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腈纶行业高速发展中存在隐忧


2006年我国腈纶产能达90万吨,同比增长15.5%;产量79万吨,同比增长8.5%;进口量33.7万吨,同比下降26.7%。2000~2006年我国腈纶产量年均增长率达9.7%,自给率也由2000年的60%上升至2006年的70%。

在腈纶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却逐渐显露重重危机:原料制约、人民币升值、波斯纶替代冲击等各种因素影响着腈纶产业的发展,产业形势严峻。2006年开始国内腈纶表观需求出现负增长,下降5%。常规品种供大于求现象加剧,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原料价格持续走高

丙烯腈(AN)是腈纶生产的主要原料,国内生产的AN有近70%用于生产腈纶。尽管目前国内AN装置总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但依然存在20万~30万吨的需求缺口,2006年我国进口AN32.45万吨,自给率达78.9%。

AN价格自2002年后持续走高,目前腈纶与AN价差接近350美元/吨,低于4000元人民币/吨的保本线,腈纶企业开始出现亏损。

与此同时,ABS等其他AN衍生物对AN的需求飞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亚洲地区对AN的需求年增长率超过3%,而中国将达11%,AN供应紧张对腈纶产业的制约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波斯纶等替代品冲击

腈纶是羊毛和棉花等天然纤维的最佳替代品之一。受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人们对毛织品的需求集中于细羊毛、羊绒等高档产品,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常规中长腈纶在毛毯、羊毛衫等方面的需求。2006年,腈纶与棉花的价差超过600美元/吨,腈纶与波斯纶价差超过700美元/吨,在利润的驱动下,至少20%中长腈纶被波斯纶替代。因此,腈纶这种成本推动行情的现状将使替代品的侵入进一步蔓延。

人民币升值和税收政策影响

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和出口退税逐年降低的政策对微利运行的腈纶行业影响很大,6%的腈纶出口关税,加上2005年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因素,使腈纶出口成本增加15%。中国是全球最大腈纶生产国,但腈纶出口贸易竞争力极低,尽管自2003年来短纤出口年均增长超过112%,而总量仍然较小。2007年7月1日实行新税率,纺织品退税下降2%,人造毛皮类下降8%,后纺的出口受限已经波及腈纶行业,低价的替代品原料将在一段时期内充斥市场。

能源与环保压力加大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腈纶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严重,工艺路线较多,自主开发力量薄弱,导致资源利用率参差不齐,统计口径不统一,各种工艺路线间数据没有可比性。这种数量型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使腈纶产业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高附加值腈纶产品依赖进口,后纺综合开发创新能力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产腈纶高附加值新品的走向市场。

行业发展对策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挥石化产业链的整体优势,促进产业升级。中国腈纶现有3种溶剂,4条工艺路线,在管理机制、装置规模、技术和创新能力、环保整治等方面差异明显。因此,迫切需要政府产业规划政策和市场竞争双管齐下,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并鼓励龙头企业发挥整体优势,加快腈纶产业升级。

开发自有技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拓展产业应用新领域,规避AN成本和替代品的影响,开辟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市场,同时发展碳纤维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技术和高端应用。

以能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腈纶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技术型增长模式。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强化节能环保回收技术的研究,促进生产工艺优化和染色新技术推广,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提升后纺技术装备水平,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腈纶的发展与纺织行业的需求拉动密切相关,必须通过后纺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尽快改变低端产品和同质化现象,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优化纺织工业结构,从而增强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生命力。

总之,淡化总量、注重质量、拓展应用空间、推动高新技术应用、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从数量型向效益型,从投资驱动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是我国腈纶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陆正鸣黄翔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农业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 有机肥产业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农业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 有机肥产业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7月20日,近日,“2025年第五届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大会”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做好黄河上游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2025年07月22日
国内最大海水提溴素项目落户河北唐山曹妃甸 年产能3万吨有望缓解进口依赖

国内最大海水提溴素项目落户河北唐山曹妃甸 年产能3万吨有望缓解进口依赖

7月11日,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宣布,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水提溴素项目正式落户河北唐山曹妃甸。这一年产3万吨溴素的战略性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后将满足全国30%的溴素需求,有望改变我国溴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2025年07月14日
2024年度我国氢氟碳化物生产配额增发 预计未来两年行业供给将增加

2024年度我国氢氟碳化物生产配额增发 预计未来两年行业供给将增加

9月30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官网发布最新《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生产配额调整(含增发)的公示》。

2024年10月09日
洛阳石化和湖南石化两个百万吨乙烯项目均有新进展

洛阳石化和湖南石化两个百万吨乙烯项目均有新进展

近日,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和岳阳地区(湖南石化)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均有新进展。

2024年09月25日
2024年上半年磷化工板块景气度持续攀升 多家上市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2024年上半年磷化工板块景气度持续攀升 多家上市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其中,在磷化工产业重要下游产品磷肥领域,磷酸一铵价格自2023年7月份最低点2616.67元/吨持续上涨。此外,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磷化工公司积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磷化工产业逐步向高质量、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

2024年07月24日
欧盟对中国钛白粉征收最高39.7%临时关税 龙佰集团、中核钛白等多家企业上加征名单

欧盟对中国钛白粉征收最高39.7%临时关税 龙佰集团、中核钛白等多家企业上加征名单

而该消息一出,引发钛白粉行业广泛关注。在2023年由于海外钛白粉工厂接连关停,我国钛白粉出口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钛白粉累计出口约164.18万吨,同比增长16.75%,增加约23.56万吨,钛白粉出口量再创新高,出口前三名国家为印度、巴西、土耳其。2023年1-12月出口均价2191.36美

2024年06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