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储能温控行业:液冷有望超过风冷 市场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前言:

近年来,我国储能温控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产品销售额由2019年的2.1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26.6亿元。这一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供需两端的协同推动。目前,储能温控技术主要有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其中具备更高散热效率、更快散热速度和更优均温性的风冷储能温控正快速崛起,未来有望成为储能温控市场主流。我国储能温控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中英维克常年在行业处于领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储能温控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1.供需两侧协同推动,储能温控行业快速发展

储能温控是指对储能系统中的能量储存设备进行温度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提高系统性能和使用寿命。近年来,我国储能温控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产品销售额由2019年的2.1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2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8.65%。这一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供需两端的协同推动。

储能温控是指对储能系统中的能量储存设备进行温度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提高系统性能和使用寿命。近年来,我国储能温控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产品销售额由2019年的2.1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2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8.65%。这一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供需两端的协同推动。

数据来源:产业在线、观研天下整理

从供给端来看,技术创新正持续驱动我国储能温控行业升级发展。各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不断丰富市场供给,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头部企业英维克为例,2022年11月,英维克发布 BattCool储能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2.0,从整体方案、全链条、全方位、全场景、多维度升级了系统性能和运维效率;2023年3月发布自主研发的储能专用SoluKing液冷工质2.0产品;2023年8月推出针对工商业储能的抽屉式液冷机组;2023 年10月发布 3D-TVC 零功耗相变液冷技术;2024年1月又推出应用于储能 PCS 的 Pack+PCS 融合液冷机组等等。这一系列产品创新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市场供给能力,也为下游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空间。

从需求端来看,电化学储能凭借其配置灵活、场地适应性强和快速响应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我国新型储能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火热。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473座,同比增长53.76%;新增装机规模从2019年的0.64GW跃升至37.13GW,累计装机规模则由1.71GW大幅增长至62.13GW。在这一快速发展过程中,储能温控作为保障储能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电化学储能电站数量和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热管理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储能温控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与此同时,此外,《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发布,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对储能安全的要求,为储能温控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从需求端来看,电化学储能凭借其配置灵活、场地适应性强和快速响应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我国新型储能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火热。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473座,同比增长53.76%;新增装机规模从2019年的0.64GW跃升至37.13GW,累计装机规模则由1.71GW大幅增长至62.13GW。在这一快速发展过程中,储能温控作为保障储能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电化学储能电站数量和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热管理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储能温控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与此同时,此外,《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发布,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对储能安全的要求,为储能温控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信息平台、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信息平台、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液冷储能温控正快速崛起,未来有望超过风冷储能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储能温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目前,储能温控技术主要有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风冷储能温控凭借着发展时间早、结构简单、易维护、成本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储能温控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储能系统朝着大容量化、高倍率化的方向发展,具备更高散热效率、更快散热速度和更优均温性的风冷储能温控正快速崛起,销售额增速显著快于风冷。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风冷和液冷储能温控产品销售额分别达到14.1亿元和12.5亿元,同比增长34.29%和68.92%。同时液冷储能温控产品销售额占比由2021年的26.14%激增至2023年的46.99%;风冷储能温控产品销售额占比则由73.86%下滑至53.01%。可以预见,随着储能系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液冷储能温控有望超过风冷储能,成为未来储能温控市场的主流选择。

风冷和液冷储能温控对比

对比项目 风冷 液冷
冷却介质 空气 液体
接触方式 直接 间接
设计 设计相对简单,主要是安装散热风扇和空气流通路径的设计 设计通常更复杂,需要考虑液体循环系统的布局、泵的选择、冷却液的循环和维护等问题
传热效率 较低 较高
运行能耗 相对高,同等电池均温状态下,风冷能耗较液冷高2-3倍;同等功耗下,风冷电池包温度较液冷高3℃-5℃ 相对低
成本 较低 较高
优势 结构简单、易维护、成本低等 散热效率高、均温性好、能耗低等
弱势 散热效率、散热速度和均温性较差 成本较高、设计复杂等
适用场景 中小型储能系统 大容量、高倍率储能系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产业在线、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产业在线、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产业在线、观研天下整理

3.储能温控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我国储能温控行业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根据业务体系差异,主要参与者可分为四类:传统工业温控企业如同飞股份、高澜股份,凭借工业温控领域的技术积累持续发力;精密温控企业以英维克、申菱环境为代表,在温控精度方面优势显著;汽车电池热管理企业如松芝股份、奥特佳,将其车用热管理技术延伸至储能领域;此外还包括美的、TCL等其他跨界入局者。这些企业正基于自身技术积累和业务优势,持续深化在储能温控领域的战略布局。

其中,英维克是最早涉足电化学储能系统温控的厂商,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常年在储能温控行业处于领导地位。据年报透露,2024年其储能温控营业收入接近15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约22%。同飞股份作为后起之秀,2024年储能温控业务收入达11.76亿元,同比增长3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我国储能温控行业主要参与者情况

