响极大的行业中,诸多企业行为都或多或少受制于以药养医。
  例如从药品研发的立项就要开始考虑诸多事项,品种、招标、定价、目录等等环节的背后都是围绕着争夺医生手里的那支笔展开的。以药养医决定了医药行业的整个游戏规则,在给医生带来大笔灰色收入的同时也把医生推到了医患冲突的最前沿。如果以药养医不根除,政府该承担的投入不到位,那么我肯定将来只会有更多的医生被伤害,天使将直落到地狱。
  如果到了哪一天无人愿意当医生,也无人再信任医生,那么受害的将是所有人,我认为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我们一定会有所改变回到理性的道路上来,增加政府投入,还给医生自由和尊严。
  鉴于此,我们需要严肃认真的思考一下,假如取消了以药养医的话,行业会发生何种变化,会给投资带来什么影响。
  在2014年的投资策略里我提出,“未来医药企业的竞争就在于谁能生产出临床上不可替代并符合经济学原则的药物”,因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意味着可以不依赖回扣,而靠的是真正满足患者的刚性需求。当取消了以药养医,医生可以从患者利益出发,而不是仅仅考虑个人回扣,那整个医药行业的玩法就要彻底改变了,利益格局也要重新划分了。
  我在这里说的“临床上不可替代并符合经济学原则的药物”并不一定是多么高精尖的新型药物,事实上从中国国情出发有相当一批经典老药是符合这个原则的,以心血管领域的两个药物为例来说明。
  其中一个是速效救心丸,患者日均服用成本仅两元左右,此药取川芎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和冰片的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功效,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实际上这个药物的用处还不止这个领域,当然这个取决于厂家的推广了,但如果只限制在冠心病的话潜在市场人群也在2亿人。
  另外一个就是血栓通注射液,该药也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和心绞痛,日均使用成本远高于速效救心丸。更需注意的是,中药注射剂目前的行销手法恐怕在很大程度受益于以药养医这个规则的。因此从长远考虑,两个药物未来的前景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是每一个投资者都需要思考的。
  最后,我还想谈的一点是随着年底新版GMP对无菌药物制剂的大限临近,中国医药行业的竞争门槛越来越高了。过去的二十年,很多小企业靠着当家人的胆略和魄力,靠着一个拳头产品快速发展,就像一架飞快的独轮车抓住了时代的机会发展起来。但是那个时代过去了,未来二十年,靠的已经不是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和魅力,也不能再靠单一产品打天下了。
  独轮车必须发展成具备高效率的研发体系、强有力的营销体系和深谙中国国情的政府事务能力的航空母舰。企业家本身固然重要,但更应依靠整个军团去竞争,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像是平台对平台、体系对体系的对决。从这一点出发,什么样的医药企业将来更有价值,大家是不是心里有数了呢?现在还在依靠着单一产品和满足以药养医潜规则,而未能发展成平台型的企业,我个人不建议压重仓持有。
  时代会变的,我们的投资策略必须要前瞻到,哪怕现在还没有出现,因为面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保持理性,坚信常识。各位认为如何?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医药工业市场格局调研与盈利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口服减肥药产品持续推进,减重效果比肩注射剂型。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治疗肥胖症的 OASIS-1的Ⅲ期试验结果。OASIS 是评估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 25mg 和 50mg 治疗肥胖症的全球三期临床开发计划,共纳入约 1300 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患者。据诺和诺德公布数据,基线平均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银屑病患者基数庞大,2022年全球约1.25亿人,其中中国约670万人,占比高达53.6%。随着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呈强势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由6.04亿美元增长至14.36亿美元,CAGR达24.2%。预计2030年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达680万人,银屑病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

2025年09月11日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2023年全球微创外科(包括硬镜、微创外科手术设备以及耗材(MISIA))市场规模为298.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创外科市场规模将攀升至348.4亿美元,2023-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2025年09月09日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2021年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达303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已超50%,达55.6%;预计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有望以CAGR为21.1%速度增至2026年的789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8.2%。

2025年09月08日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挑战。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了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5.6%。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更多老年人会关注自身的肠道疾病及各种慢性病的抑制与辅助治疗,给益生菌市场带来无限潜力。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得益于企业快速扩张,我国眼科医疗供给市场不断扩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945家增长至167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预计到2028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增长至3126家,其中民营眼科医院将达3044家。此外,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的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护士人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2019-2023 年,我国抗ED药物市场规模从42.8亿元增至7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52%,展现出良好增长态势。不过,当前市场渗透率仍不足5%,与发达国家15%以上的水平差距显著,未来增长空间较大。销售渠道方面,院外市场占据主导,其中零售药店是核心销售终端。此外,目前我国抗ED药物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