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多地区相继爆发重污染天气 三大因素为“元凶”

         中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近日相继爆发重污染天气,从哈尔滨开始,直至山东半岛、江苏和安徽北部,影响范围波及6省区30多个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个城市空气质量爆表。中国环境保护部6日表示,此次空气污染程度之重、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年少有。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冬季燃煤采暖这三大因素是此轮大范围空气重污染天气爆发的“元凶”。
 
         
         资料图 11月5日,一场“鹅毛大雪”将吉林长春“涂成”白色,与此同时,静稳的大气条件使得连日袭击这里的雾霾无法消散,截至当日8时,长春市区PM2.5浓度达到35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状况达到污染级别最高的“严重污染”。 
         
         极端重污染笼罩30多个城市东北十城爆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宫正宇6日晚对记者说,11月2日至6日,中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东北地区相继有1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环保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在空气检测中,空气质量指数设置的最高数值为500,超过500的即为爆表。
         
         其中,哈尔滨市污染最为严重,4日的PM2.5日均值和小时值分别达到每立方米704微克和每立方米1281微克,大庆市PM2.5小时值也超过每立方米1000微克。
         
         5日夜间至6日上午,受东北地区污染传输影响,山东省烟台、潍坊、青岛、日照、枣庄,江苏省徐州、宿迁,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相继出现重度以上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过程则主要集中在河北、北京、天津和山西等地,其中山西多个城市出现长时间重污染。
         
         大范围重污染“元凶”: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及冬季采暖“此次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的原因,主要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过大,而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重要诱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对记者说,东北地区冬季发生大范围极重污染天气过程,已经连续出现了4年。当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是导致此次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
         
         而此次京津冀地区重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和机动车排放,有机组分和硝酸盐仍是本次过程中PM2.5的主要组分。
 
                  
         资料图 11月3日至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持续静稳天气,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部分城市可能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图为午后北京西单商圈逐渐被雾霾笼罩。
         
         环保部12个督查组:企业超标排放突出
         
         11月2日起,环境保护部相继派出12个督查组持续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省市的重点地区开展督查。现场检查发现,各地在应对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普遍存在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不足,一些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完善,响应级别偏低。如内蒙古通辽市近两天AQI指数持续达到500,在环保部门督促下,才启动蓝色预警。
         
         二是企业排放问题仍较突出。东北三省独立的采暖燃煤锅炉基本没有安装脱硝设施,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连脱硫设施也没有安装,超标问题突出。面源污染管控不到位情况较为普遍。
         
         “治理空气污染,要着力提高冬季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关注居民燃煤散烧、供暖设施起炉过程、秸秆露天焚烧等污染防控。”柴发合强调,目前,环境保护部要求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全部实现超低排放、重污染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和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以确保北京及周边城市不会出现极重污染爆表现象。但其他地区缺乏重大减排措施支撑,仍有爆表的可能。
         
         柴发合还建议,要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厘清各地相互影响,切实落实责任。尽快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保障公众健康为根本目标,降低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门槛,提升预测预报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做到应急措施的有效减排。如遇到极重污染天气,要立即启动有效的管控措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