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美团打车进入上海 未来网约车行业竞争在加剧

        美团打车日前正式登陆上海,上线了出租车及快车两种业务,上海用户可以通过美团或美团打车APP体验。这意味着继南京首站之后,美团打车跨出了布局全国市场的第一步。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打车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2017年6月底,美团打车于在上海获得网约车经营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同时获得了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2017年12月底,美团APP在全国七个城市接入打车推广链接,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和厦门。在报名阶段,上海用户和司机报名踊跃,经过一段时间的部署和准备,于3月21日正式登陆上海。

        除了美团进入打车,滴滴也将在4月份在无锡开展外卖业务。根据报道,滴滴外卖首批将进入包括无锡、南京、长沙、福州等在内的九座城市。现在,这场厮杀只是刚刚开始。以下是《商业周刊/中文版》一月的特写报道《网约车变局》,解释了美团和滴滴互相突破界限的背后,网约车各家参战者的野心和焦虑。

        美团打车宣布将于2018年1月12日在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7座城市提供出租车和叫车服务后,曾被认为竞争终局已经确定的网约车市场再次进入了犬牙交错的局面。滴滴司机张立军在知道此事的第一时间下载了美团打车。

        但美团北京站最终却未能如期上线。据公开报道,2018年1月初,因未取得在北京的运营资质,美团负责人被交管部门约谈。张师傅叹气连连,继续在滴滴上接单。美团未成功登陆北京市场,抢占先机的是曹操专车。这家位于浙江的汽车制造商吉利集团控股的新能源网约车公司,在2018年1月获得了A轮10亿元融资,估值超过百亿。它曾在杭州、成都、厦门等城市耕耘,在2017年获得了北京市网约车牌照,并在2018年1月12日当天宣布进入北京市场。2017年10月,摩拜单车成立了单独的网约车事业部,此后接入了首汽约车服务。此外,易到用车也在今年1月宣布降低佣金至5%,此后订单量增长了6倍;以顺路拼车为主要产品的嘀嗒拼车则在1月18日改名为嘀嗒出行,正式进入网约车市场。

        滴滴是网约车市场毫无争议的最强大玩家。滴滴平台的日订单量在2500万,除了滴滴,目前中国市场达到千万级别的日订单量的公司只有淘宝、美团、摩拜等少数公司。根据公开信息,2017年滴滴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拥有高达2000万名司机。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之前的2016年第一季度,根据数据显示,双方市场份额总和超过90%。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夏季报告》则显示,用车服务应用中滴滴出行产品的MAU(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4950万,是嘀嗒拼车、首汽用车等产品的10倍。在美国,Uber的市场份额是77%,这一数据来自市场调研公司Second Measure2017年第二季度的统计。

        根据北京市政府2017年颁布的网约车政策,网约车司机必须是“京户京牌”。多名滴滴平台受访司机拒绝了《商业周刊/中文版》的拍照要求,因为资质不达标,他们担心露面给自己惹来麻烦。2017年,北京、上海、南京等73个城市相继公布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其中超过80%的城市对网约车驾驶员本地户籍或居住证提出明确要求。

        政策风险尚存,行业竞争在加剧。2016年8月,在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易到打车前CEO彭钢曾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预测,出行行业的混战仍将持续。他判断的依据是,2016年7月底颁布的《网约车管理办法》明确鼓励传统出租车转型网约车市场,这将让行业竞争因素发生变化。“产品需求会变得分散,分层竞争将会出现。地方性的租赁公司和出租车公司都有动力进行转型。未来两年仍会是剧烈变动期。”彭钢说。谈婧于2015年离开Uber,目前是一名投资人,2018年1月与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了《共享经济白皮书(2017)》。她认为,和Uber的合并后,滴滴过早成为了市场老大,反而成为了众矢之的:“一个成熟的网约车市场应该是七二一的市场份额架构,而不是现在滴滴占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格局。被资本助推到今天的地位之后,滴滴只能让自己值这么多钱,而且需要持续证明自己值那么多钱(500亿美元)。滴滴也看到了自己将面临的政策风险和竞争挑战,所以要做自行车、进军海外市场等等。”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5月15,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05月17日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beplay下载软件
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beplay下载软件
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beplay下载软件 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beplay下载软件 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beplay下载软件 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beplay下载软件 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beplay下载软件 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