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一次性内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一次性内裤是指专为单次使用设计、使用后即丢弃的内裤产品。一次性内裤通常用于旅行、户外活动、住院或产后等场合,使用后即可丢弃,无需清洗。从产业链来看,一次性内裤上游为原材料与设备供应环节,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无纺布、纯棉、竹纤维等,生产设备涉及裁剪机、缝纫机、热合机、包装机等;中游为一次性内裤制造环节,涵盖了拉布裁片、车缝加工、质检灭菌与包装成品等生产工序;下游为销售渠道以及最终消费者,其中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便利店、母婴店、药店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低价、高频、强场景特征+“快消”属性带动行业崛起,预计2025年我国一次性内裤市场将达646亿元
得益于低价、高频、强场景特征以及“快消”属性,近年在消费升级以及“懒人经济”推动下,我国一次性内裤行业快速崛起,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2-2024年我国一次性内裤市场规模从107亿元增长到355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一次性内裤市场规模将达到646亿元左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向好,我国一次性内裤行业市场参与者也在不断增加,母婴赛道品牌、户外旅行赛道品牌、纺织服饰赛道品牌、专业零售赛道品牌和卫生用品品牌等多个赛道品牌相继布局一次性内裤行业。
中国一次性内裤行业企业分类
赛道 | 代表企业 |
母婴 | 十月结晶、嫚熙、婧麟、Babycare、子初、蓓安适等 |
户外旅行 | Freego、巴迪高、古旭、七海秋、有时光、口袋旅行等 |
纺织服饰 | 洁丽雅Grace、蕉内等 |
零售 | 名创优品、万宁、京东京造等 |
卫生用品 | 洁柔、德佑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旅游与差旅人群为当前一次性内裤核心需求人群,未来或呈现全群体覆盖趋势
一次性内裤需求群体主要包括旅游与差旅人群、产妇、孕妇、术后患者等需要卫生护理的群体、以及医护人员等职业人群。其中旅游与差旅人群是当前一次性内裤核心需求人群。有数据显示,2023年6月-2024年5月主流社交平台关于“一次性用品”的内容声量超过58万,同比上升124.6%。七成参与讨论的用户为年轻群体,其中外出、差旅成为高频场景。
预计随着一次性内裤不断普及与渗透,未来起市场消费可能呈现全群体覆盖的趋势。而虽然近年我国人口数量呈现不断下降态势,但人口基数仍较大庞大,这将给一次性内裤市场带来巨大的需求潜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四、线上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一次性内裤主要销售渠道
从线上线下渠道来看,线上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一次性内裤主要销售渠道。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一次性内裤线上销售额约253亿元,占比从2022年的42%增长到71%。而线下占比则从2022年的58%下降至2024年的29%。根据分析,近年消费者从线下购买转向线上购买一次性内裤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是新冠疫情增强消费者健康意识,出行受限推动线上购物习惯养成,种草经济和电商平台趁机崛起。二是一次性内裤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品牌加大线上营销投入,通过社交媒体、KOL合作等方式提升产品曝光率和好感度。三是,线上渠道的低运营成本和高覆盖范围,使得品牌能够更有效地触达消费者,提升市场份额,也使得市场新锐品牌得以通过线上布局,快速铺开产品。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市场乱象频现,当下我国次性内裤行业已行至规范化管理临界点
然而在市场前景向好的另一面,产品问题也如影随形。此前2025年“3·15”曝光了一次性内裤黑幕:9000万条"无菌谎言"背后,代工厂用有毒"枪水"处理内裤,生产车间与员工餐桌重叠,知名品牌伪造检测报告。乱象被曝光后,一次性内裤行业迎来“动荡”,不仅初医生、贝姿妍、浪莎等涉事品牌产品全网下架,不少从事一次性内裤生产的代工厂亦面临订单数量下滑、品牌方“质疑”的挑战,这也倒逼着厂家将相关产品进行重新送检,试图换回客户对其的信任。
事实上,在2025年“3·15”曝光之前,业内便有不少诟病一次性内裤质量卫生不达标、材质用料存在虚假宣传等声音。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25年3月,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一次性内裤相关的投诉超过600条,其中不乏见到不明污渍、血迹斑块等质量卫生问题的反馈。
而根据市场分析,造成上述一次性内裤生产乱象频现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一是在一次性内裤产业链中,“贴牌代工+电商分销”的模式已成行业标配,而代工模式在品控上缺乏把控标准的现状,这也成为业内“老大难”问题。目前我国90%以上的热销品牌采用"轻资产运营":品牌方注册空壳公司负责营销,生产环节外包给无资质小作坊。这种模式下,品牌方以"不参与实际生产"为由规避责任,代工厂则通过偷工减料维持微薄利润。同时,代工厂普遍采用"一厂多牌"策略。例如在健芝初车间内,同一条生产线上午生产"初医生",下午切换为"安慕斯",仅更换包装袋即可完成品牌转换。
二是自发展以来,虽然一次性内衣裤行业在国内已走过了30年,但如今还是缺乏统一生产执行标准,不少生产企业无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依旧存在车间生产环境脏乱、材质造假、灭菌环节形同虚设等问题,行业整体还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阶段。
总体来看,当下,我国一次性内裤行业已行至规范化管理的临界点,亟需强化市场监管、完善行业标准,推动中小企业提升质量水平,进而淘汰不合规的企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六、灭菌环节成为一次性内裤卫生安全核心
从生产环节来看,灭菌环节成为卫生安全核心。一次性内裤从第一代的无纺布材质,发展到现在市场上有着纯棉、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多种不同面料材质的一次性内裤产品,其面料、版型、加工技术不断升级,车间也由最初的人工生产向自动化机械生产转型。总的来看,一次性内裤的生产工序有原材采购、拉布裁片、车缝加工、质检、吸风除絮、独立装袋、灭菌、外装成品等8道。其中,灭菌环节才是真正的“安全核心”。主要原因在于一次性产品通常都不需要洗涤就可直接穿着,尤其一次性内裤作为直接接触私处的产品,而灭菌是守护私密健康的最后防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显示,当前针对一次性内裤的杀菌工艺主要有环氧乙烷灭菌和高能电子束灭菌两种。
其中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灭菌剂,也是当前一次性内裤主要的杀菌工艺,能够在常温下杀灭各种微生物,“医用一次性口罩”就是采用这种技术,缺点是“环氧乙烷”有异味,如果厂家散味不完全就会残留在面料上。
高能电子束灭菌则是采用射线杀灭产品包装中残留的微生物,优点是灭菌彻底、操作安全、无残留。预计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理灭菌方式在能耗集中和可再生能源驱动下,更易符合ESG规范,高能电子束灭菌工艺有望得到了普及。此外,灭菌方式透明化、beplay下载软件 追踪与批次管控有望成为高端品牌的“卖点”。(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