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LNG价格连续一周下跌,跌幅高达33.43%

        以“气荒”名义不断吹大的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泡沫终于在中央与地方的携手整治下破灭。记者3日从生意社查询数据发现,LNG价格已连续一周处于下跌通道,从最高的8477.78元/吨一路跌至昨天的5643.75元/吨,跌幅高达33.43%。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本轮“气荒”最困难的时刻或已过去。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过山车上的液化天然气价

        生意社数据显示,2017年12月25日,LNG参考价攀上8477.78元/吨的去年纪录高位,与2017年12月1日的6558.33元/吨相比,上涨了29.27%。而仅仅一周后,该参考价却仅为5643.75元/吨,一周就跌去逾33%。

        此前,从2017年11月15日开始,LNG就仿佛坐上了一辆云霄飞车,价格扶摇直上,其间除有一两个交易日稍有回落外几乎是义无反顾地上涨,从4239.17元/吨一路涨至8477.78元/吨。

        和上述参考价相比,LNG的市场价更是光怪陆离。上月下旬,北方地区LNG价格已大多涨到8500元/吨至9500元/吨之间,山东和江苏地区LNG出厂价更已突破万元。

        在价格暴涨的背后,则是各地天然气库存频频告急、LNG投机炒作之风乍起。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向上证报记者透露,当时只要把南方的LNG运到北方去卖,价格直接可以翻倍。

        紧急时刻,主管部门开始出手严打市场乱象。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12月4日召开的一次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上要求,各液化天然气生产流通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

        在2017年12月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发言人孟玮又指出,要立即开展天然气市场价格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坚决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以及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

        两天后,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就开始对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大庆分公司等17家企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问题开展调查。

        与此同时,地方上也针对LNG价格炒作出台具体措施。2017年12月28日下午,云南省物价局组织部分燃气企业召开“液化天然气(LNG)保供稳价会”,宣布即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对LNG采取价格监管措施,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将面临5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气荒”阴霾何时散去?

        “液化天然气价格从高位回落,在我看来和多个方面因素有关。”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然气专家刘毅军教授昨天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主要是发改委、物价局的监督检查,使得市场上的投机炒作客有所收敛,一些高价气不复存在。

        他认为,LNG价格回落还有市场供需逐渐走向平稳的原因。原先出于保民生的考虑,有些地方会不惜购买高价气,从而拉高了整体价格水平,但随着供应能力逐步提升,尤其一度短缺的中亚气和进口LNG资源量上来后,供应的结构性问题有所缓解,供应压力不像之前那么大了。

        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目前中海油天津LNG项目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由原先的一周接卸一船增加至约3天接卸一船,每天为华北地区供气约2400万立方米,是平常的两倍。此外,天津滨达燃气管线近日正式投用通气,标志着中海油、中石油供气管道首次互联互通,进一步释放华北地区的供气能力。

        “最后,很多工业企业在2017年末面临完成年度指标和生产任务的压力,对原料天然气有阶段性刚需,而跨年后企业的运行节奏发生变化,这部分压力瞬间没有了,从需求端也给天然气供需格局带来重要改变。”刘毅军说。

        在他看来,除非出现更异常的天气,这轮“气荒”应该不会发生更大的问题。“我个人判断,就算再往后看两三年,应该说民生用气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这主要是由于2017年正处在经济回暖、产业链转型、市场格局转变等众多因素交叉重叠的时期,未来应该不会再现这一多重矛盾叠加的状况。”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看,天然气产量还在不断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LNG液化能力将达到4.4亿吨/年,较2016年大幅增加43%。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认为,未来全球LNG供过于求将加剧,意味着国内天然气资源完全有保障。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beplay下载软件 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