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因素驱动下市场快速升温,2030年我国二手奢侈品或将超千亿元
二手奢侈品,简称二奢品,是指那些已经完成首次购买并再次进行交易或转让的奢侈品,包括箱包皮具、服饰鞋帽、高级腕表以及珠宝配饰。二手奢侈品的核心特征是价格低于一手商品,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品牌、时尚的追求。
曾几何时,香奈儿的菱格纹、LV的老花图案是都市女性的精神图腾,曾道尽奢侈品作为情感载体与身份符号的双重魔力。然而,进入2024年,受消费者信心不足、经济不确定性使得价格敏感度日益凸显等因素影响,国内外奢侈品市场明显放缓。国际咨询公司贝恩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约为1.48万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同比下降1%-3%。要客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奢侈品销售额实现10107亿元,同比下降3%。我国境内奢侈品市场销售额5127亿元,同比下降17%,占全球比重18%,较上年下降4%;其中线上奢侈品销售额2375亿元,同比下降5%;线下奢侈品销售额2752亿元,同比下降25%。
数据来源:要客研究院,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要客研究院,观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情况下,二手奢侈品作为奢侈品一级市场“平替”,其需求快速上涨,市场快速升温。有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有57.2%的消费者在产品质量与功能相近的条件下,更偏爱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商品,这一趋势在“90后”“00后”年轻消费群体中尤为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突破580亿欧元,其中跨境交易占比从疫情前12%跃升至29%。而在中国,2019-2023年我国二手奢侈品的市场规模从172亿元增长至2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要远高于全球增速(全球这一时期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并已逐渐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二手奢侈品市场。预计2025年全年,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84亿元,2030年或将超千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二手奢侈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未来,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这是因为与市场规模扩张形成反差的是,我国二手奢侈品渗透率仅为5%,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普遍达到20%-30%,法国更是有75%的消费者购买过二手奢侈品,其中32%已形成常态化消费习惯。因此长期来看,参照当前奢侈品存量价值高达四万亿人民币,以及发达国家二手奢侈品消费额占总消费额的20%至30%来看,未来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根据分析,造就这一市场爆发的原因复杂多样,具体如下: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二手奢侈品交易繁荣。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4.5%,增速有所放缓。在消费信心不足的背景下,一些原本购买一手奢侈品的消费者开始转向二手市场,以更经济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社交需求。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50%的受访者表示涨价导致其减少奢侈品购买频率,54%的受访者在购买前会主动比价或寻找折扣。
二是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一方面,当前90后、00后已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这一代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对二手商品没有太多偏见,更注重性价比和环保理念。根据《2025中国年轻消费者奢侈品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5-35岁的消费群体中,76.3%的人表示愿意购买二手奢侈品,较2020年的42.8%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21-25岁的Z 世代正取代“中年贵妇”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将二手奢侈品视为“可负担的奢侈品”(affordable luxury),既通过稀缺款表达个性,又以低于专柜 30%-50%的价格实现理性消费。消费动机也从“炫耀性拥有”转向“循环价值认同”。
三是直播电商的崛起为二手奢侈品发展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从线下中古店的熟人交易模式,到直播间里“上链接即秒空”的陌生人交易,二手奢侈品行业完成了渠道革命。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2024 年春节期间珠宝潮奢行业支付 GMV 同比增长 51%,支付用户数增长 123%,红布林等平台直播客单价更是达到常销客单价的3倍。这种线上化转型不仅缩短了交易链路,更让“中古”从隐秘的圈层爱好,变成直播间里人人可参与的潮流符号。
二、毛利率高达40%以上,二手奢侈品实体店迅速扩张
二手奢侈品具有较高毛利率,最高可超40%,远高于传统零售业。这是因为奢侈品本身具有品牌稀缺性与保值属性,即使二手流转仍保留较高残值。卖家通常以原价30%-50%收购商品,经专业鉴定养护后,能以原价60%-80%转售,而这就使得行业具有较高的毛利率。例如,一款LV老花包回收价约1.2万元,修复后售价可达2.1万元,毛利率达43%;2023年发售的香奈儿22bag,专柜断货后二手市场溢价率也是高达43%。
得益于行业高毛利率,近年二手奢侈品店也在迅速扩张。以二手奢侈品实体店为例: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二手奢侈品实体店数量达到8724家,同比增长31.8%。这些店铺大多位于高端商圈,装修考究,给人一种与一手奢侈品专柜无异的购物体验。
而除了专门二手奢侈品外,奢侈品一级市场品牌对二手交易市场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早期,大多数奢侈品牌对二手交易持抵触态度,认为会稀释品牌价值。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奢侈品一级市场品牌也开始进军二手奢侈品市场。例如路易威登在2025年4月宣布与国内某二手奢侈品平台合作,推出官方认证二手项目。消费者可以将闲置的路易威登产品卖给平台,获得官方认证后,以九折优惠券的形式用于购买新品。这种模式既提高了品牌的客户忠诚度,又增加了新品的销售额。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38%的国际奢侈品牌开始与二手交易平台合作,比2022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据分析,行业高毛利率与行业盈利模式是密不可分的。目前二手奢侈品行业的盈利模式虽然并不复杂,但却十分独特,堪称“两头赚”的典范。目前行业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通过回收与转售的方式,即先从个人或商家手中收购二手奢侈品,经过专业鉴定确保品质后,再通过销售渠道将其卖出,从而获取利润。这就像是在市场中寻找到潜在的宝藏,经过一番努力后,成功将其转化为价值。基于回收与转售,以及品类与渠道拓展来提升盈利能力。
