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阻燃剂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应用范围广泛
阻燃剂是指加入可燃材料中能够增加材料耐燃性、延缓燃烧速度或阻止燃烧的助剂,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目前,我国阻燃剂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众多,主要包括磷酸盐(如三氯氧磷、磷酸钠等)、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等)、石化产品(如苯酚、双酚A、环氧丙烷等)、卤系资源等原料;中游为阻燃剂生产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处理,例如塑料、橡胶、涂料、聚氨酯、纺织品等,终端应用涉及建筑、纺织、电力、汽车、轨道交通、家居用品、电子电器、通信等多个领域,应用范围广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为阻燃剂行业提供充足动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阻燃剂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缆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阻燃性、耐热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这直接带动了电线电缆专用阻燃剂的需求增长。此外,从车载零配件到充电桩外壳,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部件都需要添加阻燃剂,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需求。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阻燃剂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均超40%。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阻燃剂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产量和消费量不断上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叠加下游行业对产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阻燃剂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产量和消费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阻燃剂产量由2019年的9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2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17%;同期消费量由63.5万吨上升至74.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展望未来,四大核心驱动力将推动行业持续增长:一是建筑、电子电器等传统应用领域对阻燃性能的刚性需求;二是日趋严格的阻燃法规标准带来的产品升级需求;三是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阻燃技术的持续创新推动应用边界不断拓展,特别是新型环保阻燃剂的研发突破,将为行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阻燃剂行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4.我国阻燃剂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阻燃剂产品种类多元化,按化学元素主要分为无机系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和有机卤系阻燃剂三大类。无机系阻燃剂具有性价比高、环保性好等优势,代表产品包括超细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硼酸锌等。其中超细氢氧化铝阻燃剂具备阻燃、抑烟、填充三重功能,是无机系阻燃剂中的典型代表和主流种类。
阻燃剂分类情况
项目 | 无机系阻燃剂 | 有机磷系阻燃剂 | 有机卤系阻燃剂 |
代表产品 | 超细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硼酸锌、锡酸锌等 | TCPP、BDP等 | 十溴二苯乙烷、四溴双酚 A等溴系阻燃剂 |
元素种类 | 铝镁系、硅系等 | 磷系 | 卤系 |
阻燃效率 | 较低 | 中等 | 较高 |
环保性 | 低毒或无毒、低腐蚀或无腐蚀、低烟 | 低毒、少烟、低腐蚀 | 释放毒性、腐蚀性气体 |
价格 | 价格低 | 较高 | 较高 |
优点 | 性价比高、环保性能优异,同时兼具填充改性功能等 | 阻燃效率高、燃烧时发烟量少、腐蚀性低,与多种高分子材料相容性较好等。 | 阻燃效率最高,添加量少就能达到理想效果,对材料物理性能影响较小等。 |
缺点 | 所需添加量较大、与下游高分子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小、相容性较差,容易引起所制造的下游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等 | 多为油状液体,因此挥发性较高、热稳定性较差,下游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 由于溴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大多是气相阻燃,因此在发挥阻燃作用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腐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如卤化氢、二噁英等,且多数溴系阻燃剂不易分解,容易在环境中形成累积,对环境和生物造成长期危害。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有机磷系阻燃剂具有阻燃效率高、燃烧时发烟量少、腐蚀性低等优点。但其多为油状液体,存在挥发性高、热稳定性不足的缺点,目前主要应用于聚氨酯和工程塑料领域。有机卤系阻燃剂以溴系阻燃剂为主,其阻燃效率显著,添加量较少即可达到理想效果,但在热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有毒烟雾和腐蚀性气体。更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溴系阻燃剂具有难降解特性,易在环境中持久残留,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生物体造成长期危害。
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有机卤系阻燃剂的应用范围持续收窄,其市场份额正逐步被更环保的无机系和有机磷系阻燃剂所替代。这一转变推动我国阻燃剂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实现从有机卤系阻燃剂占主导地位,向以无机系、有机磷系阻燃剂为主体、有机卤系阻燃剂为补充的新格局转变。这种格局变化不仅提升了我国阻燃剂产品的整体环保性能,也促进了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下游应用领域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阻燃解决方案。
5.阻燃剂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我国阻燃剂行业集中度低,大量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这一趋势主要受两大核心因素推动:从政策层面看,日趋严格的环保监管要求将持续抬高行业准入门槛,迫使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下游产业升级,市场对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的需求快速增长,这将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和规模生产的关键作用。在此过程中,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完善产品体系的头部企业,将凭借其综合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进而带动行业向技术更先进、产品更环保、竞争更有序的新阶段迈进。(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