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开发是一项新兴产业,在我国仅有五年的开发历史。目前全国存栏量不过10万只左右,只是进入育种、上规模的起步阶段,远远达不到商品产业开发的要求。
近几年,国际鸵鸟产业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发展态势。而我国的鸵鸟养殖业才刚刚起步,可开发潜力巨大。
由于鸵鸟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且符合国家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这一产业政策,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鸵鸟肉含有人体必需的21种氨基酸,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能量、口感新鲜的优质红肉,是人类理想的健康食品。鸵鸟皮具有柔软、坚韧、透气性好以及其毛根形成的美丽图案等特点,是制作高档服装、服饰、皮鞋、箱包的优质原料,其价格高于鳄鱼皮,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鸵鸟油具有较高医用价值,可制作高档的化妆品和性能优良的医药产品。鸵鸟的蛋、毛、骨可以制成工艺、轻工等产品。
中国报告网(m.wwwleb.com)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鸵鸟养殖市场行情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拥有鸵鸟养殖和开发的大中型企业200多家,存栏鸵鸟10万只,人工养殖的种鸟1万余只,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大鸵鸟养殖国,初步奠定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最后,中国报告网(m.wwwleb.com)分析师李子干指出,未来几年中国的商品鸵鸟出栏数量将达到15万多只,出口鸵鸟皮革10万多张。抓住市场契机,鸵鸟养殖的利润将十分可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