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

我国冬虫夏草行业人工繁育实现规模化 下游应用附加值提升带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预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人工种植有望成为冬虫夏草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冬虫夏草产业链不断完善,下游需求应用附加值提升带动整体冬虫夏草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冬虫夏草国际贸易以出口为主,2018年以来出口量与出口金额整体呈现不断增长态势。

我国巩膜镜行业分析:多款产品获批上市 或将惠及超亿人 市场将进入快车道
因此,各大眼科医院开设诊疗门诊模式及验配工作,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及爱尔眼科等,部分药企也开始在巩膜镜上开展研发和布局。不过,我国巩膜镜推广仍面临诸多难题,但随着技术创新、需求刚性等因素将促进市场进入快车道。

中国维生素D3产能一骑绝尘 供需矛盾加剧推动价格上行 花园生物为全球龙头
2024年以来,随着羊毛脂成为生产维生素D3的唯一合法来源原料以及下游需求持续好转,维生素D3供需矛盾加剧,价格开始触底反弹。维生素D3行业集中度较高,产能主要集中在花园生物、海盛制药、新和成等企业手中。其中花园生物凭借技术优势及上游NF 级胆固醇产能丰富,成为全球维生素D3龙头企业。

三七成为我国最具潜力中药材大品种 行业转型升级、全产业链深入发展迎来机遇
目前云南省文山州是全国最大的三七交易市场和集散地,有90%以上的三七原料均通过文山三七市场上市交易流向全国市场,其基本主导了全国三七原料价格的走势和行情。出口市场方面,受到世界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我国三七出口市场表现不佳,出口量及出口金额连降两年。2023年我国三七出口数量及金额分别同比下降29.68%、31%。

上下游两头承压 阿胶行业潜力待开发 企业探索“阿胶+”模式 市场多元化拓展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相关企业开始探索创新道路,以期通过“阿胶+”模式提升自身市场份额,行业呈现出多元化拓展趋势。阿胶行业已不局限于传统药材领域,而是向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美容护肤等多个方向延伸。

我国乙肝药物行业分析:发病人数超90万例 多家企业聚集siRNA、ASO研发路线
目前,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均已达到90%以上,报告的乙肝发病人数超过90万例,而如今研发上要达到的目标是功能性治愈而非完全治愈。针对cccDNA的清除成为全球乙肝药物研发者的主要研发方向,从研发管线来看,siRNA、ASO疗法路线势头较好,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我国医疗保险行业分析:医保谈判释放积极信号 基金收支平衡仍有诸多困难
从数据看,经过七轮谈判,已有835种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惠及8.3亿人次,平均降价幅度为63%。同时,医保加大鼓励创新力度,全国统一医保支付标准推出,健全“1+3+N”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过,医保基金虽然掌握3万亿元,但是需要负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而商保与医保数据互联有望缓解基金压力。

我国降脂药行业研发现状:PCSK9抑制剂竞争较为充分 恒瑞ANGPTL3研发进度领先
目前,我国PCSK9靶点药物研发较为充分,已上市的依洛尤单抗、阿利尤单抗、托莱西单抗、英克司兰,以及今年新上市的两款PCSK9单抗(康方生物伊努西单抗,君实生物昂戈瑞西单抗),还有4款产品处于Ⅲ期或者申报上市阶段。

我国微生物检测行业:传统技术与免疫检测发展较成熟 企业方面国产替代空间大
2016-2022年我国IVD市场规模从430亿元增至1197亿元,期间复合增速高达18.61%。虽然2023年受医疗行业整顿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下滑至1185亿元(同比下滑1.00%)。但预计随着行业整顿进入常态化,以及医疗设备更新逐步落地,国内IVD行业有望恢复高增态势,也将带动微生物检测发展。

减重蓝海下减肥药市场大混战已打响 现已呈现“诺礼”双雄垄断局面
近年我国减肥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减肥药物市场规模由2.6亿元增长至30亿元左右,CAGR达50.3%。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9亿元。

需求日益强烈 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市场前景广阔 产品降价已定下企业面临新挑战
有数据显示,2017年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30%。而当前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预计随着老龄化平不断提升,高发病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群体将持续增长。综上可见,目前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发展有着巨大需求潜力。

我国光电医美器械行业:激光类市场最为成熟 脉冲光类厂商正在奋起直追
目前,激光医美器械是我国光电医疗行业最大的子行业。一是因为激光类医美器械技术的具体医学运用和当前国内医美消费市场对于光电类医美行业的需求基本吻合;而是因为相较其他光电类项目,技术更为成熟,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市场变化较小;三是因为国内多家企业对该细分赛道均有布局。

再生医学已成全球医学研究热点 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成为行业主要收入市场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再生医学市场规模为200.4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55.4亿美元左右,2022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2%。其中北美地区全球再生医学市场的领头羊,其在2021年的市场份额达到49.1%以上。

我国吻合器行业现状:腔镜吻合器为主流 电动式占比快速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吻合器属于医疗高值耗材,技术、专利壁垒高,强生(美国)、美敦力(美国)等外资企业凭借着先发和技术等优势,在我国吻合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及企业技术不断突破、产品性能持续提升,我国吻合器国产替代进程逐步推进,国产化率逐年提升,由2017年的29.5%上升至2022年

我国人参行业大而不强 亟待高质量发展 贸易顺差已向逆差局面转变
人参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不仅种植历史深远,而且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其中长白山地区的人参因品质优良、疗效显著,被认为是中药界的“品质标杆”。我国是全球人参生产大国,年产人参占据全球人参总产量的70%。2015-2022年,我国人参产量从3.17万吨增长至8.8万吨。

“轻医美”优势+强消费属性 我国光电医美行业向好 消费意愿提升利好需求释放
光电医美属于医美产业。随着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从1436亿元增长到2666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为288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03%。

我国创新药行业分析:医保目录新增数量创新高 药企活力重新焕发
11月28日,2024年“国谈”结果出炉,一类创新药成为主角。官方强调,今年国谈的重点是大力支持一类创新药,医保目录调整也以新药为主。在2024年医保目录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都是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比例和绝对数量均创历年新高;65种是国内企业的产品,占比超过了70%。

我国口腔CBCT行业发展现状: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国产化率持续上升
此后,我国口腔CBCT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我国口腔CBCT国产化率由2019年的16.3%上升至2023年的56.44%。目前,美亚光电已成为我国口腔C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多家企业业绩承压 以旧换新或成市场转折点
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966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12700亿元。在增长率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存在波动,在2017年增速回落后,一直稳定在10%的增速中,2023年达到最低10%。

我国抗体偶联药物(ADC)行业市场将爆增! 本土企业已成全球研发核心力量
随着上市药物的不断开拓市场以及新产品上市的带动,全球ADC药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球抗体偶联药物(ADC)行业市场规模自16亿美元增长至79亿美元(37.3%复合年增长率),预计2030年将达到647亿美元,在生物制剂的占比将从2022年的2.2%增至2030年的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