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内容提示:小企业如何突围?分析指出,除了寄希望于政策照顾、财政扶持外,自强自立仍然是最终的解决途径。近期信贷政策、产业调控等方面虽然可能加剧了某些中小企业的“痛苦”,但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小企业优胜劣汰提供了土壤,应当视作产业升级的契机。

        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当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造成中小企业普遍性经营困境的内在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和产业升级滞后。近年来生产要素成本的攀升,更导致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苦不堪言。


  小企业如何突围?分析指出,除了寄希望于政策照顾、财政扶持外,自强自立仍然是最终的解决途径。近期信贷政策、产业调控等方面虽然可能加剧了某些中小企业的“痛苦”,但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小企业优胜劣汰提供了土壤,应当视作产业升级的契机。


  在如今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机器仍在轰鸣,车辆仍在奔波。但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以制造和加工为主业的中小企业旧有盈利模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转型升级的重重困难,面对产业转移的巨大挑战,面对转行投资的种种诱惑,如何理清继续发展的思路,成为众多中小企业面对的共同困惑。


  转型:可望而不可即?


  靠廉价劳动力攫取利润,靠资源消耗型生产扩大规模,靠代工、贴牌,廉价的出口来维系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日薄西山。走向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转型的时代已经来临。可是,倒逼之下的转型,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却有一种无法承受之重。


  “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转型,可是该往哪儿转,怎样转,拿什么转?”在广东东莞和江苏昆山同时经营着两家五金模具加工厂的张卫东在谈到“转型升级”这个问题时显得十分无奈。


  张卫东告诉记者,对于他们这样的机械加工制造业而言,转型意味着要购买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意味着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这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更需要优秀的人才,而这两样恰恰是众多中小企业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


  “我们现在采购的先进车床大多是从日本和我国台湾进口的,一次性投入太高,虽然能把10个人的活减少到2个人干,但同时也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利润。”张卫东告诉记者,劳动力成本压力下的产业升级能够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却使企业的资金链条紧绷,从事多元化生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几乎被遏制。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何佐贤说,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然而中小企业恰恰缺乏这些要素,这使得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部分中小企业反映,在对企业追加投资,特别是在新设备投入上有顾虑,因为,未来不一定能够产生效益,尤其是在一些产品周期短的行业里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生存的压力让中小企业看到必须转型,但面临的困惑又令他们难以实现转型的愿望。在资金、人才、规模、行业等方面的选择上存在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转型之路,怎样把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转型变为下一步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实践,既需要提升转型升级的环境,又需要加强转型升级的引导。


  转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面对不断上升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成为最近几年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项重要选择。不过,在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产业链建设等等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却使这种转移成为一种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东莞天时时装有限公司余红锋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已经把工厂一半的产能转移到江西。“主要是那边有留守劳动力,工资比这边低四分之一。但质量做不到这边这么好,还要下工夫派人去验收,也挺麻烦的。全部转移肯定不行,配套都在这边。”


  在东南沿海的众多中小企业当中,余红锋的想法颇具代表性。虽然从理论上看,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物流成本的存在和管理成本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形成的优势又被迅速抵消掉了。不仅如此,由于产业链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环境的匹配程度也不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仅风险高,而且不实惠。

“在东莞,工人工资和厂房的租金虽然高,但是我们的上下游企业都在这儿。更关键的是,这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哪怕工厂的机器只需要换一个螺丝钉,打个电话,就会有人在十几分钟内骑摩托车送来,这在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都是无法想象的。”张卫东告诉记者,即便是已经转移的企业,大部分也是扩张型的转移和市场导向型的转移。他本人就在昆山投资建立了另一家更大规模的精密五金加工企业,主要看中的还是当地成熟的产业链和完善的产业政策,以及在beplay网站地址 等服务业上的优势。


  “企业不仅看中现实成本的降低,同样也看中隐性成本的降低。给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有时候比单纯的降低租金、降低工资更为重要。”东莞鸿仁五金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圣武告诉记者。


  转行:谁来坚持“中国制造”?


  据何佐贤介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广东省有80%的中小企业表示综合生产成本同比上升,其中19%的企业反映涨幅超过20%。


  “上帝惩罚谁就让谁去从事制造业。”这句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制造业毛利低微的玩笑现在已经被许多从事制造业的企业主演绎出了不同的版本。玩笑的背后是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无奈现实。即便是每天加班加点、开足马力赶工,在面临来自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双重挤压下,付出巨大精力的制造业企业主仍旧感觉到得不偿失。


  “中国的中小企业主生存能力已经算是非常顽强了,但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可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水平却总是原地踏步,无法出现德国、日本、美国那样从小做大的制造巨头呢?”王圣武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残酷的竞争,尚未完全理顺的市场环境,过于繁重的税负束缚着中小企业的手脚,实业真的值得一直干下去吗?


  事实上,许多淘到第一桶金的企业主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转行之路,当制造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时,这种转行的冲动似乎更加强烈。


  与起早贪黑、满负荷运作却还要如履薄冰的加工制造业相比,投资地产、矿山、股票、餐饮等产业不仅轻松很多,回报率也更加可观。“这才是真正的赚钱!”一些中小企业主开始这样认为。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而言,“世界工厂”仍旧是无法丢掉也不能舍弃的角色。然而当大量的资金选择离开制造业,大量的企业选择逃离实体经济的时候,“中国制造”这四个字的根基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信心比黄金更可贵。现在,对于我们这些中小制造业企业主而言,最需要的就是能得到些信心!”张卫东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跨境资金净流入趋势延续

中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跨境资金净流入趋势延续

4月22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在介绍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时表示,中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银行结售汇差额逐步趋向均衡。

2025年04月25日
全球经济增长下调 贸易紧张加剧经济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下调 贸易紧张加剧经济风险

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2.8%,2026年增长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3%。报告指出,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正对全球经济前景构成显著下行风险。

2025年04月24日
中欧贸易持续深化:一季度双边贸易额达1.3万亿元 高技术与消费品领域增长显著

中欧贸易持续深化:一季度双边贸易额达1.3万亿元 高技术与消费品领域增长显著

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会上介绍,中国和欧盟是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了现在的7800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有超1000万元的贸

2025年04月15日
2025年一季度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成交量及成交额均同比增长

2025年一季度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成交量及成交额均同比增长

4月3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中期协)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2025年3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约7.34亿手,成交额约61.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8%和24%。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3月成交量约1.93亿手,成交额约19.37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6.32%和31.45%,同比分别增长12.94%和31.91

2025年04月08日
中国独角兽企业达409家位居全球第二 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领域领跑估值榜

中国独角兽企业达409家位居全球第二 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领域领跑估值榜

3月30日,2025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大会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409家,占全球总数的近30%,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2025年04月03日
2024年全球经贸摩擦高位运行 涉华摩擦指数月均值为135

2024年全球经贸摩擦高位运行 涉华摩擦指数月均值为135

3月28日,中国贸促在北京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数据显示,2025年1月,美国、日本、印度位列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前三国家。

2025年03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