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今年创纪录

中国经营报6月30日:不起眼的大豆,却给中国的食用油企业带来了几多梦想和哀愁。作为中国唯一与世界接轨的粮食作物,我国大豆高度的进口依赖,让中国企业不得不面临大豆价格受制于人的尴尬。

    而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的增加,将让这种尴尬愈发严重。

    无奈的依赖

    6月16日,出访美国的中国政府和商务代表团不慌不忙地签署着各种采购协议,在装满了美国商品的“购物篮”中,大豆是购买协议的主角,价值总计30亿美元。

    这一次,美国联合大豆委员会、美国大豆出口理事会和美国大豆协会,这三家机构联合协调了八家美国出口企业和14家中国进口企业的购买协议。密苏里州农业部还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签署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密苏里州的大豆产量居全美第五。2007年,中国从该州进口了价值1亿多美元的大豆。

    当协议签署的同时,期货分析师王晨马上观察到大豆期货市场的异动,“在得知中国加大大豆采购订单时,大豆期货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扬。”此时,大豆价格突破5000元/吨,创了历史新高。

    其实每一个大豆行业的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代表团签署的只是采购协议而已,最终的采购数量和价格都没有敲定,但是却已经向期货市场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今年中国的大豆采购量还要增加’。”王晨表示。

    “是的,今年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创纪录的70%。”参与采购美国大豆的中粮人士向记者坦然地承认,对于价格炒作的异动,他无奈的表示:“我们没有办法,我们是需求方,是一定要买的。”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也发布预测,2008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大幅增加至33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内需总量4707万吨来算,进口依存度将高达71%。

    收复失地的梦想

    其实,中国食用油领域一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多数大豆需要进口,多数压榨企业被外资控制。

    目前,美国是大豆的最大出口国,以美国公司为主的国际粮商如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大粮商,控制了国际大豆90%的交易,同时也控制了国际大豆绝对的定价权。

    此时,中国现有90多家压榨企业,其中64家被这4家粮商巨头或相关的外资控股或参股,这64家企业的实际加工能力占市场份额的85%。在国内前十大压榨企业中,只有九三油脂集团没有与外资联姻。

    “四大粮商并不关心产品的终端价格以及压榨企业的利润,只是想通过购买压榨企业,让这些企业购买进口大豆,这样可以稳定他们对中国进行出口。中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3,四大粮商的利润在贸易环节上便可以完成获利了。”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仁礼曾解读外资的收购行为。

    事实上,外资收购行为的最终意图,国内企业早有察觉。徐建飞是原进口大豆风险控制协调工作组组长,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国家意识到,压榨企业需要中资的力量,并给予相关扶持政策,这样中国资本可以收复失地,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规定,限制外商投资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等项目,“这留下了市场空白,无疑有利于扶持国内压榨企业。”徐建飞苦等的机会看似已经到来。

    然而事实并非一帆风顺。“这么高的大豆价格已经成为了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刀,对民企收复压榨市场的失地显然是不利的。”原进口大豆风险控制协调工作组组长徐建飞,近期加盟到A股市场唯一食用油压榨企业东凌集团的旗下。

    由于中国食用油市场终端价格由发改委控制,不能随意涨价,“而大豆价格波动非常大,每个开压榨工厂的企业都要准备足够的抵御风险资金。”徐建飞为记者计算了一下,“一个最普通的压榨厂需要有5000万元到一亿元的风险资金用来抵御大豆价格的波动。”

    而在两年前,大豆价格没有上涨的时候,“只需要3000万元,连设备购买和抵御大豆价格风险就都足够了。”

    全局之痛

    据了解,大豆是粮食领域,中国唯一与世界接轨的粮食品种。“之所以让大豆接轨,是因为制定政策之时,决策层并没有预料到食用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徐建飞透露。

    然而在世界粮食价格普遍上涨的2007年和2008年,春耕时节的黑龙江,大豆种植用的种子已经“卖疯了”。2007年这个时节大豆种子只有2.7元/斤,到了2008年的春季,价格已经涨到了5元/斤。大豆价格更是接近翻倍上涨。

    发改委不得不采取临时限价政策,控制终端小包装食用油价格上涨,并给予中粮、嘉里、九三等“亏损眼”中的企业予以补助。

    “其实,中国企业是有能力突破国外卖家价格垄断的。”对外经贸大学专家夏有富表示。据了解,同样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的日本企业为了突破价格垄断,他们在巴西发现了盛产的粮食区域后,自己修建或者收购码头,自己承担运输和加工,因此没有受制于人。

    “其实修建和购买码头、运输渠道这些事情,我们都可以做,但是需要决策层的规划,而行业内的企业目前还缺少这样的规划。”夏有富表示。

    徐建飞更深一步解释,“以国有最大的粮食企业中粮的身份进行对外投资,会遇到很大的阻碍;而民企对外投资又受到紧缩银根等资金政策的控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6月1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5月20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随着小麦陆续开镰收割、油菜籽零星上市,全国夏粮收购工作已准备就绪,即将全面展开。作为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夏粮收购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市场稳定。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到200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约1700亿斤,早籼稻约250亿斤。

2025年05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11月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涨跌互现,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贸易逆差同比收窄,全国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菜篮子”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