另一种是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C2B2C商业模式。即平台向卖家提供鉴定、定价、寄售服务,收取10%-15%不等的佣金;向买家提供品质保证、分期付款等服务,赚取3%-5%的服务费;同时,平台自身也会以低价收购热门款式,进行翻新后高价卖出,赚取差价。
以国内头部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享物说”为例,该平台2024年实现交易额189亿元,净利润7.3亿元,净利率达到15.2%。平台背后的资本市场也给予了高度认可,截至2025年5月,“享物说”最新融资估值已达380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
此外就是线下寄售模式,即将个人持有的二手奢侈品送至实体门店寄存销售,由门店负责鉴定、上架及后续交易。当前线下寄售模式正与线上平台融合,例如转转等平台通过开设“超级转转”等线下多品类循环仓店,整合鉴定、寄售等服务,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二手经济生态。
最后直播带货模式。当前,直播带货风靡全球,二手奢侈品行业也纷纷加入这一热潮。通过与主播的紧密合作,商家将产品直接交付给主播,并按照约定的结算价格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商家的毛利通常维持在20%至30%,相较于传统的零售方式,利润空间显然更为广阔。这得益于二奢行业在议价权上的优势。利用直播带货的高转化率增加利润空间,凭借优质货源压低采购价。
不过在每场直播中,需要上架大约500至600个SKU,而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会按照节奏挑选并展示约400件商品。由于每件商品的展示时间平均仅有15秒,因此这对供应链的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动。高效供应链管理是成功关键,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确保资金流速。
三、品类集中,手表和包包是交易额最大的两类商品
从具体品类看,手表和包包是当前二手奢侈品交易中交易额最大的两类商品。据中国奢侈品协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在2025年一季度二手奢侈品交易总额中,手表占比最大,达到38.2%;其次为包包,占比35.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手表品类中,劳力士、百达翡丽、爱彼等品牌最受欢迎;在包包品类中,爱马仕、香奈儿、路易威登位列前三。其中劳力士手表在二手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以“劳力士水鬼”为例,2025年4月的官方零售价为84500元,而在二手市场的成交价却高达10.2万元,溢价率达20.7%。这种“倒挂”现象在奢侈品领域并不罕见,主要原因是一手市场供不应求,消费者不愿排队等待数月甚至数年,宁可在二手市场以溢价购买。而爱马仕铂金包在二手市场的价格更是惊人,平均溢价率达到官方零售价的1.5倍。一只售价15万元的中号铂金包,在二手市场可能要价22万元以上。对于卖家来说,这种增值效应使得奢侈品不仅是消费,更是一种投资。
四、二手奢侈品交易繁荣催生新职业、新消费模式
二手奢侈品交易的繁荣催生了一系列新职业,如奢侈品鉴定师、奢侈品护理师、奢侈品投资顾问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奢侈品相关新职业从业人员达到32.7万人,同比增长42.3%。这些职业的平均薪资达到15800元/月,高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与此同时,二手奢侈品交易也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例如“轮流奢侈”(即购买奢侈品后仅使用一段时间便转售,再选购新品)成为年轻人的新风尚,在25-35岁的消费群体中,有36.8%的人表示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奢侈品出售,然后购买新款。这种消费方式既满足了尝鲜的需求,又降低了实际拥有成本。
同时也催生了“奢侈品共享”这类新兴模式。奢侈品共享是通过租赁方式提供奢侈品使用权的服务模式,主要面向高端消费群体,通过降低使用门槛满足短期体验需求。以“奢享会”平台为例,用户每月支付3000元会员费,可以轮流使用平台上的奢侈品包包,每件最长可借用30天。这种共享经济模式使得更多人能够以可承受的价格体验奢侈品,进一步扩大了奢侈品的消费群体。
五、市场乱象频发,假货问题成重中之重
随着二手奢侈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例如假货、价格混乱等。其中,假货问题更是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第一季度抽检结果显示,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假货率为8.3%,虽然比2020年的15.6%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整体零售市场的平均水平。针对假货问题,各大二手奢侈品平台也在不断完善鉴定体系。例如“享物说”平台投入5亿元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奢侈品鉴定中心,配备了光谱分析仪、纤维显微镜等先进设备,聘请了来自国际奢侈品品牌的前鉴定师,建立了覆盖超过2万种款式的鉴定数据库。平台承诺“假一赔十”,为消费者提供安心保障。
除了假货问题,价格混乱也是二手奢侈品市场面临的挑战。同一款商品,在不同平台甚至同一平台的不同时期,价格差异可能高达30%以上。这种价格不透明性使得消费者难以判断是否获得了公平交易。针对这一问题,业内正在尝试建立统一的价格参考体系。如2025年3月,中国奢侈品协会联合多家头部二手奢侈品平台推出了“中国二手奢侈品价格指数”,覆盖了200个品牌的5000多个热门款式,每周更新一次。这一指数为消费者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促进了市场的规范化。
六、行业监管逐步加强,二手奢侈品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近年随着市场的发展,二手奢侈品行业监管也在逐步加强。如2025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管理办法》,要求平台建立健全鉴定制度,明确虚假宣传责任,保障消费者权益。这一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二手奢侈品交易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前应做好充分的功课,了解目标商品的市场行情和辨别真伪的关键点;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平台,并索要专业鉴定证书;注意商品的成色和包装完整度,这直接影响二次销售的价格;购买时使用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追索。(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