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抄底海外矿产资源需防范风险

      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以洲际油气、洛阳钼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掀起了新一轮的海外矿产资源抄底浪潮。业内人士表示,并购海外矿产资源,须防范文化、法律、金融等诸多方面的风险。

  迎抄底良机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煤炭市场价格下跌32%,铁矿石价格下跌24%,铜价跌了25%,锌价跌了30%,钯价跌了30%。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给国内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抄底机会。

  以洲际油气收购油气公司班克斯为例,公司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行,由112美元/桶高位一度下跌至最低27美元/桶。原油价格的低位运行,为石油资产的并购整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公司在油价底部区域积极进行项目收购,交易完成后,公司石油勘探、开采和销售业务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在今年4月底5月初,洛阳钼业先后宣布了两宗收购:以15亿美元购买英美资源集团AANB公司位于巴西的优质铌业务以及AAFB公司的硝酸盐业务;斥资26.5亿美元获得自由港麦克米伦公司位于刚果金的TenkeFungurume铜钴矿56%股权。

  洛阳钼业大手笔押宝,也是看中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机会。公司表示,目前海外优质矿业资源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受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国际矿业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一定打击。为降低负债水平,专注核心业务的发展,国际矿业公司纷纷通过出售资产来改善自身财务状况。预计未来行业持续低迷将加速推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这也为国内大型矿业集团进行战略性海外资源收购提供了有利契机。

  严加防范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在收购海外矿业的过程中,要严加防控风险。“从过往10年国内公司的海外矿产投资实践看,虽然现在处于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底部,但收购的失败率依然很高,这是由文化、法律、金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国内企业抄底国际矿产资源,应克服冲动情绪,理性投资,才能提高成功率。”某投行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国内企业掀起海外矿产投资狂潮下,失败的例子不断出现。以铁矿投资为例,港股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投资中澳铁矿项目,至今仍让很多投资者有余悸。中澳铁矿项目开工于2006年,计划投资42亿美元,于2009年建成投产。但项目开工后,投资一路水涨船高,几度陷于停顿,直到2013年年底才首次将铁精矿粉装船出口,比原计划晚了4年,且超支了80亿美元。

  同时,把握抄底时机也很重要。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德在总结过去10年中国矿业“走出去”失败的原因时表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令全球经济遭遇“寒冬”,很多中国企业认为当时已经“触底”,但实际上却“买”在了高点。且具体矿种、所投资区域以及投资阶段千差万别。

  王思德认为,海外矿产投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目标选择错误。比如在澳大利亚,赚钱的铁矿企业都位于该国西北部皮尔扒拉地区,如果中国矿企选择投资该国荒漠地区的铁矿企业,可能陷入投资陷阱。此外还有价值判断错误,境外投资不仅需要地质学家的参与,还需要金融、冶炼以及矿业经济、矿业贸易等各方面专家,以及财务、法律、人文的专家参与进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