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等领域持续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前景广阔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超级电容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超级电容器,又称为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普通电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其至少有一个电极利用双电层实现储能,在恒流充电或放电过程中的“时间-电压”关系曲线通常近似于线性。
相对传统电容器而言,超级电容器具有低温特性好、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大、寿命周期免维护的优点,最低使用温度可到-55℃,循环寿命长达百万次,持续充放电倍率达30C、脉冲充放电倍率可高达200C。
超级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轨道交通、工业、电网和消费电子等领域。2023 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达 38.25 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38.2%,工业领域占比30.8%,新能源领域占比21.8%,装备等其他领域占比9.2%。基于对我国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2029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将超60.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数据中心建设加快,锂离子超级电容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
按技术路径,超级电容器可分为双电层电容(EDLC)及锂离子混合超容。EDLC 全球龙头为 Maxwell,在风电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锂离子混合超容则结合了锂离子电池和 EDLC 的特性,预计将成为数据中心领域的主要路线。
锂离子混合超容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功能,其使用寿命长、耐用性高,减少了备用电池的储存和频繁更换的需求,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与传统的铅酸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相比,锂离子混合超容可以长时间保持可靠的电力供应,从而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预计将成为数据中心超级电容的主要解决方案。
锂离子超级电容与蓄电池对比
类别 | 锂离子混合超容 | EDLC | 锂电池 | 铅酸电池 |
能量密度 | 中(在高电流时更高) | 低 | 非常高 | 高 |
功率密度 | 高 | 高 | 低(不适合快速充电) | 很低 |
快速充放电 | 以秒为单位 | 以秒为单位 | 以小时计(需要充电控制) | 以小时计(需要充电刷新) |
内部电阻 | 低 | 低 | 高 | 非常高 |
低温性能 | 好 | 好 | 非常差 | 差 |
高温性能 | 非常好(可达70C) | 好(可达60C) | 非常差(可达40C) | 非常差 |
自放电 | 小 | 大 | 小 | 大 |
维护 | 无需维护 | 无需维护 | 需要频繁替换 | 需要经常更换 |
使用寿命(浮动/循环) | 长 | 长 | 相对较短 | 短(突然关机发生) |
安全与易燃性 | 高,易燃 | 高,易燃 | 低,易燃(自热/点燃) | 高,不易燃 |
应用程序 | 非常高的功率(中等能量) | 非常高的功率(低能量) | 中等功率(高能量) | 低功率(高能量)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83万个。随着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加快,锂离子超级电容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
以日本武藏 HSC 为例,该超容产品正极采用与双电层电容器类似的活性炭,负极采用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的碳材料,但通过独特的预掺杂锂离子的设计,同时实现了高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2024年武藏宣布与 Flex 开展广泛合作,供应由 Flex 设计和制造的基于电容器的储能系统(CESS),该系统采用武藏的混合超级电容器(HSC)技术,Flex 计划于 2025 年上半年开始生产其 CESS,预计在 25Q3 实现商业化供应,英伟达 GB300 系列将采用其超级电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国内龙头企业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向顶端市场发起冲刺
近年来国内企业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国内龙头--江海股份锂离子超级电容技术源自其 2013 所接受的日本 ACT 公司的全部知识产权转让,武藏则是通过收购 GMEnergy,二者均为锂离子超级电容,技术路线相近。
2016 年开始,江海股份利用 8 亿募投资金对原有超容技术及生产工艺进行改造,2024 年建设新能源用锂离子电容器技术改造,当前江海股份已与相关生产商探讨技术方案,在方案上完全达到 GB300 的性能、功用要求,并具备产能大、扩产周期短、特别是成本低的优势。江海股份已开始批量供货的客户包括台达、华中数控、海信、华为、威胜、三菱电梯等公司。在双电层电容器领域,江海股份与日本 ELNA 公司进行了技术合作,并与韩国相关技术人员和公司合作引进了韩国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制造技术。
当前江海股份超级电容器大规模发展已具备性能、产品线、产能基础,同时 AI 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功率补偿方面和国内外多个重点客户取得有效进展。目前江海股份取消引线式锂离子电容器产线,改为生产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与全极耳超级电容器,江海股份锂离子电容器达产产能为 32.4 万 wh/a,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产能为 400 万 wh/年。随着技术升级、产能扩张,以江海股份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未来有望受益 AI 驱动,向顶端市场发起冲刺。
江海股份超级电容产能情况
生产线名称 | 产品名称 | 产能 |
双电层电容器生产线 | 双电层电容器 | 200万wh/a |
锂离子电容器生产线 | 引线式锂离子电容器LIC | 0 |
软包式锂离子电容器LIC | 32.4万wh/a | |
灌胶式超级电容器生产线 | 灌胶式超级电容器 | 500万wh/a |
超级电容器(模组结合体)生产线 | 超级电容器(模组结合体) | 1000万wh/a |
新能源用锂离子电容器生产线 | 新能源用锂离子电容器 | 3800万wh/a |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生产线 |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400万wh/年 |
全极耳超级电容器生产线 | 全极耳超级电容器 | 135万wh/年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