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二五”将是再生铅冶炼高速发展时期

       内容提示:从“十二五”规划草案来看,铅冶炼行业总产能将控制在550万吨,因此过去5年铅冶炼行业快速且无序发展的情况在“十二五”会得到抑制和改善。

       铅篇章

  冶炼行业总量控制

  从铅行业“十二五”规划看,“总量”控制、“加大矿山投资”以及大力发展再生铅冶炼是未来五年行业规划的亮点。

  首先,从控制行业产能看,和其他行业一样,目前有色金属冶炼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且铅行业还有很多落后产能,近2011年落后铅冶炼产能就淘汰了近30万吨。因此控制新增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对铅行业来说压力更大。从“十二五”规划草案来看,铅冶炼行业总产能将控制在550万吨,因此过去5年铅冶炼行业快速且无序发展的情况在“十二五”会得到抑制和改善。

  矿山原料投资是重点

  从矿山投资来看,与铜和铝行业相比,我国铅锌资源自给率较高,但目前矿山产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冶炼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冶炼产能大于原料产量,因此目前仍是行业结构性问题。要解决这种结构性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控制总产能外,也就是控制原料需求,同时加大国内矿山投资是解决供应瓶颈的最直接办法。由于矿山投资周期长,因此矿山产量短期产能大量释放存在较大难度,但到“十二五”末期,国内铅矿资源供应将会较“十一五”有较明显改善。

  事实上,在加大矿山资源投资上,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从整合国内资源以及加大海外资源投资两条途径来提高供给。从国内看,未来内蒙和云南地区是铅矿资源具备较大增长空间的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地区是未来矿山供应增长的主要区域。在海外资源的利用上,五矿集团、中金岭南以及驰宏锌锗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等国通过收购或参股形式开发大型铅锌矿山资源,在海外资源的利用上走在了行业前列,也为国内冶炼企业走出去探索了可行的路径。未来还是两条腿走路,国内继续加大国探碳矿,和海外进口资源。近几年中国企业在国外收购矿山都遇到很大的政治阻力,海外前景光明,但过程比较复杂。

  继续鼓励发展再生铅冶炼

  最后,从再生铅冶炼看,“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再生资源符合国家对资源行业特别是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在国家鼓励利用再生资源以及节能减排政策支持下,“十二五”将是再生铅冶炼高速发展时期,到“十二五”末期,再生铅产量有望达到250万吨/年2010年再生铅产量在135万吨,占中国铅消费的50%。从能耗来看,每吨原生铅消耗844千克的煤,而再生铅消耗185千克煤,仅为原生铅耗能的22%;从水的消耗来看,再生铅更是节能,吨铅耗水不足原生铅的1%,毫无疑问再生铅行业在能源消耗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锌篇章

  锌冶炼生产量控制加结构调整

  “十二五”期间的十种常用有色金属的总产量将被控制在4100万吨的水平。2010年我国锌产量是516万吨,同比增长18.5%。2011年我国锌产量较2010年出现了放缓趋势。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586万吨,同比增长11.2%。因此若按照规划数字,今后五年我国有色金属产能扩张增速将明显低于目前,年复合增长率仅约5%。其中,争取到2015年我国锌矿产原料保障能力达到50%。

  此外,“十二五”还提出要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发展下游深加工产业。2011年以来,锌价格偏弱发展锌产品深加工有助于扭转企业经营被动局面,实现价格风险的有效控制。

  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要重点控制冶炼能力的重复建设。中东部地区将严格限制冶炼产能建设,并引导其向西部资源产地靠拢。在锌的冶炼方面,将限制单系列10万吨/年规模以下锌冶炼项目直接浸出发除外的生产;淘汰采用马费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等进行焙烧、建议冷凝设施进行收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生产氧化锌的工艺装备。

  2010年,我国淘汰落后锌冶炼产能1.24万吨;2011年,我国淘汰落后锌冶炼产能33.83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国锌行业限制新增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经过整合,锌的供给过剩状况将有所缓解

  金属锌的初级消费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就是用于镀锌行业,达到了锌消费量的55%。其中,家电行业占镀锌板的消费量的28%。中国家电协会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将达约600亿美元,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将达到35%,继全球产量规模第一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预计“十二五”期间家电更新将成为城镇需求的主流。

  汽车行业也是镀锌板下游主要消费行业,占10%。中汽协表示,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内汽车产业会以年均10%至15%的增速发展。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锌的下游需求将大大扩张。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淘汰大量锌冶炼落后产能,同时控制锌生产总量,这将大大减少锌的产量。此外,十二五对锌的下游家电、汽车行业的支持,也将加大锌的需求。因此,在十二五期间,锌市供需过剩状况将得到缓解,基本面利好将有助于推升锌价。

  综合来看,在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必将紧跟“结构调整”的主题。除了关注有色金属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外,其他行业的相关规划,如汽车行业、家电行业、即“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都可能对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及有色金属的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提升储能电池本征安全性能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提升储能电池本征安全性能

为了进一步推动储能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突破电池管理系统安全监测、隐患预警和主动防护技术,提升储能电池本征安全性能。

2025年11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地热能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矿区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地热能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矿区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

为促进地热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煤矿发展浅层地热能供暖,加大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暖技术推广,推动矿区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0月商务部发布《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研究完善再生资源进口标准及管理措施。发挥地方再生资源交易中心作用,为企业进口再生铜、铝、钢铁等资源提供便利服务。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原煤行业相关政策:不断提升煤炭开采装备自主化、成套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原煤行业相关政策:不断提升煤炭开采装备自主化、成套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水平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原煤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原煤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锂电池行业规范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锂电池行业规范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促进锂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铁基、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城市燃气等地下管线管网建设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城市燃气等地下管线管网建设改造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为了扩大城市燃气行业的应用等/为促进城市燃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加快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污水、供热等地下管线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造,完善建设运维长效管理制度。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行业相关政策:修订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行业相关政策:修订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稀土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稀土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四川省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太阳能光伏行业相关政策:研制高效光伏系统等关键装备

我国及部分省市太阳能光伏行业相关政策:研制高效光伏系统等关键装备

为了扩大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突破高效晶硅—钙钛矿叠层及异质结、背接触等光伏组件技术,研制高效光伏系统、高压组串式逆变器等关键装备,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下光伏系统安全高效发电需求。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