阵营 代表企业 竞争优势
传统工业温控企业 同飞股份、高澜股份等 在工业温控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等
精密温控企业 英维克、申菱环境等 在温控精度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等
汽车电池热管理企业 如松芝股份、奥特佳等 拥有动力电池热管理专利技术,响应速度快等
其他跨界企业 美的、TCL等 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资金和技术储备雄厚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储能温控行业迎来出海机遇

我国储能温控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一方面,欧洲等海外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为储能温控出海创造了广阔空间。例如,2022年欧盟制定《欧盟太阳能战略》,提出到2025年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较2020年翻一番至320吉瓦以上,到2030年接近600吉瓦;2023年,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风电行动计划”,称要实现欧盟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将需要大幅增加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将从2022年的204吉瓦增加到2030年的500吉瓦以上。这些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的实现,将拉动发电侧、电网侧大型储能的需求,进而带动储能温控产品的海外市场扩容。

另一方面,我国储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正在加速推进,与之配套的储能温控产品也将迎来显著的出口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储能企业海外签约规模已突破150GWh,主要市场来自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2025年仅第一季度海外订单量就接近100GWh,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中国储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国内储能温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点亮“人造太阳” 我国真空室行业需求井喷 但市场挑战犹存

点亮“人造太阳” 我国真空室行业需求井喷 但市场挑战犹存

真空室作为能在内部创造并维持高真空环境的核心结构,是众多尖端科技不可或缺的“摇篮”。当前,中国真空室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下游半导体产业在“国产替代”浪潮下晶圆厂大规模投产,以及新能源领域核聚变项目密集启动与光伏产能全球集中,共同催生了旺盛需求。然而,行业迈向高端化仍面临高端技术壁垒、核心部件进口依赖、专业人才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离心泵行业分析:市场承压与新机遇并存 高端产品自主供应能力仍不足

我国离心泵行业分析:市场承压与新机遇并存 高端产品自主供应能力仍不足

离心泵作为生产生活中的关键基础装备,2024年受下游建筑楼宇、市政水务等传统领域需求低迷影响,市场规模跌破千亿元。但数据中心、氢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正为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离子注入机行业分析:下游需求强劲 国产替代加速 本土厂商多点突破显成效

我国离子注入机行业分析:下游需求强劲 国产替代加速 本土厂商多点突破显成效

离子注入机行业发展与半导体产业深度绑定。近年来,在国产替代进程推进、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技术迭代升级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从 2020年的884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0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6%。这一不断扩大的市场体量,既为离子注入机在半导体制造环节的应用提供广阔空间,也为其行业

2025年10月22日
全球等离子体处理设备行业:美国主导市场 中国国产化进程加速

全球等离子体处理设备行业:美国主导市场 中国国产化进程加速

近年全球等离子体处理设备行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由2018年1657亿元增长至2024年2752亿元。一方面,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等离子体清洗设备通过高活性粒子束实现纳米级表面活化,将芯片良品率提升至85%以上,3nm制程工艺的突破更推动设备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中,等离子体技术助力核聚变装置约束时间延长

2025年10月21日
全球2.5亿私人庭院待开拓 全球无边界割草机器人行业驶入增长新蓝海

全球2.5亿私人庭院待开拓 全球无边界割草机器人行业驶入增长新蓝海

庞大的市场需求与颠覆性的技术正共同推动无边界割草机器人行业步入快车道。全球范围内约2.5亿个私人花园,以及欧美地区严格的草坪养护法规,构成了坚实且迫切的长期需求基础。与此同时,行业技术完成了关键跨越:以RTK、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为代表的融合导航方案,成功解决了传统产品边界部署繁琐与路径规划不精的痛点,用户体验实现了质的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正从“高端专用”向“普惠应用”转变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

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正从“高端专用”向“普惠应用”转变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

我国巡检无人机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此后,历经试点探索、政策推动以及beplay下载软件 化升级,巡检无人机已从最初的辅助工具,逐步升级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也随之实现快速扩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3亿元,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452亿元。

2025年10月18日
国内项目提速叠加海外需求缺口 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供应链将乘风起航

国内项目提速叠加海外需求缺口 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供应链将乘风起航

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在经历短暂迟滞后正强势回归,多个GW级标杆项目于2025年密集取得关键进展,存量空间加速释放。与此同时,欧洲市场因供应链瓶颈出现巨大的设备缺口,为中国领先企业出海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内外需求共振,共同推动中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

2025年10月18日
中国领跑全球无人机行业 民用市场历经结构性调整 ——工业级成为主导力量

中国领跑全球无人机行业 民用市场历经结构性调整 ——工业级成为主导力量

随着应用市场全面开花,全球无人机市场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拐点。有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从428.3亿美元增长至889亿美元,涵盖了无人机整机、零配件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从整机销售来看,2024年全球销量达到950万台,市场规模为352.8亿美元。展望未来,这一市场预计将以年均13.90%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