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法人寿,因持续亏损资本金已消耗殆尽,陷入流动性枯竭的困境。

  业内常年垫底的中法人寿,因持续亏损资本金已消耗殆尽,陷入流动性枯竭的困境。1月30日,中法人寿在官网披露的2017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该公司偿付能力从去年三季度的-2776.16%下降至-4035.94%。在偿付能力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法人寿增资止步不前,在引入新股东的道路上也并不顺利,偿付能力是否还会一降再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偿付能力再度恶化
 
  根据中法人寿官网披露的2017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该公司偿付能力为-4035.94%,成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最低的一家公司。
 
  由于长期没有开展新业务,中法人寿去年四季度保险业务收入为零,净利润-1300万元,去年全年累计亏损-7410万元。对于亏损原因,中法人寿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资本金长期未得到补充,在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评估体系下,公司经营费用支出导致实际资本持续下降,公司总体偿付能力低于监管要求水平。
 
  中法人寿偿付能力由正转负的“质变”时点是在2016年。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历史数据显示,中法人寿偿付能力从2016年三季度开始转为负数,当季度偿付能力为-128.35%,此后便开始快速下跌,一直到2017年四季度的-4035.94%,低于监管红线,保险业务收入2017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均为零。对此,一位接近中法人寿的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中法人寿在2016年9月就主动停止业务了,所以现在没有新业务,目前只能等待增资后恢复业务。但服务存量客户做得非常好,已经连续两年零投诉。目前,中法人寿正在研究监管政策,探讨业务发展模式,进行沙盘推演。恢复业务后应该会赶上大部队。”
 
  据了解,基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结果,中法人寿目前已启动业务管控、费用管控、投资管控等偿付能力管理的相关措施,并对偿付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密切追踪。
 
  流动性枯竭
 
  公开资料显示,中法人寿成立于2005年12月,注册资本2亿元。不过,该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资本金从未得到过补充,因持续亏损,资本金已消耗殆尽,现金流持续净流出,自2017年4月出现流动性枯竭情形。
 
  中法人寿在报告中透露,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2号:流动性风险》的规定来测算净现金流、综合流动比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公司存在流动性风险不足的问题,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预计未来一个季度,中法人寿流动性覆盖率为103.22%,预计未来一年,中法人寿综合流动比率为5.54%。
 
  陷入流动性枯竭后,中法人寿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例如努力协调股东借款,已采取管理层降薪、削减非必要支出等多项应急措施暂缓风险暴露,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中法人寿已向股东借款1.31亿元,日常运营均靠股东借款维持。
 
  2017年中法人寿向股东借款9次,累计金额13084万元。借款资金主要用于应对中法人寿出现的流动性风险,用于支付存量保单到期、退保等与客户相关的利益支出,满足维持日常运营的基本需要。
 
  值得关注的是,因偿付能力不足、经营费用管控,导致中法人寿人员流失、招聘困难,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无法保证履职的风险。上述接近中法人寿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现在人员确实较少,但都是精兵强将,各项工作都有序进行。”不过,现实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理想,去年11月6日,中法人寿就发布公告称,公司原副总经理罗振华正式辞职。
 
  增资路漫漫
 
  中法人寿曾经背靠中国邮政集团这棵大树而创下不菲业绩,但在遭到中国邮政集团抛弃后,中法人寿保费收入下滑,增资事项也历经多番波折。
 
  成立之初,中国邮政集团与法国人寿分别持股50%。然而,随着中国邮政集团另起炉灶,独资设立中邮人寿,中法人寿逐渐被冷落。
 
  在中法人寿经营情况逐渐恶化的情况下,双方股东都在琢磨择机出售中法人寿股权。几经波折之后,2015年4月,两家民营企业鸿商集团与人济九鼎接盘中法人寿75%股权,中国邮政集团退出,法国人寿持股比例降至25%。
 
  在引入新股东后,中法人寿2017年4月宣布,拟引入3家民营战略投资者,从而有望带来12年以来的首次补血,金额为13亿元。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外方股东,法国人寿的话语权将缩减,持股比例将缩至3.33%。
 
  不过,这一增资扩股方案并不顺利。2017年8月,该公司再次披露将进行13亿元增资。根据中法人寿公布的《增资扩股方案的议案》,该公司之前拟新增的3家股东已经变为广西长久和宁德时代两家,原民营投资者西藏先仁退出。
 
  踩线偿付能力新规
 
  在偿付能力高压下,中法人寿也在积极推进增资事项。不过,面对即将发布的偿付能力新规,对于偿付能力指标严重低于监管红线的中法人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根据去年10月20日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保监会将每季度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等偿付能力风险较大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数据进行重点非现场核查,建立常态化的现场检查机制。也就是说,中法人寿偿付能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否则将有被列入重点核查对象的风险。
 
  此外,根据征求意见稿,保监会将根据保险公司风险成因和严重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对于因难以资本化风险导致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保监会将根据公司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或流动性风险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而特殊措施则包括停止部分或全部新业务、接管、申请破产等。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TT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