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成革工艺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内多数企业采用湿法、干法相结合方式
合成革行业是以纤维织物为基材,通过涂覆聚氨酯(PU)树脂等工艺制成的一种类似天然皮革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合成革工艺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合成革主要生产工艺分为干法、湿法两种,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采用湿法、干法相结合方式:先经过湿法生产聚氨酯合成革基材,再用干法贴面成型,或再经过压花、印花、磨皮、喷涂、揉纹、转移等后处理工艺,通过工艺相结合生产出各种类型和花纹、效果的 PU 合成革,具有优越物理机械性能。
合成革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 | 简介 |
湿法工艺 | 湿法工艺利用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水无限互溶的特点,先将 PU树脂溶于 DMF 溶液并添加各种助剂制成浆料,再将其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放入与溶剂(DMF)亲和、与 PU 树脂不亲和的液体(如水)中,将溶剂(DMF)置换出来,使得 PU 树脂逐渐凝固成具有连续多孔结构的皮膜。再经过多次水洗轧干、烘干定幅、冷却、卷曲成湿法坯革,湿法坯革经过干法贴面或后处理工艺后,成为不同效果的合成革产品。湿法 PU 革具有良好的致密度、平滑度、回弹性,再配合合成革后续工序的加工,能够形成具有良好真皮质感和外观的人工皮革产品,适宜用来制作鞋类、沙发家具、手袋箱包、服装、文具证件、球和体育用品、汽车内饰等。 |
干法工艺 | 干法工艺是将 PU 浆料涂覆在离型纸上,经干燥、冷却等工艺后,在涂覆上粘合层 PU 树脂浆料,在半烘干的状态下通过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与湿法坯革或基布贴合,再经过干燥定型后将离型纸剥离分开。一般离型纸上印有各种花纹,可制备不同外观效果的产品。剥离后的离型纸经卷取整理可以重复使用,剥离下的另一部分树脂和布的合成材料即合成革成品。干法生产的合成革粘接牢固、耐磨、耐刮性强度优异,但产品膜层致密导致卫生性能相对较差,适宜制作鞋、手袋箱包和服装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应用拓展至汽车内饰等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容下合成革行业增量空间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合成革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合成革经历了从低档到高档,从仿形到仿真的发展过程,其特性和发展方向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市场应用也从鞋服、箱包、沙发家居等传统领域拓展至汽车内饰、体育装备、工程装饰、电子产品、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根据数据,合成革下游市场中鞋类、沙发家具、服装、箱包分别占比37%、18%、16%、14%,汽车内饰占比则达到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井喷式发展期,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车企为抢占市场积极卷配置、卷价格,而真皮材料受到先天资源限制,成本高企,在此背景下,具有利用率高、容易裁剪、机械强度高、轻量化、环境友好且成本优势显著的人造革合成革被加速应用至各品牌中高端车型,用量不断攀升。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扩容,合成革市场增量空间广阔。
PU革与真皮材料成本对比
对比项目 | 头层牛皮 | PU革 |
单价1(元 /m2) | 190 | 58 |
利用率/% | 55 | 75 |
理论用量 /m² | 1.95 | 1.95 |
实际用量 /m² | 3.55 | 2.6 |
面套成本/(元 /套) | 673 | 151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我国合成革需求量为184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合成革需求量达188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国内合成革工业发展壮大,我国已成为生产和出口大国
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开启了 PU 合成革的生产,距今已有 60 余年发展历史,科技研发实力雄厚,但因生产成本上升、下游产业竞争力下降等因素,合成革人造革产业逐渐萎缩,并逐步向我国大陆、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转移。我国合成革工业自 1958 年开始研制生产,后逐步发展壮大,当前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 80%以上,国内合成革出口量也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我国人造革合成革累计出口 12.72 亿米,同比增长 3.3%,其中合成革出口 7.2 亿米,占总出口 5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合成革行业迎来新发展
我国合成革工业发展快速,但技术瓶颈与产能过剩并存。一方面,高端材料依赖进口,在超细纤维基布、高性能树脂等环节,日本东丽、德国巴斯夫等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国产材料在均匀性、耐老化性上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中低端产能过剩,国内合成革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总体较小,受低水平重复建设影响,产品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
近年来,国内企业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高端合成革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在核心材料领域,投资超细纤维基布、高性能树脂等短板领域,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例如,苏州晶瑞化学通过自主研发,将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成本降低40%,打破国外垄断。在前沿技术领域,山东东宏管业推出的医用级合成革,通过ISO 13485医疗体系认证,已进入迈瑞医疗供应链;安利股份与安踏体育合作研发的“冰肤革”,通过微胶囊相变材料实现自动调温,使鞋内温度降低5℃,市场反响热烈。
国产逐渐打开新成长空间。以综合型龙头企业—安利股份为例,近年来安利股份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梯队式的中高端客户群体,现安利股份客户已覆盖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安踏、李宁、爱室丽、芝华仕、丰田、比亚迪、苹果等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客户战略下,中高端大客户订单稳定、产品附加值高、合作周期长,能为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