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领域需求稳定,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下游带来增量,我国聚醚消费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聚醚是分子末端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分子主链由醚键组成的低聚物,通常由起始剂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开环均聚或共聚而成。根据产品结构以及应用领域的差异,聚醚可以分为通用软泡聚醚、硬泡聚醚、POP、CASE用聚醚、高回弹聚醚等。
聚醚产品特性及用途
产品种类 | 产品特性 | 主要用途 |
普通POP | 该类产品主要由聚醚多元醇和苯乙烯、丙烯腈聚合物两部分构成。产品固含量(苯乙烯丙烯腈聚合物)在10~55%区间内,羟值在26~49mgKOH/g区间内,其中最具划分的特点在于仲羟基含量高于70%,反应活性相对稳定,配合普通软泡聚醚生产的海绵产品支撑力较强。 | 主要用于发泡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根据应用细分为对支撑力有较高要求的家私绵(床垫、沙发、枕头等)、鞋材棉、电子棉、过滤棉、汽车顶棚棉等。 |
高活性POP | 该类产品主要由聚醚多元醇和苯乙烯、丙烯腈聚合物两部分构成。产品固含量(苯乙烯丙烯腈聚合物)在24~40%区间之间,羟值在19~29mgKOH/g区间内,其中最具划分的特点在于伯羟基含量高于70%,反应活性相对较高,配合高活性软泡聚醚生产的海绵产品回弹力更优。 | 主要用于发泡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根据应用细分为对回弹力有较高要求的家私棉(床垫、沙发、枕头等)、鞋材棉、车辆座椅用棉、聚氨酯轮胎、硬质座椅、聚氨酯扶手等。 |
通用软泡聚醚 | 该类产品羟值在46~58mgKOH/g之间,理论官能度设计值为3,分子量在3000-3500区间内,伯羟基含量高于70%,配合普通POP生产的海绵产品支撑力较强。 | 与普通POP应用相同,双方存在互补关系;普通POP与普通软泡聚醚配比关系根据海绵硬度要求进行调整。 |
高活性软泡聚醚 | 与普通POP应用相同,双方存在互补关系;普通POP与普通软泡聚醚配比关系根据海绵硬度要求进行调整。 | 分别与高活性POP、CASE用聚醚搭配使用所应用的下游行业一致,双方存在互补关系;高活性软泡聚醚与高活性POP、CASE用聚醚配比关系分别根据海绵硬度要求、制品柔韧性要求进行调整。 |
特殊软泡聚醚 | 通过不同分子量、官能度、EO与PO占比、VOC等设计,满足特殊客户需求,未有该类产品共通特性。 | 鞋底浆液、胶黏剂、慢回弹海绵等 |
硬泡用聚醚 | 用于硬泡配方的聚醚一般是高官能度、高羟值聚醚,如此才能产生足够的交联度和刚性,通用的硬泡聚醚大多是以蔗糖和甘油混合作为起始剂。 | 主要用于合成聚氨酯硬泡制品,应用于冰箱、冰柜和冷库等冷藏保温、建筑外保温、太阳能热水器、汽车保温材料等。 |
CASE用聚醚 | 该类产品细分为:羟值在26.5~290mgKOH/g之间,理论官能度为2;羟值在33~360mgKOH/g之间,理论官能度为3。 | 弹性体、胶粘剂、密封剂、喷涂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通用软泡聚醚、硬泡聚醚为主流,其中通用软泡聚醚是较为传统的软泡用聚醚产品,主要用于块状泡沫、家具垫、床垫、包装材料等领域,硬泡聚醚主要用于冰箱冷柜、外墙保温等领域,两者合计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
POP和高回弹聚醚增长快速,2024年消费量同比增长13.26%和21.30%。POP通常与通用软泡聚醚、高回弹聚醚和CASE用聚醚搭配制造海绵,主要用于软体家具、汽车、鞋服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消费者对新车型和高品质内饰的需求增加,直接推动了POP及相关聚醚消费需求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传统领域需求稳定,新兴下游带来增量,我国聚醚消费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19-2024年我国聚醚消费量CAGR达5.65%,预计2029年我国聚醚消费量有望达到455万吨,较2024年增长至8.7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国内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下,聚醚出口量快速增长,进口依赖度显著下降
销量增长刺激国内聚醚产能产量快速提升。2019-2024年,国内聚醚产能从534万吨增长至922万吨,CAGR达11.54%,产量从332万吨增长至603万吨,CAGR达12.68%。产能的投入注入了新的生产技术,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一定提升,推动聚醚不断向前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聚醚出口量快速增长,进口依赖度显著下降。2024年我国聚醚出口量为215.43万吨,同比增长27.38%,2020-2024年聚醚出口量复合增速为28.01%。2024年我国进口量为35.99万吨,同比下降9.38%,2020-2024年聚醚进口量复合增速为-11.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头部企业产能优势不断扩大,市占率明显提升,聚醚行业竞争格局逐步优化
2025年聚醚有多个工厂存新增及扩增产能情况,如中化东大(泉州)项目、长华化学项目、一诺威项目等等,这些产能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产能的增加提升了该地区产品供应,下游区域性采买更加便捷。头部产能不断扩张,市占率明显提升,聚醚行业竞争格局逐步优化。根据数据,2022-2024年我国聚醚行业CR5分别为38.5%、40.0%、48.0%。
2025年国内聚醚企业扩产情况
企业名称 | 年产能 | 投产时间 |
一诺威 | 30 | 计划2025年一季度扩增30万吨 |
中化东大(泉州) | 24 | 计划2025年初新增24万吨 |
中化东大(淄博) | 20 | 计划2025年扩增20万吨 |
长华化学 | 66 | 计划2025年扩增30万吨聚醚和36万吨POP聚醚 |
恒力石化 | 20 | 计划2025年新增20万吨 |
河北亚东 | 20 | 计划2025年新增20万吨 |
联泓格润山东新材料 | 24 | 计划2025年新增24万吨 |
无棣德信 | 32 | 计划2025年新增32万吨 |
巨丰新能源 | 10 | 计划2025年新增10万吨 |
总计 | 246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