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策与“双碳”目标推动下加速绿色转型。硝酸下游应用广泛,覆盖苯胺、TDI、中间体、硝酸盐、硝基复合肥、己二酸等领域,未来更有望依托熔盐储能商业化进程打开新需求空间。
1.硝酸产业链成熟,下游应用覆盖面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硝酸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一元无机强酸。作为三大无机强酸之一,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硝酸工业化生产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和成熟。
硝酸上游主要包括液氨等原材料;中游为硝酸生产环节,按浓度划分为浓硝酸(HNO₃含量≥97%)和稀硝酸(HNO₃含量<97%);下游应用多元,涵盖苯胺、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中间体、军工、酸洗,以及硝酸铵、硝酸钾等硝酸盐,还有硝基复合肥、己二酸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覆盖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硝酸产能产量低速增长,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显著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总体呈现产能与产量同步低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至2024年,产能由1971万吨增至219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74%;产量由1354万吨上升至1547.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4%,产量增速整体高于产能增速,反映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有所提升。在产能建设方面,我国硝酸行业短期内仍处于扩能周期。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预计新增5套装置、产能110万吨,2026年计划投产产能54万吨。在不考虑落后产能退出的情况下,2025年全国硝酸产能将突破2300万吨,同比增长5.01%;至2026年产能预计达2360万吨,增速放缓至2.34%。
数据来源:中国氮肥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氮肥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显著。2020年,36万吨/年硝酸装置(为当前行业规模最大类型)仅有3套,产能占比为5.5%;至2024年,同类装置数量已增至9套,产能占比提升至15%。这一结构性变化反映出行业在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优化产能配置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数据来源:中国氮肥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硝酸出口规模快速扩大
我国硝酸市场长期维持净进口状态,但进口规模总体有限。2024年全国硝酸进口量为15.63万吨,进口依赖度仅约1%。2025年1-9月进口量降至8.86万吨,进口额为1.1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4.85%和34.97%。与此同时,我国硝酸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出口量从2020年的1.83万吨增至2024年的4.4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16%;出口额由0.44亿元增至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22.78%。2025年1-9月出口量继续激增,达5.74万吨,出口额达1.18亿元,均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2020-2024年,我国硝酸净进口量和贸易逆差额均呈现先降后升态势。不过在2025年1-9月,受出口强劲增长带动,其净进口量降至3.12万吨,贸易逆差收窄至0.01亿元,同比分别大幅下降69.83%和99.09%,表明我国硝酸对外贸易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变。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4.硝酸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硝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与废水,其中排放的氧化亚氮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其全球变暖潜能值远高于二氧化碳,是我国工业领域该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与“双碳”战略推进的背景下,硝酸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一方面升级生产工艺,推广低排放装置与高效余热利用技术;另一方面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废气脱硝、废水处理系统,从源头和末端双管齐下减少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
政策层面亦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明确指引。2025年8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系统规划硝酸等行业减排路径。该方案明确推动己二酸、硝酸和己内酰胺企业开展氧化亚氮减排,通过加装治理设备与催化剂等方式控制排放,并提出到2030年单位产品排放强度下降至国际领先水平的具体目标。该文件的落地实施,将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倒逼行业升级,加速我国硝酸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5.熔盐储能有望为硝酸行业打开新的需求增长空间
熔盐储能利用熔盐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温差实现热能存储,主要应用于光热发电(配套储热系统)、工业供热/供汽、电网削峰填谷、火电灵活性改造及余热回收等领域。与电化学储能相比,熔盐储能具有储能密度高、寿命长、安全性好、适用于大规模长时间储热等优势。根据酸根离子的不同,常见的熔盐种类包括硝酸盐、氟化盐、氯化盐、碳酸盐、硫酸盐和混合熔盐等。其中,以高纯度硝酸钾、硝酸钠、亚硝酸钠或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硝酸盐型熔盐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为成熟的熔盐体系,这得益于其熔点低、比热容大、热稳定性高及腐蚀性较低的综合性能。
尽管熔盐储能技术优势显著,但目前受技术成熟度不足和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其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储能市场中的占比远低于电化学储能。不过,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利好政策支持,该领域商业化进程正在提速。据CSPPLAZA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10月,我国在建与推进中的非光热类熔盐储热项目已超过50个,数量较2024年同期实现成倍增长。随着项目陆续落地,国内熔盐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将显著提升。硝酸作为制备硝酸盐的关键原料,有望伴随熔盐储能商业化提速和装机规模扩张,打开新的需求增长空间。
截至2025年10月我国在建及推进中的非光热型熔盐储热项目情况(部分)
项目名称 | 企业简称 | 应用场景 | 当前进展 |
龙源(青海)高倍率熔盐储能供热和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 龙源(青海)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绿电供热 | 正在建设 |
榆神榆横熔盐储能项目 | 陕西榆能榆神西南热电有限公司 | 火电灵活性改造正在建设 | 正在建设 |
桐乡聚能启泰混合储能供能示范项目 | 桐乡聚能启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供工业蒸汽 | 正在建设 |
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基于熔盐储热技术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技术改造项目 | 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 | 火电灵活性改造 | 正在推进 |
鹿华公司熔盐储能调峰改造项目 | 河北华电石家庄鹿华热电有限公司 | 火电灵活性改造 | 正在推进 |
华能西安热工院生产项目500MW/2000MWh熔盐储能中心项目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供工业蒸汽 | 正在推进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