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甘肃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蓝图

  笔者日前从甘肃省旅发委获悉,正在编制的《甘肃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把全域旅游放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谋划,紧靠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大平台来发展,推动甘肃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力争走出一条旅产互动、旅城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

  2016年以来,甘肃省按照国家旅游局推动全域旅游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中心带动作用,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进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改革体制机制,强化合作交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甘肃旅游经济升级版。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今年2月28日召开的2016年甘肃省旅游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甘肃省将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切实将发展文化旅游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保持有效投资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省政府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2016年的10项重点工作之一,并在嘉峪关市、张掖市及崆峒区、永靖县、康县等市(县、区)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今年4月18日,经中央编办批准,甘肃省旅游局更名为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组成部门,这一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为甘肃省推进全域旅游提供了组织保证。

  目前,首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敦煌市、甘南州、肃南县、武山县、兰州市城关区等5个市县,成立了以当地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创建目标任务,正按照“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要求,积极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与此同时,嘉峪关市、张掖市及崆峒区、永靖县、康县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无论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还是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县区,都放眼于更广阔的板块,挖掘资源、整合要素、培育产业,构筑共建共享、相融相促的“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受众全民化”的发展新格局。

  推动新兴业态升级

  为适应全域旅游发展新要求,甘肃省依托各地资源特色,瞄准目标和预期市场,在巩固发展传统大众旅游产品的同时,重点开拓休闲度假、体育健身、商务会展、生态旅游、自驾游等休闲度假产品,积极开发温泉、漂流、探险、养生等体验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野外拓展、户外露营、山地运动等健身产品,不断创造能满足游客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多元化、系列化、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

  5月下旬,由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投资打造的康县长坝和永昌县北海子湿地两个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相继建成开营,拉开了甘肃省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建设的序幕。

  在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期间,全省各市州还组织开展了不同主题、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各类体验式旅游活动。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新业态的打造升级,全面提升了全省旅游的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

  提升旅游软硬环境

  围绕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甘肃省不断改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卫生、通信等方面条件,嘉峪关、鸣沙山—月牙泉两个景区已实现高速公路连通。今年计划投资306亿元,实施景区连接道路1136公里,年内全省5A级景区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通,4A级景区一级一幅公路基本建成。加快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智慧旅游建设,以科技化、信息化、个性化服务提升旅游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甘肃把软件服务的提升看作打造全域旅游的重头戏,实施“旅游人才百千万工程”,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到旅游业发展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位从业人员的行为中,使旅游者“食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方便、游之尽兴、娱之快乐、购之丰富”,极大地提升甘肃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随着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智慧旅游工程和旅游人才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全省旅游服务水平得以明显提升。

  形成品牌引领效应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全域旅游建设将围绕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总体目标,实现全省“11361”的空间布局,即城市依托、交通支撑、区域合作、廊道贯通、品牌凸显的“一带一城三区六廊道百景区”的开放式战略空间布局。

  甘肃将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沿线平凉、天水、定西、兰州、临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和敦煌为节点和增长极,打造一条全省旅游金带——甘肃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落实《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规划纲要》和《敦煌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把敦煌建成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国际旅游明星城市;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建成河西走廊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黄河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陇东南文化旅游传承创新区三大特色旅游区;建成精品丝路、黄河风情、民族风情、寻根访祖、长城边关、红色征程六大旅游廊道,形成“古绿青蓝紫金红”七彩风景廊道。

  同时,率先建设20个大景区,以省带市、以市带县、以大带小、层层推动,建设30个精品景区和50个特色景区,构建起“235”旅游景区体系,创建一批国家4A级、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景区品牌,把一个个景点串成一条条线路、连成一片片区域,形成众星拱月、月照群星的全域旅游格局和品牌引领效应。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非贸易额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中非贸易额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及中非经贸合作有关情况。商务部表示,本届博览会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主题为“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是今年中非经贸领域最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

2025年05月23日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