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PVC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电石在PVC生产领域的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84%逐步下滑至2024年的78.84%。近年来,在政策调控和产能过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电石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这一结构调整使得行业产能呈现波动,2024年降至4121万吨,同比小幅下降1.03%。市场价格方面,受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电石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当前,我国电石行业呈现明显的市场分散特征,未来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1.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占比逐渐下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石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电石又称碳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有化工“基石”之称,被广泛应用于PVC(聚氯乙烯)、PVC糊树脂、BDO(1,4-丁二醇)、醋酸乙烯、氯丁橡胶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PVC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消费占比始终维持在70%以上。然而,随着国内乙烯产能的快速扩张,乙烯法PVC凭借原料成本稳定、环保性能优越等优势,在PVC新投产装置中的占比持续提升。这一趋势对传统电石法PVC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直接导致电石在PVC生产领域的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84%逐步下滑至2024年的78.84%。从长期来看,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政策环境下,乙烯法PVC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电石在PVC生产中的消费占比预计仍将延续缓慢下降的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推动电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电石行业作为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面临日益严格的环保和能耗管控要求。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行业节能降碳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电石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等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或超过30%;《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政策提出严控电石、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推动10万吨/年及以下电石装置加快退出;《电石行业规范条件》则要求电石企业生产电石综合能耗应不高于823千克标准煤/吨,电炉电耗应不高于3080千瓦时/吨等。在这些政策推动下,电石行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技术改造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
我国电石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1年10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 | 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
2021年10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 | 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 | 推动30万吨/年及以下乙烯、10万吨/年及以下电石装置加快退出,加大闲置产能、僵尸产能处置力度。 |
2021年12月 | 国务院 |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 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 |
2022年2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 | 电石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 到2025年,电石领域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增。 |
2022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严控炼油、磷铵、电石、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 |
2023年10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电石行业规范条件 | 电石企业生产电石综合能耗应不高于823千克标准煤/吨,电炉电耗应不高于3080千瓦时/吨。鼓励企业对标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加强节能降碳技术改造。 |
2024年5月 | 国务院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 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电石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价格震荡下行
近年来,在政策调控和产能过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电石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大型化、低能耗的先进产能占比不断提升。这一结构调整使得行业产能呈现波动,2024年降至4121万吨,同比小幅下降1.0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价格方面,受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电石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由1月初的3016.67元/吨下降至12月末的2750元/吨。展望2025年,尽管夏季可能因集中检修、电力供应紧张等因素出现阶段性供应收缩和价格反弹,但在产能过剩持续、下游需求分化的背景下,预计全年价格中枢仍将承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电石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我国电石行业当前呈现明显的市场分散特征,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2023年行业CR4不足20%。新疆中泰作为国内电石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2023年产能约为260万吨,占比约为6.2%。未来,我国电石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一方面,随着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具备区位能源优势、产业链协同效应以及技术资金实力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这些企业凭借其完整的上下游配套、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规模效应,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环保政策的持续趋严将显著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运营成本,那些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环保设施不完善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日益加大的经营压力,行业优胜劣汰进程将加速推进。这一发展态势将推动电石行业从当前的分散竞争格局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