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锂电池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储能电池,占据市场90%以上份额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0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新增装机21.48GW/51.05GWh,功率占比93.2%;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新增规划187.2GW/441.21GWh,功率占比90.18%。
数据来源:CESA储能应用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CESA储能应用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已成为全球储能产业发展引领者,装机规模占据五成以上
储能是电力系统中的“蓄水池”,是指通过不同方式、利用特定的装置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利用的技术。通过将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储存和释放,实现能源供需的平衡和可持续能源的利用。近年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的推进,储能技术已然成为平衡能源供需、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关键解决方案。不过,由于电力是现今主要的能源载体之一,而电力是即发即用、无法直接存储的能源形态,因此,储能现阶段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
近年在电网侧项目的推动下,我国储能领域发展迅猛,累计装机量和运营规模均实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8.3GW,同比增长149.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储能产业发展引领者。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74.1GW/177.8GWh,同比增长62.5%/61.9%。其中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43.74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占全球比重58.97%,这也是自2022年登顶全球新增装机榜首后第三年领跑全球市场。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在储能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其体量远超欧美等传统能源强国。
2024年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排名前十国家
排名 | 国家 | 装机规模(GW) |
1 | 中国 | 43.74 |
2 | 美国 | 11.8 |
3 | 德国 | 3.92 |
4 | 意大利 | 2.14 |
5 | 韩国 | 1.36 |
6 | 日本 | 1.27 |
7 | 英国 | 1.21 |
8 | 澳大利亚 | 0.98 |
9 | 菲律宾 | 0.53 |
10 | 沙特 | 0.52 |
资料来源:CNESA,观研天下整理
2024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约为12.749GWh,同比增长52.7%。其中我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容量(GWh)约为8.2GWh,同比增长72%,占全球比重64.32%。这一数据也表明,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方面,我国已成为全球绝对的先行者。
三、储能迅猛发展带动行业爆发式增长,近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近年随着我国储能市场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爆发式增长,使其出货量迅速增长。据 GGII 数据,2023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 206GWh,同比增长 58.46%,2016-2023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2.12%。到2024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335GWh,同比增长64%。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4年储能锂电池市场出货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激烈的价格战,锂电池及上游材料企业普遍量增利减,国内超6成锂电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0%-60%。
四、海外市场需求火热,储能锂电池头部企业纷纷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但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除了国内,海外市场对我国储能锂电池的需求也呈现出火热态势。有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海订单超 120GWh,订单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其中欧美业主需求占比高达73%。
受此驱动,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等国内头部锂电池企业纷纷加速海外市场布局,通过在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设立总部、营销中心或建设工厂,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国内部分头部锂电池企业海外布局情况
企业名称 | 布局情况 |
宁德时代 | 公司在德国工厂的产能正在稳步提升,力争在2025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同时,匈牙利工厂的一期建设也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将投产。这无疑彰显了其“出海”战略的稳健推进。 |
亿纬锂能 | 公司CLS业务即合作研发、技术授权及服务支持模式已成功落地,并与ACT公司(Amplify Cell Technologies LLC)计划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建设一座年产21GWh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同时,亿纬锂能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已顺利投产,该项目年产约12万吨镍金属和1.5万吨钴金属,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原料生产基地。 |
当升科技 | 公司正积极推进芬兰基地的建设,预计未来全球辐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进一步巩固其长期竞争优势。 |
欣旺达动力 | 其位于匈牙利尼赖吉哈佐市的电池生产基地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投产。 |
海辰储能 | 海辰储能与沙特MANAT公司也携手宣布,计划在沙特建设一家年产能为5GWh的储能系统制造工厂。 |
尚太科技 | 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企业在全球储能锂电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 年,我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超 90%,且全球前十均为国产企业。预计在我国企业推动下,加上更安全的产品性能和更低的成本,全球储能路线铁锂化趋势更加明显。
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前十企业
排名 | 企业名称 |
1 | 宁德时代 |
2 | 亿纬锂能 |
3 | 海辰储能 |
4 | 比亚迪 |
5 | 中创新航 |
6 | 瑞浦兰钧 |
7 | 国轩高科 |
8 | 远景动力 |
9 | 鹏辉能源 |
10 | 楚能新能源 |
资料来源: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欧美是我国储能锂电池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25年以来的中美关税之战给锂电池企业出海带来了严峻挑战。2025年以来,中美关税不断加剧,中国出口美国的储能锂电池关税不断上涨。2025年4月中国出口美国的储能锂电池关税被抬到了173%;随后5月12日,中美双方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发布联合声明,美方将对中方全部进口产品加征30%关税。
现在,美国高额关税政策直接收缩了对华储能需求,欧洲也呈现短期观望态度,长期将减少对我国储能电池供应链的依赖。而中美关税之战远未结束,仍在重塑中国新型储能产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走向。我国作为全球提供超九成储能电池出货量的国家,正面临一个更为割裂且不确定性加剧的全球储能市场。(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