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集中供热行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一方面,煤炭作为其发展的“压舱石”地位依然稳固,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高效燃煤供热仍是当前市场的主力,支撑着超过115亿平方米、并持续稳定增长的庞大供热需求,且市场区域集中度高,山东省位居全国之首。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下,行业面临着清洁化改造与能效提升的刚性要求,驱动着天然气、余热、热泵等多元清洁热源以及智慧供热技术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一个关键的积极信号已经显现:供热价格市场化改革正在破冰。2025年国家层面政策发力,多地已启动价格调整,这有望系统性扭转长期以来“成本倒挂”的行业困境,为供热企业的盈利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打开新局面,引领行业步入一个更健康、更市场化的新阶段。
1、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热电联产是高效的能源转换方式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供应能力也稳步提升,为我国供热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彰显了我国煤炭生产的强劲韧性与保障能力。过去4年(2021-2024年),依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81.8亿吨,约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6.6%,凸显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基石般的重要地位。2025年1-7月我国原煤产量累计约为277922.7万吨,同比增长3.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惠天热电公告,我国燃煤供热占比约72%(燃煤热电联产45%、燃煤锅炉房27%),天然气供热占比20%。燃气供热运行成本高,优势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方面。燃煤供热中,热电联产是高效的能源转换方式,满足能源“梯级利用,品位对口”原则,高品位热用于发电,低品位热用于供热,容量越大,效率越高,并可实现超低排放,是供热方式中最具竞争力的,也是集中供热的主热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集中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山东省为主要供热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集中供热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集中供热开始发展于上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当时主要集中供热对象为北方城市居民冬季采暖,工业用热主要以工厂自建供热锅炉生产。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受改革开放、基投资力度加大、城镇化加速、供热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与清洁取暖规划的强力推动下,北方地区正大规模淘汰燃煤小锅炉,这为天然气、深层地热、生物质等清洁热源以及高效热电联产技术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政府对供热系统的能耗与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这种强制性要求正倒逼供热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从而推动了智慧供热系统与建筑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持续的城市化、新区建设以及老旧小区改造,也直接拉动了新建与更新供热管网设施的需求。
在需求端,居民对供热稳定性、舒适度及服务质量的期望不断提升,驱动供热企业必须提升运营与服务水准。在供给端,面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价格波动,供热企业出于能源安全与成本控制的考量,也积极寻求利用工业余热、本地地热等低成本清洁能源,以实现降本增效。
技术端,一方面,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的“智慧供热”技术,通过精准调控与按需供热,已成为行业实现节能降耗、提升质量与效率的核心手段,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大容量电蓄热锅炉、空气源/地源热泵、核能供热等新型清洁供热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成本下降,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元、更经济可行的清洁解决方案,共同支撑着行业向绿色低碳的未来迈进。
在国家政策、居民对舒适生活的需求提升、智慧供热技术及新型清洁供热技术等因素驱动下,我国集中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集中供热面积为115.49亿平方米,2010-2023年保持持续增长,复合增速达到7.8%。其中住宅供热面积为87.75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76%;公共建筑供热面积为26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23%。从地区分布看,2023年中国供热面积最多地区是山东省,供热面积为20.7亿平方米;其次是辽宁省、河北省、黑龙江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供热价格由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办法确定,2025年政策再提供热价格市场化改革
市场价格方面,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供水、供热价格管理办法的四个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城镇集中供热价格和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城镇集中供热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热价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鼓励供热企业与非居民用户协商确定供热价格。
同时,《城镇集中供热价格和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供热价格的校核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热价不足以补偿正常的供热成本但又不能及时调整的地区,当地人民政府可以对热力企业给予补贴。202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深化城镇供热价格改革,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造,有序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公共建筑和新建居住建筑率先实施。2025年以来全国已有多地方实施供热价格调整,我们预计未来供热价格涨价有望成为趋势,供热企业盈利有望迎来修复。
2024年我国供热价格调整区域
|
省份 |
市县区 |
调整前 |
调整后 |
涨幅 |
|
河北省 |
新乐市 |
18.9元/㎡ |
22.6元/㎡ |
19.6% |
|
陕西省 |
西安市临潼区 |
5元/月·㎡ |
5.3元/月·㎡ |
6.0% |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26.75元/㎡ |
27.75元/㎡ |
3.7% |
|
内蒙古自治区 |
扎兰屯市 |
3.9元/月·㎡ |
4.3元/月·㎡ |
10.3%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伊州区 |
19元/㎡ |
21.8元/㎡ |
14.7%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恰县 |
21元/㎡ |
23元/㎡ |
9.5%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呼图壁县 |
20元/㎡ |
21.5元/㎡ |
7.5% |
|
甘肃省 |
和政县 |
5.2元/月·㎡ |
5.7元/月·㎡ |
9.6% |
|
山西省 |
原平市 |
13.5元/㎡ |
16.5元/㎡ |
22.2% |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 |
27元/㎡ |
30元/㎡ |
11.1%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